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 大气化学 大气探测 动力气象学 天气学 气候学 云与降水物理学 应用气象学 大气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大气科学 国际研讨会相关记录58条 . 查询时间(1.14 秒)
第三届亚洲模式比较计划(MICS-Asia III)第五次东亚大气模拟研究国际研讨会于2014年2月19至21日在福建厦门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院厦门城市环境研究所协办,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PC)和空气质量模拟研究联合国际中心(JICAM)承办。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共50余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其中包括爱荷华大学的Greg Carmicha...
2013年12月19至2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简称“21世纪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简称“高研院”)和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承办的中国二氧化碳利用技术评估报告国际研讨会在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召开。21世纪中心副主任彭斯震、高研院副院长孙予罕及二氧化碳研究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议由高研院院长助理王茂华主持。
第八届大气物理、气候与环境国际研讨会于2013年11月17日-20日在三亚召开。该系列会议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与俄罗斯大气物理研究所开展科研合作和创建联合实验室工作的延伸,由中俄两国轮流主办,旨在加强中俄两国科研人员在大气科学和气候变化领域长期交流和合作。
2013年9月23-25日,北京全球变化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会议主题为“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分全球变化的规律和机理、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综合观测和地球系统模式四个专题进行报告,包括12个国际专家大会特邀报告、44个全球变化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口头报告和224块展板报告。会议开幕式由国科联候任主席GordonMcBean和全球变化研究重大科学研...
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变化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最严峻的挑战之一。科技部、财政部于2010年应急启动了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以下简称“计划”),针对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优先领域和关键问题,部署了一批项目,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以全面提升我国全球变化研究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推进“计划”的发展,推动全球变化项目成果与国际同行交流,总结和宣传已取得的创新研究成果,提...
“未来地球(Future Earth)计划在中国”国际研讨会于2013年9月26日至27日在京召开。国际科联执委、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吴国雄院士担任会议主席。本次会议的目的是:a)了解国际科学联盟的重大研究计划,推动Future Earth在中国的开展;b)在Future Earth框架下,确认在中国需要优先解决的与可持续性能力建设相关的问题;c)探讨如何实现跨学科协作以及如何联合利益相关者(...
第三届亚洲模式比较计划(MICS-Asia III)第四次东亚大气模拟研究国际研讨会于2013年3月3至5日在云南昆明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日本亚洲空气污染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由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PC)承办。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共40余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其中包括爱荷华大学的Greg Carmichael教授、亚洲空气污染研究中心的Hajime Akim...
2012年11月11日,由科技部、商务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在广州共同组织举办的“加强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研讨会”参会代表团一行30人,在广东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人员的陪同下,访问了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代表团人员来自科特迪瓦、越南、苏丹、赞比亚等10多个国家负责气候变化及减排的高级官...
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和影响,采用“碳关税”、“碳交易”是一种可行的途径,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此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大会上再次强调 “可报告、可检测、可核实”的三可要求,而借助于卫星技术开展碳源汇遥感监测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科技手段。为了加快中国二氧化碳卫星监测技术研发进程,受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委托,由863“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与示范”重大项目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
由我所王会军所长带队一行24人参加的第七届大气物理、气候与环境国际研讨会于7月19日至21日在莫斯科召开。这次会议是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与俄罗斯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展科研合作20年和创建联合实验室5年的合作总结,旨在延伸和加强中俄两国科研人员在大气科学和气候变化领域交流和合作。
由中国科学院(CAS)、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共同发起和主办的气候论坛(CTWF)第9届国际研讨会“气候与环境变化: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近日在北京外国专家大厦举行。会议的协办单位包括南方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OMSATS)、中国气象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以及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ICCES)等。
2010年10月21-23日,第四届人工影响天气国际研讨会在韩国大邱召开,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中国的30多位人工影响天气专家出席了此次大会,其中包括来自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省级人影业务部门的7位中国人影专家。会议设立大会特邀报告、口头交流和墙报交流三个部分。其中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的Biggerstaff教授介绍了双极化多普勒雷达定量测雨的方法及应用,美国NCAR的人影专家Bruintje...
2010年10月21-23日,第四届人工影响天气国际研讨会在韩国大邱召开,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中国的30多位人工影响天气专家出席了此次大会,其中包括来自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省级人影业务部门的7位中国人影专家。会议设立大会特邀报告、口头交流和墙报交流三个部分。其中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的Biggerstaff教授介绍了双极化多普勒雷达定量测雨的方法及应用,美国NCAR的人影专家Bruintje...
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承办的第六届亚洲季风年(Asian Monsoon Years 2007-2012,简称AMY)国际研讨会于2009年11月30日-12月1日在云南昆明成功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尼泊尔、孟加拉、泰国、越南等国家的30多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研讨了AMY的阶段性进展和下一步工作计划,是AMY计划的一次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会议。
2009年5月18~20日,第二届内蒙古西部气候变化适应与荒漠化国际研讨会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巴彦浩特市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内蒙古阿拉善盟科协共同举办。阿拉善盟副盟长龚家栋博士致开幕词并介绍了阿拉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荒漠化治理的政策与成效。项目组成员依次介绍了ADAM项目三个区域案例即内蒙古西部、匈牙利Tisza河谷及西班牙Guadiana 河流域案例的研究成果,比较了三个区域在气候...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