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能源化学 能源地理学 能源计算与测量 储能技术 节能技术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能源系统工程 能源科学技术其它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能源科学技术 海洋相关记录41条 . 查询时间(0.436 秒)
第二届气候变化与海洋可再生能源国际会议(CCORE 2023)于2023年11月5号举行,为期两天。本次会议由江苏科技大学、莫桑比克爱德华多蒙德兰大学海洋研究和技术中心、克罗地亚水利开发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共有70人参加会议,其中有16位专家学者来自英国、加拿大、哈萨克斯坦等各个国家。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张建教授担任组委,应邀主持开幕式,并作闭幕式总结。
据油价网2023年7月6日报道,美国海洋能源管理局批准了一个大型海上风电项目,称该项目将为38万多户家庭供电,并“创造3000多个高薪工作岗位”。
记者2023年6月15日从天津海关等多个部门获悉,国务院日前批复设立天津临港综合保税区。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段继周研究团队在光电持续阴极保护研究方面,创新性地构建了储能型能带可调且梯度搭建的WO3/ZnO/Zn-Bi2S3多相结光电极,提升了海洋环境中金属腐蚀防护的光电持续阴极保护性能,相关成果发表于《化学工程杂志》(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实施6项技术规程(以下称“蓝碳系列技术规程”),对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3类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碳汇计量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作出规范,用于指导蓝碳生态系统调查监测业务工作。
2019年12月25日,由广州能源所研发的我国首台波浪能供电观测浮标“海聆”,搭载多种海洋观测仪器开展应用示范,投放于珠海大万山海域,至今已实现在开阔海域全系统无故障连续运行满一年,标志着我国在海洋观测原位供电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徐国想,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传热与节能工程、绿色合成工艺、化工过程安全。
近日,我校物理学院海洋能技术开发团队参与申报的2018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我国资源特性的海洋能高效利用创新技术研发”获批立项。该项目由中国海洋大学牵头,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我校等1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申报,总经费1816万元。该课题的立项,是继我校近年来连续获批多项国家海洋能专项资金课题后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计划支持。该课题研究的低流速下的高效获能技术将扩大我国海洋能的利用海域,在我国...
日前,由杭州江河水电科技有限公司和我校共同承担的国家海洋局重大专项资金项目“水平轴自变距潮流能工程样机设计定型”的300kW水平轴潮流能发电机组在浙江舟山顺利下水且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顺利通过了国土资源部能源管理中心组织的现场验收和会议验收,其采用了我校独有的关键技术研制成功目前亚洲单机容量最大的水平轴自变距直驱外转子机组,在浙江大学、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等国内兄弟单位大力配合下完成。我校物理学院陈健...
近日,在北京纳米能源所王中林和张弛的指导下,博士生梁茜、副研究员蒋涛和博士生刘国旭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探究了面向海洋能收集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网络的能量管理技术与方法。基于耦合弹簧及多层结构的球形发电单元,构建了海洋能收集的纳米发电机网络,并与能量管理模块有效集成。通过对发电机网络的能量管理,在负载电阻上得到平稳持续的电压输出,实现给电容充电时储存能量提高96倍,并能持续驱动温度计测量水温,且每10秒钟...
2018年8月25日至27日,由吉林省先进能源开发及应用创新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共同主办的“2018东北亚海洋能开发利用技术交流会”在我校召开。清华大学、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国家电网新源公司、哈尔滨电气集团、我校和韩国海洋大学、水电核电有限公司、船舶设备研究所、K-water公司等两国行业内知名大学与企业代表出席了交流会。
CO2等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引发了一系列全球环境和社会问题,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海洋在固定大气CO2、减缓气候变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地球上最大的碳汇,人类每年排放的CO2约1/3被海洋吸收。除了传统蓝碳(包括红树林、盐沼、海草床)外,浮游植物与细菌等微型生物具有更加强大的固碳/储碳能力。地球上人...
日前,德国最新一期的科技期刊《应用化学》刊登了以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唐群委教授为第一作者题为“一种既可在阳光下也可在雨水下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的学术论文,对其团队研发的可在雨天发电的太阳能电池做了详细论述。该成果不仅受到国内外学术同行的高度评价,也在光伏发电产业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其开发利用受天气因素的制约很大。在太阳能发电领域,中国海洋大学唐群...
海洋能被誉为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之后的“蓝色能源”。然而,海浪发电转换率不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最近,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首席科学家王中林带领他的团队,首次提出了基于摩擦发电机网络结构的海洋能采集方式,颠覆了从前以电磁感应收集海洋能的方式,并有望在五年内实现产业化。“蓝色能源开发不再是梦。”王中林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