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 大气化学 大气探测 动力气象学 天气学 气候学 云与降水物理学 应用气象学 大气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大气科学 环境相关记录37条 . 查询时间(1.018 秒)
2023年2月23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京会见新西兰驻华大使毛瑞。双方围绕环境与气候双边合作、《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成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2023年2月16日至17日,生态环境部在京召开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结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分析当前面临形势,安排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并讲话,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会议并作工作报告。
2023年2月7日,第二届中日韩碳中和论坛以线上形式召开,联合国副秘书长、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执行秘书阿里沙赫巴纳等高级别代表、中日韩部长级官员和专家出席会议。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应邀以视频形式与会并发言,介绍了中国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最新举措、进展和成效,以及未来稳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等重点工作安排,并建议继续推动中日韩环境...
2022年11月22日至26日,“基础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年(IYBSSD)——气候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 在线成功举办。论坛通过腾讯会议、Zoom、知乎、B站和寇享多直播平台同步举行,单日观看人数最高达1.5万人。此次论坛在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办,国际气象和大气科学协会(IAMAS)中国委员会、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气候与环境专业委员...
海洋气溶胶是全球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制约气候模型预测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海洋大气气溶胶主要通过飞沫(sea spray aerosol, SSA)和新粒子生成(new particle formation, NPF)两种途径产生,后者是海洋排放的活性反应气体通过反应成核(nucleation)和增长(growth)过程产生。O’Dowd等2002年在Nature首次报道了“碘”氧化...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北方中部,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干旱是黄土高原面临的最具影响的气候挑战之一。大量研究表明,20世纪下半叶以来,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干旱化趋势显著,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于这一广大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担忧。在过去几个世纪的背景下,目前的降水状况如何?黄土高原内部降水存在怎样的时空差异?除已知的夏季风系统对黄土高原降水的影响外,其他因素是否对干旱事件的形成产生影响?
2022年8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傅伯杰团队等在《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上在线发表题为Biophysical and Economic Constraints on China’s Natural Climate Solutions的论文,评估了中国生态系统管理对减缓气候变化的贡献。
每立方厘米的空气中,都存在着数以万计的超细颗粒物。每至晴朗的正午时分,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就可能在光化学反应的驱动下相互结合生成稳定的分子团簇,进而转化为颗粒物,在数小时内可将颗粒物数浓度提高一个数量级。这一新粒子生成现象何以快速发生?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蒋靖坤教授组织的研究团队发现,酸碱反应是空气中气体分子克服表面张力快速生成新粒子的主要驱动力,而其关键机制在于酸碱双分子团簇的生成。
2022年7月19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2“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ShanghaiRanking's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华南理工大学共计27个学科上榜,其中前10名学科数3个,前50名学科数9个,前100名学科数18个。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位次再度攀升,跃居世界第51-75位,与2021年排名第76-1...
碘的大气地球化学循环是当前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大气是碘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枢纽,海洋中的碘能够通过大气的干、湿沉降输送到陆地。气态碘还能有效降低臭氧含量,导致云凝结核的形成,因而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碘的放射性同位素是辐射环境应急监测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公众的辐射健康。长寿命放射性碘同位素129I既可以作为碘循环的理想示踪剂,还可用于示踪放射性污染物及其他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然而129I在...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作为全球范围内年际、年代际气候变化的显著信号,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的频率和强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了解ENSO的气候特征及动力学机制对于预测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气候变化至关重要。但是,由于现代器测资料的时间跨度较短,极大限制了人们对ENSO变率的认识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中晚全新世作为地球历史上距离人类活动最近的地质历史时代,重建这一时期的ENSO变率有助于人们了解...
气候代用指标是记录过去气候演变的直接地质证据;单一指标往往因具有多解性而难以反映气候变化的全貌,因此建立多指标手段对于古气候研究十分重要。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范煜坤等首次获得了黄土高原西峰黄土序列260 ka以来的碘含量记录,并通过与粒度、磁化率及有机质含量等指标进行对比,建立了内陆环境碘含量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发现黄土中碘含量序列在轨道尺度上与气候波动具有较高相关性(图1)。
近日,教育部发文公布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中国农业大学共有1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我院应用气象学和生态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加上2019年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资源环境科学,我院已荣获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在2022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线举行了2021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会。会议由联合体主办,联合体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生态学学会、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2021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是由两院院士、联合体成员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推荐,由15位院士组成评委会评议投票产生的。今年是连续第三年开展。202...
继侗生态与环境前沿论坛(六)。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