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作物学 园艺学 土壤学 植物保护学 农药学 林学 畜牧学 兽医学 水产学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农学 家蚕相关记录268条 . 查询时间(0.161 秒)
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获悉,该所吴阳春副研究员为首的科研团队用野蚕和家蚕复合杂交育成的我国首对通过江苏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新品种“野三元”,今年春季首次出口到非洲埃塞俄比亚试养并获得成功。日前,中方收到埃方的请求信,要求蚕业所继续提供“野三元”家蚕新品种,继续派专家帮助埃塞俄比亚发展蚕桑。
为探讨大豆低聚肽(SOP)和大豆低聚糖(SOS)复合物对家蚕寿命的影响,把同一批二龄蚕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将不同浓度的SOP和SOS复合物溶液(复配比为SOP ∶SOS=65 ∶35)涂于桑叶上连续喂养至结茧,观察家蚕生长情况并计算幼虫期和成虫期的平均寿命和最长寿命及对应的延长率。结果表明:SOP和SOS复合物高剂量组(20%)家蚕在幼虫期内平均寿命和最长寿命延长...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家蚕新品种“野三元”,今秋在江苏省蚕桑重点县——睢宁县进行大面积试验饲养。日前蚕农生产的蚕茧全部被茧站认定为优质蚕茧并以优惠价格收购,这标志着家蚕新品种“野三元”在江苏睢宁批量饲养获得了成功。
为了解农药对家蚕的慢性毒性影响,探索建立我国农药对家蚕的慢性毒性试验及评价方法体系,以3种不同类型的代表性杀虫剂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氟铃脲为代表药剂,针对家蚕进行了给药阶段、给药剂量及评价指标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慢性毒性试验中的给药阶段以2~3龄期为宜;给药剂量可为其急性毒性96 h-LC50值的1/50、1/100、1/200、1/400和1/800;主要评价指标应为结茧率...
2014年6月14日,科技部组织专家在西南大学召开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验收会议,依托西南大学建设的“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建设验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基地建设处处长傅小锋、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副处长杨晓秋,教育部科技司基础处处长邰忠智和市科委副主任徐景坤,西南大学向仲怀院士和校领导张卫国、张跃光、崔延强、周常勇等出席验收会。
近日,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江苏省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项目的支持下,利用从家蚕种质资源筛选评价中获得的抗BmNPV(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基因,成功培育出一对针对养蚕生产中主要发生的病毒病(俗称血液型脓病)具有高度抵抗性的夏秋用家蚕新品种——华康2号(HK2)。该品种综合经济性状优良,日前通过了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为了探究家蚕Bombyx mori EST-SSR标记的多态性, 对检索获得的家蚕第12连锁群的4 465条EST序列进行了分析, 整理和拼接后得到581条非冗余EST序列, 总长度约为480 kb。其中, 有122条序列中共检测到154个EST-SSR, 占所研究的EST序列的2.73%, 平均每3.12 kb 含有一个EST-SSR。在所检测的ESTSSR中, 三核苷酸和四核苷酸重复是主导类...
RNA和输出因子结合蛋白(RNA and export factor binding proteins, REF/Aly)参与RNA的稳定、 加工和输出。本研究参照已公开的家蚕Bombyx mori aly序列(GenBank登录号: DQ497195.1), 通过RT-PCR克隆了家蚕aly/ref基因(Bmaly/ref)。测序结果显示, 该基因的开放读码框为765 bp, 编码254个氨基酸...
本文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分子生物学实验获得了家蚕钠离子依赖性的磷酸盐转运蛋白的同源基因BmNaPi2。该基因长1 336 bp(GenBank登录号:HM593516),含5个外显子,位于家蚕第3号染色体,编码区长1 314 bp,基因编码437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序列有10个疏水的跨膜结构域,与果蝇、疟蚊、埃及伊蚊、致倦库蚊、赤拟谷道等的同源蛋白的相似性约57%。RT-PCR检测基因在5龄3天家蚕...
2010年7月6日,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完成的家蚕伴性赤蚁突变基因定位克隆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在线发表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0/07/01/1001725107.abstract。
由蚕业所沈兴家、张志芳等完成的“一种成虫翅无鳞毛家蚕品种的培育方法” 日前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证书。该发明涉及一种家蚕成虫翅无鳞毛品种的培育方法,属于农作物优良品种培育利用领域。以家蚕成虫翅无鳞毛突变体P33为亲本,分别与“芙蓉”(中系)和“7532”(日系,又称“朝霞”)杂交,获得F1;再以“芙蓉”或“7532”为轮回亲本回交获得BC1,采用蛾区(卵圈)半分法,用P33作测交亲本,筛选...
细胞色素P450(P450s, CYPs)超基因家族是由数量众多、 功能复杂的一类血红蛋白酶基因所组成, 对许多结构多样的外源与内源化合物起着氧化代谢的作用。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家蚕Bombyx mori基因组中P450s的数量与种类, 其数量比食腐昆虫和杂食性的植食昆虫少, 但比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多, 在基因组中大多呈串联重复排列, 基因结构与系统进化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家蚕与...
p23蛋白发现于Hsp90分子伴侣复合体中,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且高度保守。家蚕中的同源蛋白命名为类p23蛋白。逆转录PCR显示类p23蛋白基因Bm-p23-like在家蚕5龄第6 d幼虫的卵巢、睾丸等8个组织中有表达,但拷贝数有较大差异,可能与组织的活跃程度有关。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Bm-p23-like及hsp90在家蚕温度胁迫条件下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高温条件下,该基因与hs...
【目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 S-tansferases,GSTs)是一类由多基因编码的多功能同工酶超家族,在解毒内源和外源性有毒物质中起着重要作用,家蚕GSTs的研究,可为解析家蚕解毒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克隆和分析家蚕GSTe3(BmGSTe3),利用RT-PCR分析该基因在家蚕体内的表达情况,利用重组杆状病毒真核表达系统在sf9细胞中真...
【目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 S-tansferases,GSTs)是一类由多基因编码的多功能同工酶超家族,在解毒内源和外源性有毒物质中起着重要作用,家蚕GSTs的研究,可为解析家蚕解毒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克隆和分析家蚕GSTe3(BmGSTe3),利用RT-PCR分析该基因在家蚕体内的表达情况,利用重组杆状病毒真核表达系统在sf9细胞中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