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社会学 >>> 文化社会学 >>> 艺术社会学 知识社会学 道德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文化社会学 讲座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0.192 秒)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名家系列讲座第183场】冯秋石:社会研究中的熟知非真知。
讲座以20世纪文化政治经验为基础,追溯了多元文化主义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多元文化主义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并以加拿大魁北克为例,考察了作为多元文化主义替代方案的间性文化主义实践及其有限性。研究指出,无论是多元文化主义,还是间性文化主义,其所秉承的都是一种张举特殊性的哲学观点。在危机频发的“人类纪”的当代历史语境中,我们必须悬置建立在特殊性基础上的“多元”或“间性”文化观,秉承作为“类存在物”的整体性...
2022年12月16日下午,蒙古学学院邀请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博士生导师色音教授,开讲了“学科建设与转型发展系列讲座”的第三讲。
2021年9月24日,英国肯特大学社会学博士阮极为我院师生开展学术讲座讲座主题为:“人情关系阶层化”与村庄内部的社会排斥;讲座由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王国勇教授主持,贵州民族大学特聘教授周晓虹,贵州民族大学特聘教授周怡、包智明教授担任评论员。
2021年5月31日晚,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70周年校庆系列讲座——“百川交汇”主题学术论坛之社会学专业招生20周年纪念讲座第六讲“城铁里的社会学:公共领域与市民修养”,在学友楼104举行。本次讲座由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黎莹博士主讲,艾晶副教授主持,部分师生到场聆听学习。
2021年5月8日下午,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70周年校庆系列讲座——“百川交汇”主题学术论坛“侨乡厦门的社会文化变迁:从晚清到民国”讲座在基地楼顺利开展。本次讲座由厦门大学陈衍德教授主讲,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韩周敬副教授主持,学院部分师生到场聆听。陈衍德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经济史、华侨史、东南亚史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出版过《对抗、适应与融合——东南亚的民族主义与族际关系》、《闽南海...
2019年12月20日,安阳师范学院法学院在模拟法庭举办了主题为“道德与法律”的安师讲坛讲座。法学院胡伟老师以道德法律小故事为引,从道德的特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善恶标准、法律的概念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法律与道德的联系以及道德与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法律案例为点缀,讲述了道德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影响。在讲授中详细介绍了“合情合理合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取舍应用、法律对维护伦理道德的应用、道德观念的日...
2019年9月10日教师节,河东文化研究中心宋洁教授莅临中文系,做了题为“台湾地区的关公信仰”的学术讲座。宋洁教授的讲座中重点介绍了关公信仰传入台湾地区的时间和方式;关帝宫庙在台湾地区的分布状况;关公信仰在台湾地区发展的主要阶段;梳理台湾地区关公信仰的主要脉络系统。讲座以行天宫为例,重点分析了恩主公信仰的产生,流变,宫庙的经营方式,以及服务社会的特色。该报告为中文系教师了解台湾地区的关公信仰,提供...
2013年11月7日,在云南省文史馆主办、云南省国学研究会承办的云南历史文化论坛系列讲座上,曾任云南省社科院院长、现任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官员、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会长的何耀华教授带来了一场题为《南方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文化》的讲座
2012年5月25日晚,著名表演艺术家、总政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黄宏来我校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与来自播音主持艺术学院、MBA学院的师生共同探讨了喜剧中有声语言的创作艺术。
正如Strauss指出的那样:自然权利的发现依赖于“自然”的发现,“自然”的发现是哲学对自然理则理知追问的结果。相反,民族性历史叙述的义理化以民族性的共同体伦理取代了关于“自然”的哲学思辩,最终也取消了自然权利产生的可能性。古希腊自然与祖法伦理的对抗和儒家经史合一的思想脉络分别从正反两方面印证了上述观念。因此,要再次加以强调的是:中国社会在走向以个体权利为价值依托的现代市民社会时,必须面对的不仅仅...
这篇评论文章是针对秦晖教授的一次讲座而写的,讲座的主题为:大共同体本位与中国传统社会。秦晖先生这次讲座的文本依据是他本人发表在《社会学研究》上的一篇论文。题为:大共同体本位与中国传统社会。根据我个人的理解,秦先生所谓的“大共同体”指称的是民族国家这样一个大共同体,而非人们谈及中国传统伦理时通常所指的家族这一小共同体。在近现代,传统的“大共同体本位”价值诉求则在救亡意识的驱使下,以国家主义的面相传承...
更为根本的是:西方语境中的法律及法治传统的形成全赖一个超越价值维度的存在。正如爱德华。考文所言:“美国人对其宪法的尊崇经常到了偶象崇拜的地步,这可以根据许多不同的理由予以解释。……最令人信服的解释是,将此归于深深根植于美国人心目中的信念宪法表达了更高级的法。它,是不完美的人最为完美地复制了布莱克斯通所至尊为‘区分善恶的、永恒不变的法’,这种法连造物主本身在其设定的所有管理制度中都予以遵守,而且只要...
“显然,经由这一过程产生的”公意“与罗尔斯所谓的经由自由、理性公共讨论而成就的交叉共识并无二致。卢梭之所以反对代议制,主张直接民主,其解释如下:”但是当形成了派别时,形成了以牺牲大集体为代价的小集体时,每一个集团的意志对它的成员来说就成为公意,而对国家来说则成为个别意志;……最后,当这些集团中有一个是如此之大,以致于超过了其它一切集团的时候,那么结果就不再有许多的分歧的总和,而只有一个唯一的分歧;...
因此,中国传统社会中,以儒家的“小共同体”家族伦理为中介,个体、家族与国家及社会秩序构成互融不分的三位一体。不管是从主体人格的内心激发出来的礼的自觉(如孔子的以仁释礼),还是从外在规范来要求强制心的自觉(如荀子)都不是问题的要害之处。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和荀子的“君子行仁以义,然后仁也;行义以礼,然后义也;制礼反本成末,然后礼也。三者皆通,然后道也”,都导致了个体、家族“小共同体”伦理与国家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