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测绘科学技术 材料科学 矿山工程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冶金工程技术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动力与电气工程 能源科学技术 核科学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技术 化学工程 纺织科学技术 印刷工业 服装工业、制鞋工业 轻工技术与工程 食品科学技术 土木建筑工程 水利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兵器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技术 安全科学技术 工业设计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工学 精密测量相关记录139条 . 查询时间(0.133 秒)
2024年4月22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邓风和徐君研究团队在分子筛上多相催化反应碳正离子的亲水性研究中取得进展。研究发现在ZSM-5分子筛上进行的甲醇制碳氢化合物反应(MTH)中形成的环戊烯碳正离子具有亲水性,可吸附反应过程中的水分子并影响其活性,进而对MTH反应起到调节作用。
2024年3月24日,陕西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组织鉴定组对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完成的“XX关键参数光电精密测量技术及应用”成果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鉴定组一致同意该成果通过科技成果鉴定。陕西省融办办公室副主任张倩黎、科技与质量处处长郑东、副处长闫莉,西安光机所副所长郝伟、综合科研处及光电跟踪与测量技术研究室相关人员参会。
太赫兹波在通讯和成像等方面颇具应用价值。强场超快激光与物质非线性相互作用是产生太赫兹波的重要方式之一。等离子体、气体、晶体等太赫兹产生介质相关的实验与理论研究较为充分。然而,液体水是很强的太赫兹波吸收介质,尚未有其产生太赫兹波的报道。2017年,实验发现,液体薄膜厚度或液体束直径降到微米量级时,太赫兹波的辐射大于吸收。这开启了液体太赫兹波研究的新方向。
太赫兹波在通讯、成像等方面具有非常广泛地应用。强场超快激光与物质非线性相互作用是产生太赫兹波的重要方式之一。等离子体、气体、晶体等太赫兹产生介质相关的实验与理论研究较为充分。然而液体水是很强的太赫兹波吸收介质,长期以来一直未有其产生太赫兹波的研究报道。直到2017年,实验发现液体薄膜厚度或液体束直径降到微米量级时,太赫兹波的辐射会远大于吸收,从而开启了液体太赫兹波研究的新方向。
固态内核是地球的最内部圈层,内核在结晶固化过程中向外核释放大量的热能和轻元素,驱动铁镍合金的液态外核强对流,产生并维持着地球磁场。内核的结晶固化是在内外核边界(ICB)处发生的,剧烈的成分对流和ICB上热交换的变化可能控制晶体生长过程。内外核边界的物性结构及形态特征,是理解内核生长机制、热化学演化及内外核相互作用等动力学过程的关键,对于地球内部运行机制与宜居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9月27日,精密测量院江利明研究员领衔的影像大地测量学团队,提出了一种卫星测高数据时空建模新技术,解决了湖泊水位测量的高程系统转换难题,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地学著名期刊《环境遥感》(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上。
2023年9月26日,精密测量院研发的创新医疗器械——磁共振成像系统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这是当前全球首台获批的可用于气体成像的临床多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解决了临床无创无辐射精准检测肺部疾病的难题。
2023年9月8日,精密测量院研究员高克林、管桦实验团队、研究员史庭云理论团队与加拿大新不伦瑞克大学教授严宗朝、加拿大温莎大学教授G. W. F. Drake、海南大学教授钟振祥、浙江理工大学讲师戚晓秋等实验团队合作,在少电子原子体系--锂离子精密谱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将6Li+离子23S和23P态超精细结构劈裂的测量精度提高至10 kHz水平,同时精确确定了6Li原子核的电磁分布半径(Zemac...
卫星重力精密测量及其在地震、水文、海洋、冰川等领域的科学应用。
量子精密测量是探索利用微观系统的量子效应作为资源实现超越经典测量精度极限的新兴科学,它为未来变革性频标系统、弱场探测、导航定位和雷达成像等技术从基础原理角度提供了新的突破口。然而噪声引起的退相干效应会使量子优势消失从而限制了量子计量技术的应用,这被称为噪声量子计量学的止步定理。如何在现实噪声条件下克服该定理是实现超越经典极限的高精度测量的关键科学问题。
2023年7月7日,精密测量院杜耘与张亮研究团队基于系统调研和我国三大稻区典型灌排单元观测数据,采用自主研发的稻田灌排单元水量水质响应模型(WQQM-PIDU)评估了不同灌排结构对水资源利用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重启小水体的灌排功能可提升水稻生产可持续性和韧性,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水安全和粮食安全问题。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和《水研究》(Wa...
2023年7月7日,精密测量院李从刚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赵强等研究团队合作,利用核磁共振方法解析了黄曲霉毒素B1的核酸适体的高分辨溶液结构,揭示了核酸适体高亲和识别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发表在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
2023年7月3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高克林、管桦研究团队研制出不确定度达4.8×10-18的室温钙离子光钟,为下一步实现10-18量级的可搬运钙离子光钟打下了坚实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应用》(Physical Review Applied)上。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量子传感与精密测量仪器分会于2019年8月成立,分会积极贯彻中国科协提出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加强自身建设"总体方针,旨在推动我国新型量子精密测量仪器事业的发展,并为我国从事新型量子精密传感测量仪器事业的研究者提供一个集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为一体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组成部分。
药物过量是造成癌症肿瘤检测与治疗副作用大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现有药物对病灶的靶向不足,难以富集于肿瘤区域,且在病灶部位停留时间短,需要进行大剂量注射以达到预期成像检测与治疗效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