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病毒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植物病毒学 昆虫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0.044 秒)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联合浙江大学李飞教授团队构建了国际首个双生病毒-植物-昆虫数据库GPIBase(Geminiviridae-Plant-Insect Database),研究成果“GPIBase: A comprehensive resource for geminivirus-plant-insect research”在线发表于 Molecular...
近期,福建农林大学魏太云教授团队连续在国级权威期刊《Autophagy》2篇(IF=13.391)、《PLoS Pathogens》(IF= 7.464)和《Frontiers in Immunology》(IF= 8.786)上发表水稻病毒调控介体昆虫免疫反应促进自身侵染机制的研究成果。
2022年9月14日,植保所作物病毒防控团队在介体昆虫传病毒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研究发现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通过上调介体昆虫灰飞虱体内的3,5二磷酸肌醇[PtdIns(3,5)P2]抑制介体内的自噬途径以逃避自噬降解。相关研究内容于2022年9月10日以“A plant virus hijacks phosphatidylinositol-3,5-bisphosphate to ...
2022年5月5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媒介昆虫与病毒基因组学研究组组长崔峰研究员应邀走进“校庆120周年高端学术论坛”、“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名家讲坛”,为扬州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师生做了题为“水稻条纹病毒在媒介昆虫体内跨组织传播的机制”的学术报告,本次活动由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刘景澜老师主持,学院党委书记李卫星老师、党委副书记周超老师、副院长冯立国老师、副院长吴东霞老师、以...
2021年8月15日,《分子植物病理学》(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毒病害流行与控制创新团队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通过病毒外壳蛋白P10与介体白背飞虱SNARE家族的膜融合相关蛋白(VAMP7、Vti1a)互作,而进入到中肠上皮细胞的囊泡,并融合形成一个大的囊泡,最终突破中肠细胞释放大量病毒...
2021年3月6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崔峰研究组研究发现作为一种细胞质复制的病毒,RSV的基因组和壳蛋白NP均可进入灰飞虱的细胞核中,病毒入核是通过NP蛋白与核转运蛋白importin α家族结合实现的,NP在核内与转录因子YY1互作抑制YY1对凋亡抑制因子FAIM的激活,促进了昆虫中肠细胞的抗病毒凋亡反应,抑制病毒大量复制。该研究首次证明虫媒病毒进入媒介的细胞核产生抗病毒反应,这与病毒进入寄主...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毒病害流行与控制创新团队通过定量检测和免疫荧光标记等方法,发现介体灰飞虱获得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后m6A修饰水平下降,揭示了m6A修饰限制病毒的复制,同时病毒又反作用于m6A修饰达到其持久性传播的目的。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分子植物病理学(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上。
2021年2月8日,国际植物学领域权威期刊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来自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昆虫科学研究所刘树生教授为通讯作者的综述论文,题为 “Virus-induced phytohormone dynamics and their effects on plant-insect interactions”。该综述系统地总结了病毒侵染植物导致的植物激素的动态变化,这种变化对...
植物的生长会受到各种外界生物的侵染,作为危害作物的第二大病害—植物病毒一旦感染农作物,其品质和产量都会受到极大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颗粒无收。不起眼的昆虫往往是病毒病害在农作物产地爆发流行的罪魁祸首,目前所已知的病毒中,超过75%都是依赖昆虫进行传播。昆虫在发病的农作物上取食汁液时病毒就被携带进昆虫体内,随后被媒介昆虫大面积传播。因此,为控制并降低病毒病害的发生率,探究病毒和昆虫介体在传播过程中的内...
【目的】水稻矮缩病毒(RDV)是水稻普通矮缩病的病原。该病害主要依赖于黑尾叶蝉经卵以持久增殖方式传播,危害水稻。本研究旨在明确RDV对黑尾叶蝉存活、发育、繁殖和种群增长的影响,分析病毒对介体昆虫的间接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实验比较了黑尾叶蝉在健康水稻及感病水稻上的发育繁殖情况,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并调查了RDV对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与健康水稻相比,感病水稻上叶蝉若虫期存活率更高,雌若虫发育历...
利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Bac-to-Bac baculovirus expression system)表达获得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L.)中肠氨肽酶N2(aminopeptidase N,APN2)蛋白,成功建立了该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体系。将对Cry1Ac毒素敏感和已产生抗性的小菜蛾中肠APN2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FAST Bac HTB中,并在草地夜蛾 S...
为探索小麦根腐病和小麦赤霉病可持续控制的有效生防途径,以小麦根腐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作为供试真菌,评价了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及其毒素的抑菌活性,并对高毒力菌株抗逆性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供试的28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发酵液和毒素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高毒力共生菌菌株SY5发酵液和毒素对小麦根腐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56.05%和67.41%,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2.41%和83.32%;菌株...
为探索小麦根腐病和小麦赤霉病可持续控制的有效生防途径,以小麦根腐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作为供试真菌,评价了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及其毒素的抑菌活性,并对高毒力菌株抗逆性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供试的28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发酵液和毒素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高毒力共生菌菌株SY5发酵液和毒素对小麦根腐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56.05%和67.41%,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2.41%和83.32%;菌株...
为探索小麦根腐病和小麦赤霉病可持续控制的有效生防途径,以小麦根腐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作为供试真菌,评价了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及其毒素的抑菌活性,并对高毒力菌株抗逆性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供试的28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发酵液和毒素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高毒力共生菌菌株SY5发酵液和毒素对小麦根腐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56.05%和67.41%,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2.41%和83.32%;菌株...
媒介昆虫是烟草病毒病的重要成因因子。研究媒介昆虫与烟草病毒病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有效控制烟草病毒病的基础。本文从多角度探讨了媒介昆虫导致烟草病毒病的途径和机制,并论述了媒介昆虫的种类、危害特点、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传毒机制及综合防治研究概况,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