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动物生物物理学 动物生物化学 动物群落学 动物形态学 动物解剖学 动物组织学 动物细胞学 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殖生物学 动物生长发育学 动物遗传学 动物生态学 动物病理学 动物行为学 动物地理学 动物分类学 实验动物学 动物寄生虫学 动物病毒学 动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动物学 两栖相关记录125条 . 查询时间(0.087 秒)
2023年8月18-21日,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2023年学术研讨会在辽宁师范大学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主办,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29个省(直辖市)的85所院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32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科学盛宴。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提出的“3030目标”旨在到2030年将全球陆地和海洋的有效保护面积提升至30%。与其他陆生脊椎动物类群(如哺乳动物和鸟类)相比,两栖动物作为最受全球变化威胁的类群,其受关注度和保护程度却较低,补足这个保护缺口将助力实现“3030目标”。 
保护区被誉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石。通常保护区旨在保护当前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然而,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当前保护区在气候变化下能否持续对生物多样性起到保护作用已成为亟待回答的科学问题。提前对保护区在气候变化情景下进行前瞻性科学评估和规划,可为当下和未来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提供及时的科学建议。虽然近些年来在区域尺度对有限类群已开展了一些相关研究,但前期研究...
保护区被誉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石。通常保护区旨在保护当前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然而,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当前保护区在气候变化下能否持续对生物多样性起到保护作用已成为一个亟待回答的科学问题。提前对保护区在气候变化情景下进行前瞻性科学评估和规划,可以为当下和未来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提供及时的科学建议。虽然近些年来在区域尺度对有限类群已开展了一些相关研究,...
由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学分会主办,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承办的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学分会2022年大连学术研讨会将于2022年10月21日-10月24日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会议拟以大会报告、分组报告和成果展板(墙报)等形式,就我国两栖爬行动物学研究进展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本次会议还竭诚欢迎以两栖爬行动物为研究对象,在多学科交叉领域从事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的同行参加并作学术报告。
物种名录是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利用以及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近年来分类学研究方法、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特别是整合分类学的发展促进了生物分类体系不断得以完善;此外,新物种不断被发现并描述,已知物种的分布和生态数据不断更新。由于分类的变动,物种的分布范围、种群数量等也随之变化,直接影响了物种的受威胁等级评估和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工作。因此,依据最新研究进展,及时整理并更新我国生物多样性编目,尤为重要。
物种名录是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利用以及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近年来分类学研究方法、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整合分类学的发展,促进了生物分类体系不断得以完善;同时,新物种不断被发现并描述,已知物种的分布和生态数据不断更新。由于分类的变动,物种的分布范围、种群数量等也随之变化,直接影响了物种的受威胁等级评估和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工作。因此,依据最新研究进展,及时整理并更新我国生物多样性编目,尤为...
脊椎动物由水到陆的演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这个演化的过程中,脊椎动物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之一就是呼吸介质从水到空气的转变。两栖动物是最早适应陆地环境的四足动物,对绝大多数两栖动物来说,它们的肺在空气呼吸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研究两栖动物在登陆过程中肺的功能化过程,是揭示脊椎动物空气呼吸方式演化的重要工作。虽然两栖动物肺的形态和生理功能已经有了广泛的研究,但变态发育过程中肺微观结构的变化和分子机制仍...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及其沿地理梯度的内在驱动机制是生态学、生物地理学和保护生物学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其中,物种共存和群落构建机制是研究的热点,更是难点。近年来,随着功能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多样性研究的兴起与发展,通过整合物种多样性、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及其系统发育关系来探讨物种共存和群落构建机制,能更好地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由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俄罗斯两栖爬行动物学会、亚洲两栖爬行动物学研究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技部中国-克罗地亚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承办的亚欧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与保护国际学术大会和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学分会 2021 年学术研讨会暨两栖爬行学分会换届会于2021年11月2-5日在四川成都召开。来自全国58个单...
2020年以来,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委托我所开展武夷山国家公园的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科研人员在调查中发现一个两栖动物新物种,命名为武夷林蛙(Rana Wuyiensis)。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科研团队在2020年8月下旬的调查中首次发现这种独特的林蛙,其形态与同域分布的其它林蛙有明显差异,于是采集数只标本;2021年9月上旬又在同一地点采集到蝌蚪。经与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合作进行标本比...
近期,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动物行为与仿生项目组,以蛙科和蟾蜍科的105个物种为对象,整合多种方法,探究了具有高强度噪音特征的湍流环境对动物鸣声信号进化的影响。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江建平研究员课题组在峨眉山又发现了1个两栖动物新种,并以我国两栖动物分类学叶昌媛先生的姓氏命名,即叶氏掌突蟾 Leptobrachella yeae Shi, Hou, Song, Jiang, Wang, 2021。该研究通过分析比较系统发育关系、头骨特征、外部形态特征、雄性广告鸣叫、蝌蚪形态特征等多方面的数据,论证和描述了该新种叶氏掌突蟾。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动物进化与保护团队在江建平研究员的带领下,从2010年开始在尼泊尔境内进行了多次野外考察,足迹遍布该国东部、中部和西部,通过长达十年的工作,已经在尼泊尔境内发现两栖动物38种,隶属于2目7科。
高黎贡山位于云南省西部,是青藏高原东南部向云南省的延伸。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特有性高。近年来在不断发现两栖动物新种,就角蟾科Megophryidae而言,就有腾冲拟髭蟾Leptobrachium tengchongense、腾冲掌突蟾Leptobrachella tengchongensis、腾冲齿突蟾Scutiger tengchongensis等物种。角蟾属Megophrys隶属于角蟾科Me...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