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检疫学 植物免疫学 植物病理学 植物药理学 农业昆虫学 植物病毒学 植物病虫害测报学 抗病虫害育种 有害生物化学防治 有害生物生物防治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杂草防治 鸟兽、鼠害防治 植物保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植物保护学 马铃薯相关记录126条 . 查询时间(0.183 秒)
【目的】检测不同马铃薯产区晚疫病菌基因型的特征,揭示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的进化潜能和演替。【方法】用已开发出来的微卫星标记(SSR)对云南省23个马铃薯产区的晚疫病菌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结果】在两个SSR位点Pi4B和Pi4G上共检测到8个等位基因,占优势的等位基因是218和161,基因频率分别为84.02%、32.52%。在分析的235个云南晚疫病菌菌株中,检测到18个不同的SSR基因型,其...
该项目于1995年由国家人事部批准,列入回国人员科技活动资助项目。晚疫病已成为当今危害马铃薯生产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七年来围绕着内蒙古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理分化及特异性方面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以下成果。一、对采自内蒙古9个盟市及周边地区110份菌株反复鉴定,查出晚疫病菌生理小种数目已达19个,均为复合小种,并出现毒性强的复合小种。筛选出适宜培养和保存晚疫病茵的“日本菜豆”培养基,其效果优于国际...
该研究以马铃薯Y病毒中国株系(PVY-C) RNA 为模板,通过RT-PCR 克隆了PVY-C HC-Pro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测序结果表明PVY-C HC-Pro基因全长为1368 nt,编码一个含456个氨基酸的蛋白。它与PVY其它株系的同源性高于与马铃薯Y病毒属其它种病毒的同源性,与所报道的PVYn株系的碱基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96%,推测PVY-C可能是PVYn株系或它的一个近缘...
该课题建立了从马铃薯组织中提取植物总RNA的改良CTAB方法,该方法提高了RNA样品的纯度,增强了检测的准确性;首次建立了以马铃薯组织线粒体NADH脱氢酶亚基NAD2基因为RT-PCR检测的内对照,有效地解决了检测过程中存在的假阴性问题;建立了可同步检测多重侵染马铃薯病毒和类病毒的复合RT-PCR检测技术体系,组装了复合RT-PCR检测试剂盒;从分子水平上首次系统地对河北省马铃薯主要病毒和类病毒的...
拥有马铃薯病毒检测专用芯片的制作工艺和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可以为批量生产马铃薯病毒检测专用芯片提供全套技术保障。具备年产4万张植物芯片的生产能力。一张芯片一次检测植物病毒的种类=15种,检测灵敏度≥常规ELISA方法的100倍,病毒检测准确率达到100%。
芒果苷是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中的一种有效成分,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其 对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为32.65 μg/mL, 但对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作用较弱,其EC50值为100.97 μg/mL。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比色法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体内蛋白质含量变化的测定结果表明,芒果苷对晚...
(1)认为马铃薯退化的原因是以自身繁殖器官(块茎或实生种子)为根据的,而病毒仅是导致退化的直接外因。在繁殖器官感染病毒情况下,温度等生态条件,仅是影响病毒发展的因素。因此,连续利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由于病毒的系统侵染,就能导致种性退化,向利用实生种子进行有性繁殖,可摒除其亲体的病毒,虽感染也会不产生退化现象。从而打破了国外多年来认为马铃薯退化是病毒病害或是受高温影响引起的结论。(2)从1967年开...
1.该课题由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马铃薯中心及云南农业大学共同资助。课题编号为:97CO23M,起止日期:1997.11-2000.11.该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鉴定明确了云南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理小种为0、3、3.4、4号,其中3.4号小种占39.0%,和3号分别占32.2%和3.7%;4号小种占5.1%。(2)2000年发现3株A2交配型,其中陆良县眉毛山2株,薛官堡1株。2001年在眉...
该项目在综合防治的原则下,将马铃薯有害生物作为有机整体,摆脱了以往以“单虫”、“单病”的防治措施,将保护作物扩展到保护农业生态系统,构建了一个由多个相互关联因子组成的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对促进马铃薯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项目研究成果在昆明市马铃薯主要种植区推广示范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的】对致病疫霉群体的毒性变异及其分布进行研究,促进抗病育种和病害的有效控制。【方法】用一套完整的鉴别寄主对2000~2003年云南省29个马铃薯产区的致病疫霉的毒性基因组成及毒力结构进行了系统的测定。【结果】云南省马铃薯致病疫霉含有目前已知的全部毒性基因,能克服所有已知的主效抗性基因。各个毒性基因出现的频率不同,在2.9%~97.8%之间。所有供试的136个马铃薯致病疫霉菌株均是含有多个毒性基...
【目的】对采自中国10个省(区)的马铃薯疮痂病菌进行分子水平鉴定。【方法】采用结合生物学特性和16S rDNA序列特点的方法对获得的菌株进行分析。【结果】中国的Streptomyces scabies菌株与美国的S. scabies标准菌株ATCC 49173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为100%,但中国的菌株不能以甘露醇为单一碳源,对10 IU·ml-1青霉素不敏感,能产生硫化氢。而中国的S. ...
该项目对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区域的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hora infestans)的交配型进行鉴定,明确重庆市马铃薯晚疫病菌是有别于国内其它地方病原菌,准确反映该市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的原因;引进筛选抗马铃薯晚疫病品种资源;研究马铃薯储藏期与生长期侵染病规律;探索预测预报模型;提出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与方案,使晚疫病防效达85%以上。筛选防治晚疫病药剂。在国内首次与农药生产企业联合开发马铃薯晚疫病...
通过室内生防菌株的亲合性、抑菌研究,筛选出复合菌剂1(C3∶Xa以1∶1混配)和复合菌剂2(Ynb01∶1J’以5∶1混配),表现抑菌效果增强、稳定的2组生防制剂。温室试验中,复合菌剂马铃薯青枯病的防治效果高于各自复配的单一菌株。田间小区防效试验表明复合菌剂2防治效果最为显著,平均防效为83.3%,高于单菌剂Ynb01,1J’,C3,Xa和复合菌剂1及参试药剂3%克菌康WP,其防治效果分别为68....
取3个不侵染马铃薯的番茄晚疫病菌菌株和3个不侵染番茄的马铃薯晚疫病菌菌株,以及2个可交叉侵染马铃薯和番茄的菌株,提取DNA全基因组后, 用引物ITS1和ITS4进行扩增,得到约850 bp左右的扩增产物并进行测序,比较同源性,结果显示这些菌株的全基因组DNA序列与Genebank上登录的3个序列AF228084,AF228083,AY269995.1的同源性均为100%。3个番茄菌株之间的同源性大...
马铃薯晚疫病菌 [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 卵孢子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卵孢子菌系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卵孢子形成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黑麦A培养基中卵孢子产生的量最多,其次是燕麦培养基,V8培养基最少,在Mira品种上卵孢子产生量最多,而在PB06上只有少量产生,在10℃下产生卵孢子的量最多,15℃最少。用液体培养基产生的卵孢子悬浮液涂于黑麦A抗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