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失效与保护 材料检测与分杂技技术 材料实验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材料科学 纳米结构相关记录127条 . 查询时间(0.372 秒)
手性等离子体纳米结构具备可见光波段的光学活性,在负折射率材料、亚波长成像、光学偏振以及高超灵敏度分子表征及检测等诸多场合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是目前国际上迅猛发展的研究热点。目前,“自下而上”自组装方法已广泛用于构建手性等离子体纳米结构,组装超结构则主要采用球形金属纳米材料作为构筑基元,这是因为球形金属纳米材料无空间取向难题,对其手性超结构的空间构型调控比较方便。然而,现今报道的球形金属纳米颗粒手...
2015年1月17日,中国科学院功能纳米结构设计与组装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福州成功召开。出席本次学术委员会会议的委员有吴新涛、洪茂椿、付贤智、严纯华、李亚栋、江雷等6位院士和曹荣、何丹农、封松林、卢灿忠等4位研究员,国家基金委化学部陈荣处长以及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部分科研骨干和管理骨干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洪茂椿院士主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郑咏梅教授课题组2010年发表Nature封面学术论文(Directional water collection on wetted spider silk, Nature, 2010, 463, 640-643),随后开展了深入系统的仿生材料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先后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其系列工作为仿生集水材料应用储备了良好的基础。
金属-半导体复合物的“等离子体协同效应”,使其在光催化,光电器件以及激光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如何精确地控制合成金属-半导体复合物纳米结构,已然成了研究热点。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张亚文教授课题组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与严纯华院士课题组合作,在贵金属/稀土纳米结构及其功能调控的研究中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J. Am. Chem. Soc. 2012, DOI: 10.1021/ja3090934;J. Am. Chem. Soc. 2012, 134(6), 3255 − 3264;J. Am. Chem. Soc. 2011, 133...
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APS)在GH30高温合金表面分别制备了纳米ZrO2-8%Y2O3 (YSZ, 质量分数)和掺杂25%(质量分数)纳米CeO2的三元CeO2/ZrO2-8%Y2O3(CSZ)热障涂层. 使用FESEM和XRD分析了涂层的微观组织, 研究了CSZ涂层在1100 ℃加热条件下分别保温不同时间及固定加热时间10 h, 改变加热温度时涂层晶粒尺寸的变化情况, 测试了2种涂层在高温下的耐...
纳米材料具有各种优异的理化性质。将纳米材料组装成有序的超结构,是研究纳米材料间相互作用和构建新型纳米器件的关键一步。模板指导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自下而上”的策略。与化学合成以及物理加工所得模板相比,生物材料模板大小均质、易于改造和易于大量制备,在指导纳米结构组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碳管、石墨烯是有着特殊结构与性质的一维、二维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各向异性电、力、热学特性。因而,获得宏观碳管/石墨烯多维有序结构将会更大限度地发挥碳纳米结构材料的优异性能,是高性能复合材料与器件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
采用机械合金化和热等静压技术制备纳米结构14Cr-ODS铁素体钢, 利用SEM, XRD和EDS等手段分析了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粉末形态和结构的变化以及合金元素的固溶情况, 通过TEM研究了14Cr-ODS铁素体钢的微观结构及其在短时高温下的稳定性. 结果表明, 元素粉末经机械合金化过程中发生反复的冷焊和断裂导致粉末尺寸先增加(0--2 h)后下降 (2-70 h), 晶粒尺寸随球磨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介绍了一种新型纳米结构液晶取向膜技术,详述该取向膜的机理和最新进展。该取向膜本身是不均匀的,但不均匀性在亚微米以下,可以为液晶分子提供均匀的取向,并且产生任何在0~90°范围内的预倾角,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可控性。分析了获得这样均匀取向性能的条件,提出3种产生纳米结构液晶取向膜的方法。
日益凸显的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问题引发了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不懈追求, 从而带来储能电池的革命性发展. 高性能储能电池应该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安全性能、长使用寿命等诸多特征, 这就要求人们研究开发新型电极材料. 近年来, 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以及量子尺寸效应从而产生强大电荷储存能力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本课题组在过渡金属氮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用于储能领域的研究进...
纳米结构材料表现出不同于传统块状材料的光、磁、声、电、催化等特性.如何实现纳米结构材料的可控制备及规模化应用,是当前纳米科技的挑战性问题之一.综述纳米结构材料的可控制备策略及应用探索,围绕晶面调控法、模板辅助法和物理场诱导法3种制备策略,以及在环境催化、能源和光学领域的应用研究,重点介绍课题组在纳米结构材料方面最新进展.最后,阐述纳米结构材料当前研究的不足及新的发展方向.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研发中心在四氧化三钴纳米结构可控合成及其在超级电容中的应用研究取得新进展。
用无催化碳热还原法合成了大量三维分级的In2O3亚微/纳米结构, 用XRD、SEM、TEM和EDS等手段对In2O3纳米棒的形貌、成分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In2O3纳米棒为具有体心立方结构单晶, 沿着<100>和<111>方向外延生长, 属于自组装和气固外延生长机制。同质外延生长的分级结构是``二次成核''和气固生长协同作用造成的。In2O3纳米棒的室温光致发光的发光峰位于386和435...
以醋酸锌和氨水为原料,采用直接水热法制备锥形纳米ZnO。借助于XRD、SEM等测试手段,对锥状纳米ZnO薄膜的制备条件、场发射特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热法直接合成的锥状纳米ZnO具有良好的场发射特性,是场发射平板显示器阴极的理想材料。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