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失效与保护 材料检测与分杂技技术 材料实验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材料科学 南京大学相关记录96条 . 查询时间(0.744 秒)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聂越峰教授课题组与卢明辉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调控铁电体的极化方向实现了金属/铁电体界面热导的显著调控。本工作显示通过调控界面电荷分布来增强界面电子-声子耦合效应是一种提升金属/绝缘体界面热传导能力的新思路。
纳米材料已经在传感、成像、组学分析和癌症诊疗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量子点、上转换材料、等离激元纳米材料和磁性纳米材料等很多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响应,能提供高灵敏度的检测信号。然而,这些纳米材料本身缺乏分子识别的能力,其对靶标的识别往往需要利用抗体、凝集素和适配体等生物识别分子对其表面进行功能化。由于这些生物识别分子与纳米材料存在结构和稳定性上的显著差异,这样的表面功能化所赋予的性能往...
日前,大气科学学院张彦旭教授团队估计了新冠疫情所增加的废弃塑料排放量及其在全球海洋的传输,绝大多数进入海洋的废弃塑料最终停留在海滩和海底沉积物,加剧了全球海洋本已十分严重的塑料污染问题。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声学研究所、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程建春和梁彬课题组在声学非互易操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声阻抗调控的新机制,设计并构建了具有时空调制特性的声学超材料,首次在实验上实现了声学模式的非互易转变。最新研究成果以"Efficient nonreciprocal mode transitions in spatiotemporally modulated acoustic ...
硅负极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Li22Si5,4200 mAh g-1),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硅材料循环过程中巨大的体积膨胀/粉化效应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针对这一问题,一个有效方法是对硅负极表面进行高质量包覆。原子层沉积技术(Atomic layer deposition, ALD)是一种正在蓬勃发展中的新型薄膜材料沉积技术,具有优异的三维共形性和大面积的均匀性,简单精确的...
分子印迹是重要的仿生识别材料制备技术,分子印迹聚合物(MIP)作为重要的抗体模拟物,已经在分离、疾病诊断、药物递送、单细胞分析、生物成像和癌症诊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国际上对MIP的分子识别性能的优化,主要是考虑分子印迹空腔的结构和性能。而实际上,分子印迹材料由印迹空腔和非印迹区域组成,其整体分子识别性能不仅由印迹空腔决定,还受到非印迹区域的影响。通常的分子印迹策略中,由于非印迹区域也是在与印迹...
2021年10月22日-24日,中国物理学会2021年秋季学术会议于线上举行。大会开幕式上颁发了2020—2021年度中国物理学会各项物理奖,其中,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缪峰教授获"黄昆物理奖",同获奖的还有清华大学物理系周树云教授。
环形聚合物是一类环状无端基的高分子材料,具有多种不同于线形聚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但目前已报导的环形聚合物大多具有较高的柔性,环形分子链呈高度卷曲的状态,因此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并不能直接归因于环状的形貌结构。聚合物分子刷(cylindrical polymer brushes, CPBs)是一类高度接枝的具有刷形拓扑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其密集侧链之间的拥挤效应使主链呈伸展状态并具有一定的刚性,赋予C...
近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李绍春课题组以外延的alfa相单层锑烯(α-antimonene)为例,揭示了褶皱蜂窝状结构单层锑烯的动力学受限两步生长机制,褶皱蜂窝状结构(Puckered Honeycomb lattice)是一类由双原子层构成的特殊范德瓦尔斯晶格。自然界中具有该种结构的单质材料特别稀少,黑磷是其中最为典型的材料。到目前为止,单层黑磷的制备基本还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机械或者化学剥离法,很难通...
南京大学光热调控中心研制出一款新材料,利用辐射制冷原理,能够实现低于环境温度5摄氏度至7摄氏度的制冷效果。相关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上。据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南京大学硕士生李朵介绍,新材料学名“聚合物纳米纤维(es-PEO)薄膜”,研究团队通过微观层面的分级设计,让材料能够高效地反射阳光,并通过辐射散热。
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hemistry 于3月9号在线发表了南京大学朱俊杰教授课题组,西安交通大学徐锋教授课题组,湖南大学谭蔚泓院士课题组等单位的合作研究成果《A programmable polymer library that enables the construction of stimuli-responsive nanocarriers containing logic gate...
低维半导体材料具有丰富的光学激发态和诸多超越传统体材料的物理性质,已成为构建下一代信息光电器件的重要可选材料。一方面,深入理解这类体系的光生载流子弛豫过程是当前该领域基础研究的重要课题,可以为实现新原理器件(如自旋-能谷功能器件)提供潜在的技术途径;另一方面,在较大范围内实现光学激发态寿命调控,也是实现高性能光电和光子器件的重要需求。然而,二维材料由于具有原子层厚的特点,很难直接照搬面向传统半导体...
我校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孟祥康教授课题组通过磁控溅射工艺在碳纳米管纤维表面沉积超薄的铝-铜复合薄膜并经退火与致密化处理,使金属元素扩散至碳纳米管纤维内部形成纳米颗粒达到降低碳纳米管间的接触电阻的目的,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电导率。拉伸变形时,分布在碳纳米管间的颗粒起到“桥接”的作用,分布在顶端的颗粒会起到“钉扎”作用,两种纳米颗粒增加了碳纳米管之间的滑移阻力,从而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近日,南京大学聂越峰教授课题组采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对非层状结构的氧化物钙钛矿材料进行单原子层精度的生长与转移,结合王鹏教授课题组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构分析,成功制备出基于氧化物钙钛矿体系的新颖二维材料。由于氧化物钙钛矿体系具有优异的电子特性,该成果开启了一扇通往具有丰富强关联二维量子现象的大门。北京时间6月6日该成果以《单层氧化物钙钛矿二维晶体膜的实现》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我校物理学院缪峰教授课题组近年来围绕WTe2的物理特性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包括首次通过电学输运手段证实了WTe2作为第二类外尔半金属的理论预言(Nat. Comm. 7, 13142 (2016)),并利用近邻效应诱导在WTe2中实现了本征超导(Nano Lett. 18, 7962 (2018))。近日,缪峰课题组利用原位栅压调控方法,证明了WTe2中的电子空穴补偿是不饱和磁电阻产生的根本原因,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