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地球化学 >>> 元素地球化学 有机地球化学 放射性地球化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 生物地球化学 地球内部化学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成矿地球化学 勘探地球化学 实验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球化学 气候相关记录37条 . 查询时间(0.174 秒)
2024年1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河海大学、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珠江流域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法国墨卡托海洋国际机构、意大利国立地球物理与火山学研究所等全球16个研究单位的34位科学家组成的国...
野火在地球陆地生态系统和气候系统的演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影响了植被的分布和结构、地表特性、大气成分和辐射效应、气候演化、生物多样性、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过程。研究野火,特别是极端野火事件与气候变化、植被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将为准确预测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野火的发生提供科学基础。
发生在泥盆纪晚期弗拉斯阶(Frasnian)–法门阶(Famennian)之交(约3.72亿年前)的F–F生物灭绝事件是地球历史上的五大生物灭绝事件之一,该事件导致了约80%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灭绝,然而目前关于灭绝事件的发生原因仍存在较大争议。2023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波、郄文昆,副研究员梁昆,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肖益林团队开展合作研究,对华南桂林地区两个典型的...
古人类活动的古环境和古生态重建,是探索人类演化和行为适应的重要基础。中国北方的泥河湾盆地以密集分布百万年前古人类活动遗址为学术界所关注,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然而,在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气候变率增大的环境背景下,古人类活动的区域环境及技术行为的适应性,尚缺乏系统研究。
陆生蜗牛具有对温度、降水量和湿度等环境变化响应敏感、迁徙能力弱等优点,被视为环境变化的“指示性动物”。迄今为止,对全球不同区域蜗牛壳体稳定碳、氧同位素组成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已开展了许多研究。但是,针对微小蜗牛(2-10 mm)壳体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则非常有限。为此,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人员在黄土高原东南-西北~700 km断面上,采集了黄土沉积中广泛分布的四种微小蜗牛现生种(Pupilla ...
陆生蜗牛具有对温度、降水量和湿度等环境变化响应敏感,迁徙能力弱等优点,被视为环境变化的“指示性动物”。迄今为止,对全球不同区域蜗牛壳体稳定碳、氧同位素组成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已开展了许多研究。但是,针对微小蜗牛(2-10 mm)壳体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则非常有限。为此,我们在黄土高原东南-西北~700 km断面上,采集了黄土沉积中广泛分布的四种微小蜗牛现生种(Pupilla aeoli、Gastroco...
2022年5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宋友桂研究员联合兰州大学聂军胜教授、宋春晖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昝金波研究员,在地学SCI学术期刊《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共同组织的中亚新生代气候与环境变化专辑“Cenozoic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Centra...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全球许多地区尤其北半球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原生态系统正普遍发生灌木入侵即“草原灌丛化”现象。草原灌丛化不仅影响草原生态系统植被组成,还可能通过影响生物地球化学和物理过程对区域气候产生一定影响。在过去几十年,尽管草原灌丛化已成为北半球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原面临的一大生态问题,但草原灌丛化对该地区气候可能带来怎样影响尚不明确。基于卫星获取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陆地表面温度、地表...
击中山顶的一道闪电可以瞬间熔化岩石,留下一道狭窄的玻璃状伤疤,名为闪电熔石。现在,研究人员已经证明这些电击化石是记录时间流逝的地质时钟。这项技术为地质学家提供了一种追溯数万年前雷暴的方法,也为他们了解古代气候模式打开了一扇窗。
广州地化所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学科组肖杭芳博士研究生和邓文峰研究员等与天津大学陈玖斌教授、厦门大学石拓教授、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郑新庆博士等合作,对采自于澳大利亚大堡礁的滨珊瑚骨骼进行了月分辨率δ66Zn分析,将δ66Zn组成与该珊瑚生长时期的各种器测环境因素(包括海表温度、径流量、叶绿素浓度和日照强度)进行对比研究以揭示珊瑚骨骼δ66Zn变化与气候环境因子的关系;对采自南海北部三亚湾鹿回头礁区...
近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生万难难和研究员冉勇等人对气候变暖条件下鄱阳湖沉积物中多溴二苯醚、多环芳烃和藻类有机质的历史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鄱阳湖沉积柱中Σ17PBDEs和Σ15PAHs的浓度分别为1.13至4.64ng/g和341至744ng/g,TOC,S2和HI的值从底部到表层呈现增加的趋势,PAHs来源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来源是燃烧源。HI与五年气温的移动平均值呈显着正相关...
近期有机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王丽助理研究员等人发现在Santonian-Campanian转变时期,松辽古湖泊在该时期不同碳数的正构烷烃氢同位素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负偏,其中中等链长的正构烷烃(MCA)氢同位素负偏达80‰左右,长链(LCA)和短链正构烷烃(SCA)的负偏程度达50‰左右。通过对比不同碳数正构烷烃的碳同位素分布及其相应碳数之间碳、氢同位素组成的相关系数,重建了该时期的湖泊水氢同位素组成...
最近,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蔡演军团队联合国内外同行,对山东上小峰洞一根涵盖倒数第二次冰消期的石笋(SD1)进行铀系测年和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研究发现在倒数第二次冰消期内部,存在一个持续时间约400年的弱季风事件,类似于末次冰消期的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 YD)。这与倒数第二次冰消期类YD事件在北半球其他记录中的发现一样,表明这一弱季风/冷事件可能在北半球范围内是广泛存...
近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学科组博士黄超和研究员韦刚健及合作者基于南海北部陆架泥质区获得的沉积岩芯(YJ Core)样品,利用铅、铯年代学和AMS 14C年代学结果为YJ Core岩芯建立非常可靠的年龄框架,进而开展高分辨的全新世气候演化-人类活动-环境变化之间相互影响的重建工作。该项研究分别选用CIA和Al/K作为化学风化强度的代用指标,δ13Corg 和TOC指示河流...
大同盆地第四纪以来发育了厚层的河湖相,上覆马兰黄土或全新统,蕴含着丰富的过去气候变化信息。以地层测年数据建立年代框架,结合地层磁化率、粒度测试资料,主要以常量化学元素为气候代用指标,对气候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地层沉积物中常量化学元素含量的平均值SiO2 > Al2O3 > CaO > Na2O > Fe2O3 > K2O > MgO,沉积相不同元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反映出元素聚集时气候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