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搜索结果: 1-8 共查到清末立宪相关记录8条 . 查询时间(0.122 秒)
清末立宪中的民族因素     民族因素  民族       2017/3/21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老话,但这也必然意味着对于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需要给予相应的政治安排;因此,民族区域自治被视为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在我国宪政体制安排中具有重要地位,而非一种简单的地方制度或者特殊群体保护模式。这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治理制度的形成,和近代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国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的现代转型是分不开的;而这种民族治理的转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从某种意义上讲...
清末立宪运动中,围绕着财政体制的再造,清中央政府旨在高度集权,地方政府意在固化地方财权,而立宪派大力彰扬国民财政权。在复杂的三方博弈中,立宪派所预期的现代财政体制并未出现,但是立宪派首次将民主、法治和自治等理念引入财政领域,大力彰扬国民的财政参与权、自主权和监督权,催生了财政民主主义的中国萌芽。
清末立宪新政缘何失败?     立宪新政  清末       2009/9/18
1901年起历时十年之久的清末新政,不仅涉及面极广,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与社会生活各领域,且进一步由体制内的变革上升到政治体制本身的变革,其广度和深度均属前所未有。这次改革,清廷最高决策层内部已无阻力,或至少不会再有人公然跳出来反对新政。然而为时已晚,这一切并不能阻止革命的步伐。回顾清末十年新政的历史,迄今仍不无启迪。
筹备立宪清末现代化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环绕着中国是不是应该推进立宪政治这一问题,在清末新政中出现了持续的激烈的论战。本文通过考察清末立宪派与立宪缓行派之间的论争,来揭示中国立宪政治所面临的内在矛盾。考察中国清末实行立宪政治的内在矛盾,对于当代中国人更深入全面地思考中国宪政与民主政治发展的条件,对于理解后发展国家采取西方立宪政治时所需要各种因素,无疑有着重要的历史启示。中国近代以来的宪政思潮的特...
清末立宪派的政治立场     立宪派  清末       2008/11/24
立宪派是清末中国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他们对当时的中国政局有相当大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立宪派曾反对用暴力推翻清王朝,表现了颇大的保守性,人们有理由予以谴责。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他们与以前的维新派进步了许多。
一场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即使在内部的力量蕴积成熟之后,也往往需要找寻时机,以某一事件作为突破口而喷发出来。1904年的日俄战争,就是晚清立宪运动的突破口。经过长时期酝酿的立宪运动在日俄战争发生后陡然高涨,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固然不容忽视,但日俄战争所起到的催化作用则是显而易见的。论述这场战争是怎样地激发了立宪派人的政治热情、致使他们全力投入那场为期七、八年之久的和平改革运动,以及如何推动清朝政府走上...
日俄战争与清末立宪运动          2008/1/13
一场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即使在内部的力量蕴积成熟之后,也往往需要找寻时机,以某一事件作为突破口而喷发出来。1904年的日俄战争,就是晚清立宪运动的突破口。经过长时期酝酿的立宪运动在日俄战争发生后陡然高涨,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固然不容忽视,但日俄战争所起到的催化作用则是显而易见的。论述这场战争是怎样地激发了立宪派人的政治热情、致使他们全力投入那场为期七、八年之久的和平改革运动,以及如何推动清朝政府走上预...
清末立宪派的“国民立宪”论          2008/1/13
史学界对清末立宪派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阶级基础和政治活动方面,而对其思想研究极少。实际上,围绕着立宪运动,立宪派通过各种报刊阐发了许多系统的理论。只有对这些思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才能进一步说明立宪运动的全貌,才能真正了解多数立宪派人趋向激进的思想基础。这里,仅就“国民立宪”论作一探讨,以就正于方家。 一“国民立宪”论的提出 20世纪初的立宪派和君主立宪思潮是在日俄战争爆发后兴起的。以1905年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