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生物学相关记录21条 . 查询时间(0.589 秒)
2009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签订“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科研基地共建协议书”,旨在解决广东及华南地区植物保护领域的重大、关键、共性问题。
2023年5月1日,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科技人员陈利民受邀参加于新西兰基督城举办的2023年度国际入侵生物学大会,并作“寄主植物不同的诱导防御反应介导害虫宿主偏好” (Comparative biochemical and transcriptome analyses in tomato and eggplant reveal their differential responses to Tut...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拥有12亿亩草原,约占全国天然草原面积的27.2%,生长着1000多种饲用植物,其中饲用价值高的就有100多种,尤其是羊草、羊茅、冰草、黄花苜蓿、野豌豆、野车轴草等禾本和豆科牧草,是著名的优良牧草。内蒙古自治区又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向日葵种植面积全国第一,马铃薯种植面积连续多年位居前列,也是我国大豆、玉米的主要产区之一。内蒙古草原孕育了十分丰富的特色生物资源,...
苗雪霞,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年于河南农业大学应用微生物专业,获硕士学位;2002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动物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2年-2005年,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2005年-2006年,法国巴黎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
植物在与害虫的长期协同进化中形成了多种防御策略。当受到植食性昆虫取食时,植物会释放多种挥发性化合物发挥直接或间接防御,也可作为化学信号参与植物与植物直接的交流,激活临近植物的防御反应。挥发性物质与害虫之间的互作已有很多报道,然而挥发性物质在植物间信号交流中的作用及其激发抗性的机制仍不清楚。
近日,植物保护学院果树病害及病原生物学及综合防治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新型的病原相关模式分子,这一结果在双一流B类期刊、植物科学TOP期刊《New Phytologist》(IF=7.433)以“A Small Cysteine-Rich Protein from Two Kingdoms of Microbes is Recognized as a Novel Pathogen-Associated...
为评估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对咯菌腈的抗性风险,就室内经紫外照射获得抗药突变体的方法及抗性突变体的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茄灰霉病菌分生孢子的紫外照射亚致死时间为90~120 s;经亚致死时间紫外照射后,4个亲本菌株中有2个菌株共产生了6个抗咯菌腈的突变体,其EC50值是亲本菌株的310倍以上,抗性突变频率为3.13×10-7;经紫外照射诱变获得的所有抗性突变体在菌...
沙蒿木蠹蛾Holcocerus artemisiae Chou et Hua是危害油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和籽蒿A. sphaerocephala Krasch的重要钻蛀性害虫, 以幼虫蛀食根部, 导致寄主植物长势衰弱甚至死亡。为有效控制其危害, 我们对该虫形态和生物学特征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宁夏, 该虫2年发生1代, 以幼虫在被害油蒿...
申嗪霉素是一种新型微生物源杀菌剂,主要成分为吩嗪-1-羧酸。测定了申嗪霉素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申嗪霉素对油菜菌核病菌51个菌株菌丝生长的平均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值)为3.31±0.77 μ g/mL,并且与常规杀菌剂多菌灵、菌核净无交互抗性关系。离体叶片和田间药效试验表明,申嗪霉素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随其处理剂量增加而提高,用有效成分200 μ g/mL药液处理时,抑...
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菊科Compositae泽兰属Eupatorium植物,原产于南美,现广泛扩散到美洲、非洲和亚洲等地,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外来入侵杂草,严重威胁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1934年,飞机草在云南和海南尖峰山被首次发现,现正在我国南部地区迅速扩散。本文对飞机草的生物学特性、入侵机制、造成的危害、开发利用以及控制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并指...
黄圆蹄盾蚧是园林绿化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田间系统调查表明:黄圆蹄盾蚧对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危害较为严重,且对不同的寄主植物的危害特点和危害程度不同。黄圆蹄盾蚧在昆明地区1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现象明显,以雌成虫越冬,1年中以夏秋季虫口数量最多,危害较严重;在方位上,黄圆蹄盾蚧在云南樟树冠北面枝叶的虫口数量最多,东、西面次之,南面的最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