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 大气化学 大气探测 动力气象学 天气学 气候学 云与降水物理学 应用气象学 大气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大气科学 天气相关记录672条 . 查询时间(0.28 秒)
近期冷空气频频来袭,根据预测,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将出现持续低温。与此同时,关于“冷冬”还是“暖冬”“全球变暖”等话题也颇受关注。入冬以来我国多地温度偏低吗?原因何在?冷空气频频来袭与全球变暖矛盾吗?中国气象报记者专访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为您详解。
近日,中国气象局寄送了首批全国气象教学团队和第二届全国气象教学名师的荣誉证书。银燕教授荣获第二届全国气象教学名师称号,天气学原理教学团队荣获首批全国气象教学团队。
近日,中国气象局公布了全国气象教学团队名单。我院天气学原理教学团队荣获首批全国气象教学团队。全国气象优秀教学团队评选,旨在进一步推动全国气象教学团队建设,凝聚和打造一流气象教师队伍,推进新时代气象教育发展。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MJO)具有30-90天的准周期振荡,是次季节尺度上热带乃至全球大气环流中的重要系统。近半个世纪以来,现代器测资料的分析以及模式模拟结果表明MJO与其他天气/气候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包括亚洲-澳大利亚季风的爆发和结束、厄尔尼诺/拉尼娜的演变、热带气旋、极端降水、北大西洋涛动等。MJO对次季节尺度上长期天气预报(15-30天)的准确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它在更长时间...
2020年12月4日, 2020年首届人工智能天气预报创新大赛总决赛在上海市气象局落下帷幕,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和创新汇集众智。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 12月9日上午,中科院重大任务局在大气所组织召开了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核心技术研讨会。中科院重任局副局长黄铁青、资环生物处处长任小波、主管李言鹏,大气所所长曹军骥、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院重点实验室(LACS)全室科研骨干以及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何杰颖,化学所研究员王健君,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李正强、副研究员胡永红等30余人参...
随着多年以来科学知识和技术发展的持续积累,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如同一次寂静革命,也是目前最常用和有效的天气预报方法,并且每天都在世界各地主要的业务预报中心运行。初始条件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着数值天气预报的成败,而资料同化可以利用最优化的理论与方法将各种有效观测信息与数值模拟结果充分融合从而为数值天气预报提供准确的初始场。
近期我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联合国家气象中心研发的“基于关键影响系统的江淮流域中长期强降水预报模型(KISAM)V1.0”获预报与网络司正式批准,作为天气预报技术成果推广应用。该成果主要完成人为翟盘茂、周佰铨、牛若芸、陈阳、余荣、谌芸、唐健、梅双莉、林建。
2020年11月23日,由同济大学、华东空管局和我校联合承担的上海市科委2020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社会发展科技项目——基于风云卫星智能精准观测针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长三角航空运行安全应对研究的启动会,通过网络会议顺利召开。来自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软件学院、华东空管局气象中心等参研单位的课题负责人、技术专家、业务骨干共2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我校特聘教授、项目负责人穆...
2020年11月27日至29日,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极端天气气候及灾害风险学术交流会举行。会议由广东省气象学会、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联合主办,广东省气象学会天气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和汕头市气象局协办。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擘画未来五年发展蓝图,明确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推进“十四五”时期及未来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
2020年11月29日,由青海省气象局科技与预报处组织,省气象学会联合省遥感学会、省气象台、省气象干部培训学院等单位承办的"青海省重大天气过程预报和信息网络保障技术经验交流会"在西宁召开,来自青海省气象部门、民航青海空管分局气象台的40余名业务技术人员和代表参加会议。省气象局副局长、省气象学会理事长高顺年出席会议并作指导性讲话。
近年来,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快速发展,作业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在服务农业生产、支持防灾减灾救灾、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重大活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2020年11月27日,武汉中心气象台邀请国家气象中心专家进行线上指导交流,推动强对流天气预报技术创新。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通过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在气象及相关领域,形成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以骨干人才为主体的创新团队。这些创新团队以业务科技项目为纽带,以重点领域业务科研难题和关键技术为重点开展攻关,形成业务支撑。本报开设《创新团队科技成果系列报道》栏目,展示他们在科研攻关、业务应用、人才培养、团队组织等方面的丰富成果和先进经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