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遗传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作物遗传学 小麦相关记录956条 . 查询时间(0.556 秒)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李小方研究组与李俊明研究组合作,系统表征了黄淮麦区近30年来育成的主栽品种及其衍生的优异品系苗期在镉胁迫下的表型变异,并应用该自然群体的SNP标记数据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了若干镉积累相关表型的新颖标记,其中4个在全基因组范围具有显著性;进一步分析了镉转移系数关联标记在小麦群体中的分布,确定了5个低镉转移系数小麦品种。这些成果近日以“Phenot...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经两次远缘杂交而形成的一种异源六倍体作物,含有A、B和D三个亚基因组。亚基因组分化对多倍体小麦基因组可塑性具有重要贡献,且成为其成功驯化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决定小麦亚基因组分化的时空特异性调控机制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薛勇彪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张一婧研究组通过对不同发育时期和环境条件下的表...
2021年5月26日,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小麦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在分子植物杂志(Molecular Plant)发表了“A natural variation of an SVP MADS-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in Triticum petropavlovskyi leads to its ectopic expression and contr...
分蘖数是小麦的一个重要农艺性状,它决定着小麦的产量和株型。独脚金内酯作为一类新型的植物激素,被证实可以抑制植物分枝。然而,关于小麦中独脚金内酯基因的研究,尤其是信号转导通路基因的研究却鲜有报道。D14基因编码一种α/β折叠水解酶超家族蛋白,作为独脚金内酯受体,在激素信号途径中扮演着双重角色,既可以识别、水解独脚金内酯激素,也可以与其信号通路另外两个重要组分形成蛋白复合体,传递激素信号。本研究通过同...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转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利用多基因编辑技术,实现了冬小麦一代多个优异等位基因聚合,并成功获得了无转基因、聚合多个优异等位基因的小麦新种质,为小麦和其他多倍体农作物开展多基因聚合育种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最新在线发表于《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 )》。 
2021年2月3日,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完成的题为 “An atlas of wheat epigenetic regulatory elements reveals subgenome-divergence in the regul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stress respons...
为探讨春季低温(倒春寒)胁迫下抗倒春寒能力不同的小麦品种相关miRNA及其响应规律,提供miRNA的表达谱和差异表达miRNA的信息,揭示差异表达miRNA在小麦抗倒春寒中的作用,采用高通量测序(Small RNA-seq)技术对雌雄蕊原基分化期0℃低温胁迫72 h及未低温处理(对照)的矮抗58(AK58)和郑麦366(ZM366)幼穗进行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以padj<0.05且|log2...
2020年10月26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鲁非和焦雨铃团队合作在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题为Triticum population sequencing provides insights into wheat adapt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对小麦属和粗山羊草属的25个小麦近缘亚种共414份材料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构建了小麦属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VMap 1....
2020年10月26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鲁非和焦雨铃团队合作,对共计414种有代表性的普通小麦和近缘麦类物种进行全基因组的重测序,并结合群体遗传学分析重现了小麦演化历史。该研究同时挖掘了小麦的基因组多态性,为跨物种转移适应性成功以进行作物改良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新视角。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学》。
小麦遗传与分子育种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于2013年创建,2016年被定为重点创新团队。本团队紧紧围绕小麦学科发展趋势和小麦产业的需求,针对拓宽育种遗传基础与高效创造新种质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系统开展小麦遗传育种领域的种质创新、技术创新、品种创新和理论创新工作,加快育种新技术的应用,加速新品种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以BS型二系杂交小麦BS1453/11GF5135及其BS1453 (母本)、11GF5135 (父本)的种子为材料, 在BS1453/11GF5135中通过同源克隆获得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TaAPX。该基因包含一个832 bp的ORF, 共编码277个氨基酸。通过进一步生信分析预测miRNA与TaAPX基因的互作关系, 发现TaAPX基因可能受miR396等抗逆及种子活力相关miRNAs的调控...
氮元素在粮食作物生长和发育过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掘氮素利用效率相关基因对于提升小麦产量、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植株根系构型(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RSA)代表着根系的结构及空间造型, 显著受氮素水平影响。本研究在正常供氮和缺氮两种氮素水平下, 对160份来自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普通小麦品系的根系构型相关性状 (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平均根直径和根尖数...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创新团队揭示了过去70年我国小麦育成品种基因组重塑和优化的过程,发现小麦三个亚基因组间存在显著的育种选择非对称性,提出基于跨着丝粒区形成的大的单倍型区段优劣评估品种(品系)育种价值的策略。相关研究结果于9月5日在线发表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