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测绘科学技术 材料科学 矿山工程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冶金工程技术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动力与电气工程 能源科学技术 核科学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技术 化学工程 纺织科学技术 印刷工业 服装工业、制鞋工业 轻工技术与工程 食品科学技术 土木建筑工程 水利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兵器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技术 安全科学技术 工业设计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工学 岩土力学研究所相关记录180条 . 查询时间(0.517 秒)
土壤或其他岩土材料等多孔介质中的气液界面的几何特征和物理性质反映了多孔介质中水的赋存状态,并影响多孔介质的水力和力学特性。对于亚微米级或者纳米级孔隙,多孔介质的固体基质对液体有着强烈的吸附作用并对气液界面的几何特征和物理特性产生重要影响。
土工格室是由长条形塑料片材或在其中加入钢丝、玻璃纤维、碳纤维的片材,通过焊接、铆接、插接或注塑等方法连接,展开后构成蜂窝状或网格状的立体结构材料。由于其具备强大的侧限和防滑功能,可有效提高岩土体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同时兼顾材质轻、伸缩自如、施工方便、性能稳定等优点,备受工程届青睐。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探索浩瀚宇宙的第一步,是有人类足迹的第二个星球。美国和前苏联等早在1959年就陆续开展了月球探测,并且完成了多次的载人登月和月壤样品的采样。我国的嫦娥五号探测器在“风暴洋”北部的吕姆克山脉着陆,采用自动采样封装技术获取月面的月壤,并于2020年12月17日携带1731g月壤返回地球,标志着我国在探月工程上取得的瞩目成就。
2023年6月13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周福宝率队赴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武汉岩土所”)开展调研交流。武汉岩土所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春和、党委书记陆凯阳、所长薛强等参与了会晤。
腐蚀性海水环境对地下工程锚固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提出了重大挑战。其中,锚固结构腐蚀程度受注浆材料性能、腐蚀龄期、应力状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注浆材料的抗腐蚀性是抗海水腐蚀的关键问题。
伴随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依托珊瑚礁地形开展的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发展。桩基础作为大跨度、高耸结构的首选基础形式,在众多珊瑚礁工程中得到运用。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链生型灾害造成的损失超过50%。滑坡堵江是一类典型链生灾害,在我国西部高山峡谷地区的历史强震中频繁发生,如唐家山堰塞坝(2008汶川地震)、红石岩堰塞坝(2014鲁甸地震),严重影响水电、交通等重大工程安全,强震区滑坡堵江灾害风险防控技术研究需求迫切。然而,地震—滑坡—堵江灾害涵盖强震下岩土失稳导致滑坡启动、滑体沿斜坡运动、滑体入江堆积成坝多个物理环节,...
世界各地存在有大量天然CO2储层,由于天然的泄漏通道,天然储层中的CO2可由地层深度泄漏并富集于浅层地下空间中。当在储层地区进行隧道开挖或桩基建设时,工程建设诱发的人为扰动可能造成高浓度CO2由浅层CO2富集空间向外泄漏,并对地下钢筋混凝土构筑物产生长期高浓度CO2碳化影响。而CO2浓度的提高会增强CO2渗透能力,使混凝土碳化过程成倍加速的同时降低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能力,产生与常规混凝土自然碳化截...
热处理是修复有机污染土的有效方式之一,如何更快、更高效的修复有机污染土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如同时关注修复成本和效率,往往会带来更大的能耗,不符合绿色低碳修复理念。而如何确定热修复过程中土壤微观性质的转变机制、修复达标后剩余工程价值以及评价修复的低碳路径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边(滑)坡下滑推力的确定一直是滑坡防治工程中的核心问题。我国边坡相关规范推荐采用传递系数隐式法进行边坡下滑推力的计算,规范中明确指出该方法适应于相邻条块倾角变化小于等于10°的缓倾滑移面边坡体,而对于倾角变化大于10°的潜在滑移面边坡体则可能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误差。
在固废堆填场、垃圾填埋场和危险废物处置场等污染场地中,底部埋设的防渗垫层系统可以有效地阻止或延缓污染物的扩散迁移,其中压实黏土和土工膜是常用的防渗衬垫材料。污染物在防渗衬垫系统中的运移过程会受到土体固结应力、温度、生物降解、化学形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设计稳定、可靠的底部防渗衬垫系统,并评价其有效性,需对土体固结与污染物运移耦合理论开展研究。而现有耦合理论忽略了污染场地内因生化反应等因素导致防渗衬...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是核工业产业链最后一环,关乎核工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地质处置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解决方案,即将高放废物进行玻璃固化处理,密封在金属罐体内,而后深埋于地下硐室,使之与生物圈隔离,从而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是核工业产业链最后一环,关乎着核工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地质处置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解决方案,即将高放废物进行玻璃固化处理,密封在金属罐体内,然后深埋于地下硐室,使之与生物圈隔离,从而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地铁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地铁将不可避免的建设在复杂的水文地质环境和建/构筑物环境中。其中,岩溶地层在中国分布广、面积大,是地铁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源;此外,地铁盾构在穿越富水砂卵石地层时易发生地层失稳破坏、突涌水等地质灾害,冻结施工是局部施工安全的重要方法,但存在冻结壁增长难以预测、冻结效果不易评估等难题。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每年产生超过19亿吨建筑废弃物,其中废弃混凝土占比超过85%。然而,废弃混凝土被大量堆存,不但侵占土地,而且造成土水污染和资源浪费。现有废弃混凝土再利用研究多关注大块废弃混凝土的建材回用,忽略了破碎过程产生的废弃混凝土细粉(占比超40%),其处理途径不足成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新瓶颈。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