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电子学 临床工程学 康复工程学 生物医学测量学 人工器官与生物医学材料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医学工程 药物研究相关记录17条 . 查询时间(0.182 秒)
2022年8月20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受邀走访了正在建设中的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该研究院是由北京大学与宁波市共同发起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由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宁波市科技局、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部门联合负责具体建设。研究院以北京大学生物医药发展规划和宁波生命健康产业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海洋生物资源储备与潜力挖掘、生物医药研发、新型...
大脑是生命体中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器官之一,代谢网络的信号传导与调控是其重要的分子机制基础,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精神疾病发病机理和药物研发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脑中代谢调控网络涉及的代谢物种类多样,理化性质各异,且这些代谢物的含量差异大,因此对脑代谢网络的成像表征与分子功能识别是具有巨大挑战的课题。
2021年2月24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蒋建东研究员/王琰研究员、基础医学研究所曹雪涛院士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著名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在线发表了“Oral berberine improves brain dopa/dopamine levels to ameliorate Parkins...
目前,纳米医药面临临床转化困难的严峻挑战。传统纳米材料虽然具有高渗透长滞留效应(EPR效应)、长血浆半衰期、缓控释和智能响应等小分子药物难以比拟的优势,但受制于化学结构不确定、配方复杂、代谢相对困难、生产质控成本高和毒理、药代难以定量测定等缺点,极少能够实现临床转化。因此,设计出同时具备明确化学结构、EPR效应、长血浆半衰期和智能响应等特点的新型药物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上述挑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
2020年9月16日,中国工程院、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共同举办“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IEID2020)。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承办了IEID2020生物医药技术与产业分会。该专题会围绕IEID大会主旨,就重大技术创新及新兴产业发展问题进行讨论。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佳研究员团队与华东理工大学贺晓鹏教授团队在超分子组装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领域取得了阶段性研究进展。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化学领域国际一流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生物多肽是一类机体自身具有多重生物学功能的物质。多肽分子通过与受体的高亲和力结合参与调控了细胞增殖分化、能量代谢以及信号转导等生命过...
国际权威期刊《免疫》(Immunity)于2019年8月27 日在线发表了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胡卓伟研究员团队的研究成果:恢复泛素编辑酶A20的酶活性通过促进C/EBP降解抑制肺纤维化。
2018年3月28日,复旦大学鲁伯埙教授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谢欣、胡有洪研究员等合作发现GPR52的小分子拮抗剂对神经退行性病变亨廷顿病的潜在治疗作用。研究成果以“Targeting GPR52 lowers mutant HTT levels and rescues Huntington’s disease-associated phenotypes”(靶向GPR52可降低突变型HTT水平并拯救亨...
细胞间的转分化,也就是成体细胞不需要通过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阶段而直接转变为另一类成体细胞,并实现功能性修复,是再生医学研究的热点。以心脏为例,心肌细胞的死亡及功能缺陷造成的心力衰竭是猝死的主要原因。科学家一直尝试向受损的心脏移植由多能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及iPSC)分化而来的心肌前体细胞或心肌细胞来改善其功能。近期,科学家也发现利用转录因子的组合可以使心脏中的成纤维细胞向心肌细胞转分化,...
近期,英国皇家化学会(RSC)综述刊物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化学学会评论》(2015, 44, 4239;影响因子33.383)正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佳研究员、臧奕研究员与华东理工大学陈国荣教授、贺晓鹏副研究员及英国巴斯大学Tony D. James教授合作撰写,题为《利用荧光复合材料标记疾病相关蛋白》(Probing disease-related pr...
利用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及蛋白标志物,识别并捕捉特定组织及特定生理病理状态下的细胞,对于疾病诊断、靶向治疗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糖蛋白及糖结合蛋白作为细胞-细胞、细胞-微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媒介,随着糖组学的发展,其重要性也日益受到重视。
潘挺睿:电子工程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生物医学工程系终身副教授,创建微纳创新实验室(MiNI Lab)并担任首席科学家,同期创立了加州大学“宏伟”国际研究交流计划并兼任主任。主要集中于研发远程医疗诊断系统,芯片实验室系统、非传统微纳流体、生物微纳制造与加工、多功能纳米界面材料和仿生表面的传感控制。最近五年,作为项目第一/主要负责人,他先后承担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国立卫生院NI...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杨财广课题组、蒋华良课题组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合作,针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转肽酶SrtA发展了小分子抑制剂,并探索了小分子的作用机制及其治疗耐药菌感染小鼠的效果。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华支睾吸虫寄生于终宿主的肝胆管内,可引起以肝胆病变为主的华支睾吸虫病。目前用于治疗该病的药物仅有吡喹酮与阿苯达唑。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甲苯达唑、蒿甲醚、青蒿琥酯和三苯双脒对感染华支睾吸虫的大鼠均有良好的疗效。小规模临床试验显示,三苯双脒抗虫作用好、不良反应少,有望成为新的抗华支睾吸虫药物。该文就抗华支睾吸虫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盘状结构域受体(discoidin domain receptors,DDRs)是一种以胶原蛋白为内源性配体的受体酪氨酸激酶,在调节肿瘤细胞和其周围环境中基质的相互作用以及肿瘤发生发展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发现有DDR1和DDR2两种亚型。DDR1是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成分,在细胞增殖、分化、存活和黏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DDR1与组织(肝、肾、肺)纤维化和动脉粥样硬等炎症相关疾病,以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