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理学 藻类相关记录205条 . 查询时间(0.238 秒)
美国研究人员在一藻类中发现了能将氮气转化为细胞生长可利用氮的细胞器。这种被称为硝化原生质体(nitroplast)的结构的发现,有助加大基因工程植物转化氮或固氮力度,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减少其对肥料的需求。相关研究成果4月11日发表于《科学》。
2024年3月19日,国际期刊The ISME Journal刊发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藻类生理过程与精准分子育种团队利用精准基因编辑技术在海洋硅藻信号感知和传导领域的研究成果。研究揭示了海洋硅藻SLC24A在种群密度信号感知和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发现为工业生产中实现微藻的高密度培养提供了新思路,也为硅藻藻华暴发时种群动态变化及藻华命运决定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寒武纪早期宽川铺生物群是显生宙最早的磷酸盐化特异埋藏微体化石库。其以产出大量磷酸盐化软躯体动物及其胚胎化石而闻名于世,为重建寒武纪大爆发初期海洋生态系统提供了关键埋藏窗口。然而,前人的研究大多聚焦于软躯体动物和动物胚胎化石,而忽视了非动物化石的研究。
2024年1月10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咸晓峰,在研究员张华侨和瑞典隆德大学教授Mats E. Eriksson的共同指导下,对古球蛋状化石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古球蛋状化石的新的分类方案。研究认为古球蛋状化石更可能是寒武纪早期的藻类,而不是动物胚胎或休眠卵。
2023年12月20日,爱思唯尔出版集团旗下国际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刊登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藻类生理过程与精准分子育种团队盐田藻类碳沉积相关研究成果。该研究聚焦嗜盐藻类与嗜盐菌协同促进高盐生态环境中碳酸盐的沉积现象,揭示了其背后的碳汇生物学过程和机制,为发展近海盐田、内陆盐湖等水生环境中的碳汇提供了新的理论认知。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利:基于荧光法的水体藻类光合作用活性原位检测装置及方法
圆盘状和管状化石是元古宙常见的化石类型。由于其形态较为简单,圆盘状化石的亲缘关系和个体发育多处于未知状态。此前的研究显示,一些埃迪卡拉纪具代表性的圆盘状化石,如Hiemalora、Aspidella、Spriggia和Ediacaria,是同层位的底栖埃迪卡拉型宏体化石的离散固着器结构。在成冰纪之前的地层中,同样记录着圆盘状化石与具固着器的管状藻类化石的同层位保存,并且圆盘状化石与固着器之间具有一...
圆盘状和管状化石是元古宙常见的化石类型。由于其形态较为简单,圆盘状化石的亲缘关系和个体发育多处于未知状态。此前的研究显示,一些埃迪卡拉纪具代表性的圆盘状化石,如Hiemalora、Aspidella、Spriggia和Ediacaria,是同层位的底栖埃迪卡拉型宏体化石的离散固着器结构。在成冰纪之前的地层中,同样记录着圆盘状化石与具固着器的管状藻类化石的同层位保存,并且圆盘状化石与固着器之间具有一...
据《日本经济新闻》最近报道,今年4月,总部位于日本川崎市的千岁实验室公司在马来西亚设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藻类培养设施,旨在利用二氧化碳生产生物燃料。该公司的目标是在用培养藻类制造生物燃料时,将其成本控制在能与化石燃料竞争的水平。
一种50多年前收集并在实验室中生长的单细胞藻类,原来是一个由曾经独立的生物组成的奇怪的集合体,里面有不少于7个不同的基因组。4月27日,相关成果发表于《当代生物学》。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生命科学实验室联合研究揭示了绿藻莱茵衣藻的叶绿体PSI,其组织为同二聚体,包括40个蛋白亚基和118个跨膜螺旋,为568种色素提供支架。低温电镜显示,PsaH和Lhca2的缺失导致PSI—光收集复合物I单体的头对头相对定向,其方式与蓝藻中的低聚物形成方式有本质不同。光收获蛋白Lhca9是介导这种二聚化的关键元素。单体之间的界面缺少PsaH,因此与在状态转变中结合一个光收集复合物I...
2022年8月9日至10日,由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承办的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学术讨论会在武汉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15家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等30余所大学以及宝怡环境科技(上海)有限公等8家企业的藻类研究专家、青年学者共计350余人线下参会,同时有530余人线上参会。本次学术讨论会是藻类学分会历史上第...
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的影响下,藻类水华频发且呈现全球加剧态势,严重威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由于藻类水华生消过程快,实时精准的监测是藻类水华预测、预警和有效管控的关键。目前藻类水华监测主要包括现场观测、水下自动监测和卫星遥感反演等三种方式。现场观测费时费力,且无法在时间和空间上连续监测;水下自动监测探头易受到水中物质侵蚀,且维护费用高昂;卫星遥感的时间分辨率低且受大气影响较大。
藻类高效“吸碳”原理揭开     藻类  吸碳       2022/1/28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京都大学山野隆志副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与吸收二氧化碳息息相关的“LCIB”蛋白质能够根据水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不同,在叶绿体内的不同部位发挥作用以便高效吸收二氧化碳。专家认为,该特性或许能够运用在其他农作物的品种改良之中。
2021年12月3日,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邓云飞研究员、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张力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德铢研究员翻译的《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深圳法规)》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