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植物图相关记录27条 . 查询时间(0.586 秒)
苔藓植物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拓荒者之一,是高等植物系统发育中最早分化的一类,并对地质历史时期古生态系统的形成和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2023年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和中山大学合作,首次利用Micro-CT扫描等实验方法,对我国东南沿海福建漳浦中中新世漳浦生物群中的苔藓植物化石进行系统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Historical Biology)、《...
姜科植物是泛热带种,主要类群分布在亚洲南部和东南部,部分物种在亚热带和暖温带亚洲可见。景东亚热带植物园从2013年底开始进行植物引种工作,其中引种姜科植物83种号,主要引种地区为景东哀牢山与无量山,其次是瑞丽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等。2018-2023年间种植60个种号,主要收集有山姜属Alpinia Roxb.、豆蔻属Amomum Roxb.、凹唇姜属Boesenbergia Kuntze等11个属。...
2022年10月24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东非植物区系与分类研究团队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分类学研究团队,命名了两个在云南高黎贡山地区发现的凤仙花属植物新种:姚家坪凤仙花(Impatiens yaojiapingensis Y.Y.Cong, G.W.Hu & T.Hu)(图1)和隆阳凤仙花(Impatiens longyangensis Y.Y.Cong, G.W.Hu & S.Pe...
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王青锋研究员、李伟研究员等编著的《Aquatic Plants of China》—《中国水生植物图志》英文版于2021年12月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中国是全球水生植物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之一,水生植物长期的历史记录一直与食品、药品、文化等紧密关联。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导致水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对水生植物带来了一定的干扰,水生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资源数量、分...
随着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不断加快,以空间食物保障为核心的太空农业将会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展望性文章,深入分析了太空农业系统对作物的独特要求,创新性地提出了面向太空农场进行作物改良的全株可食精英植物策略。该策略旨在为太空农场开发出食用部分更多、营养成分更丰富、产量更高、养分利用更有效的精英作物,对太空作...
冬绿油(Wintergreen oil)是特殊的精油,主要成分为水杨酸甲酯,在结构上与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相似,具有抗菌、镇痛和抗炎等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食品、杀虫剂、医药以及化妆品等行业。天然的冬绿油通常来源于白珠树属植物,主要为铺地白珠(Gaultheria procumbens)、芳香白珠(G. fragrantissima)和滇白珠(G. leucocarpavar.yunnanensi...
“手性”一词指一个物体不能与其镜像相重合,如我们的双手,左右手虽然互为镜像,但大拇指与小拇指是无法重合的。“手性”广泛存在于宇宙中,大如银河星系,小至中微子的运动轨迹,都存在非对称的旋性,且很多都偏爱单一手性(左旋或者右旋)。植物也不例外,据文献报道,现生缠绕植物超过90%都偏爱右旋。然而,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内蒙古约3亿年前“植物庞贝城”沼泽森林中却发现一种稳定左旋的...
金秋时节,长城脚下的北京世园会园区内,游人络绎不绝。中国馆的中国特色珍稀植物展上,一批中国特有及珍稀濒危植物引人注目:花似山茶、叶像杜鹃的杜鹃红山茶,一度被认为已在原产地灭绝的五小叶槭……
2018年6月13日,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青促会成员周晓兵博士赴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为广大科研人员及研究生作题为“美丽新疆,神奇植物”的精彩学术报告。
泥盆纪(距今4.2-3.6亿年)是陆地景观发生显著改变的时期,植物界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植物类型,各种高大的早期真蕨类植物,石松类、工蕨类植物几乎占据了当时所有的陆地,大规模的森林也首次出现。新疆准噶尔盆地西缘地区泥盆纪地层剖面连续,产出有非常丰富的中泥盆世植物化石,该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区中泥盆世晚期植物群的代表产地。
一些水生植物的沉水叶与陆生叶存在明显差异,被称为异形叶。异形叶的发育受到诸多环境因子的影响和植物激素的调控,其分子机制有待阐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植物生理学科组将以往报道的异形叶植物做了收集和筛查,试种了前人报道的水毛茛、水马齿、狐尾藻和水生蔊菜等,发现水毛茛体积过大,水马齿和狐尾藻异形叶性不够明显,水生蔊菜难于转化且对植物激素的反应不够典型,它们作为模式植物均存在问题。
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一直是古植物学家、现代植物学家和演化生物学家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化石能为探索这一科学问题提供可靠的实际资料。近日,南京古生物所王鑫研究员等在英国出版的国际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Historical Biology)上报道了来自中国内蒙古中侏罗世的被子植物化石----道虎沟雨含果(新属种)。该植物包括相互连接的茎、叶、花、果以及果实里面的种子。该植物的叶子螺旋着生于一个...
2016年5月17日上午,海南大学杨小波教授等编著的《海南植物图志》出版新闻发布会在海南大学图书馆隆重举行。该书共14卷,收录了海南维管束植物6036种,隶属243科1895属,摸清了海南植物家底数量,为海南生态省建设和海南及热带地区植物学、生态学,特别是热带森林生态学、湿地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不同,它们没有次生生长,这在种子植物中仅见于被子植物。虽然被子植物的踪迹可能早在三叠纪就有了,但草本被子植物在白垩纪以前是没有报道的。
左图是中侏罗世的渤大侏罗草化石,右图是渤大侏罗草的复原图(资料照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