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 人体免疫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人体免疫学 中国科学院相关记录52条 . 查询时间(2.64 秒)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专利:一种抗2-溴苯丙酮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免疫疗法是目前最有希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策略之一。然而,基于该疗法的抗体药物开发却在临床试验中屡屡失败。过程工程所刘瑞田研究员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发现AD抗体药物介导神经突触过度丢失是导致免疫治疗失败的原因,并提出了无效应片段(Fc段)或无效应功能的β淀粉样蛋白(Aβ)抗体具有较好的AD治疗前景这一新策略。2023年1月25日,相关工作发表于Signa...
母乳作为婴幼儿的天然食品,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能够促进新生儿大脑、肠道和免疫系统的快速发育。母乳寡糖 (HMOs) 是牛奶中含量第三高的活性成分,已经发现并表征了 200 多种单独的寡糖, 包括中性寡糖和酸性寡糖。初乳含有比成熟乳更多的活性寡糖。母乳寡糖 (HMOs)能够通过减少白细胞粘附和通过凝集素受体 DC-SIGN[16]、2-岩藻糖基乳糖 (2'-FL) 和唾液酸 (α2,3) 乳糖 (3...
2022年10月29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张晓明课题组撰写的题为Single-cell profiling reveals distinct adaptive immune hallmarks in MDA5+ dermatomyositis with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
先天免疫(Innate immunity)是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它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都非常保守。机体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如Toll样受体、RIG-I样受体、细胞质DNA传感器等,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即病毒感染或复制过程中产生的RNA和DNA,启动机体免疫反应,诱导I型干扰素、炎症因子和其他下游抗病毒效应蛋白的产生。鱼类隶属于原始有颌类脊椎动物,其获得...
2022年4月26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报道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及合作团队在新冠肺炎疫苗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研究者们开发了针对新冠肺炎流行变异株的嵌合受体结合结构域(RBD)二聚体蛋白疫苗的设计方法,其为两个异源的RBD串联形成,与同源的RBD二聚体相比,嵌合RBD二聚体在动物体内可刺激产生更加广谱的抗体反应及提供更好的保护效果。以此策略设计的prototype-Beta嵌合...
2021年3月4日,国际学术期刊 Immunit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肖意传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郑明月研究员的合作研究论文“Cytoplasmic DNA sensing by KU complex in aged CD4+ T cell potentiates T cell activation and aging-related autoimmune infl...
近日,中科院微生物所王军团队与北京协和医院张烜团队联合在Arthritis & Rheumatology期刊(IF=9.58,风湿学顶尖期刊)发表题为“The gut microbiota of non-treated patients with SLE defines an autoimmunogenic and proinflammatory profile” 的封面文章,运用全基因组鸟枪测序...
2019年2月26日,国际学术期刊Immunit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钱友存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Dysregulated Lung Commensal Bacteria DriveInterleukin-17B Production to Promote PulmonaryFibrosis through Their Outer Membrane Vesicles”。在该项...
长期以来,缺乏直接感染HIV的合适动物模型是严重制约艾滋病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瓶颈之一。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艾滋病动物模型为SIV或SHIV感染灵长类动物替代模型,而SIV及SHIV病毒与HIV-1基因同源性差异较大,不能真实模拟临床上HIV-1感染后免疫反应情况,药物和疫苗评价与临床效果的一致性也较差。因此,建立直接感染HIV-1的灵长类艾滋病动物模型,对艾滋病发病机制研究、药物和疫苗研发具有重要...
2017年11月8日,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医学院的Rinki Murphy博士应邀到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Genetic links between body size and diabetes”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广州生物院研究员赖良学和吴东海主持。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以Second-generation Flagellin-rPAc Fusion Protein, KFD2-rPAc, Shows High Protective Efficacy against Dental Caries with Low Potential Side Effects为题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该论文全面报告了武汉...
2017年6月29日,国际学术期刊Toxicological Science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人口健康领域)乐颖影研究组的研究论文Chronic low-dose cadmium exposure impairs cutaneous wound healing with defective early inflammatory responses after skin in...
2017年6月27日,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人类免疫学研究中心主任徐晓宁教授应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陈凌邀请,到广州生物院学术交流,并作题为 “HIV Immunology:towards an HIV cure?” 专题讲座。
6月1日,国际学术期刊PLOS Pathoge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陈昌斌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Mitochondrial complex I bridges a connection between regulation of carbon flexibility and gastrointestinal commensalism in the human fungal path...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