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作物学 园艺学 土壤学 植物保护学 农药学 林学 畜牧学 兽医学 水产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农学 中国林科院相关记录44条 . 查询时间(1.163 秒)
2023年3月17日,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王小艺、曹亮明、李永、王鸿斌、淮稳霞等专家编著的《中国栎类病虫害(I)》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的付梓得到了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栎类资源培育与利用关键技术研究(CAFYBB2018ZB001)”的资助。全书采用16开全铜版纸彩色印刷,共288页339千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准确对我国栎类病虫害种类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
2023年3月17日,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在京组织召开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树种配置对土壤有机质形成过程的影响机制—以南亚热带人工林为例”中期评估暨学术研讨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学部林草学科胡会峰项目主任出席了会议,中国林科院汪阳东副院长、项目承担单位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王小艺副所长参加会议,中国林科院科技处王军辉处长主持会议。
2023年3月17日,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孔祥波研究团队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杂志(中科院1区Top,IF=16.744)在线发表研究论文“A pH-responsive fluorescent nanopesticide for selective delivery and visualization in pine wood nematode control...
中国林科院各所(中心)2023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综合考核工作通知
为了保证国际合作项目“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友好的森林修复路径”高质量完成,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联合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于2023年1月18日召开了项目中期评审会。国家林草局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刘昕副主任和郭瑜富处长参会并讲话,副所长赵文霞研究员代表项目承担单位致辞,会议由所外事处主任董娜主持。
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正遭受到多种害虫的威胁,天牛、吉丁等蛀干害虫是林木的重大毁灭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在树干、枝条内蛀食危害,严重影响寄主树木的养分和水分运输,导致树势衰弱,甚至整株死亡。因其隐蔽性强,防治难度大,常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损失。斑衣蜡蝉作为多种经济树种的刺吸性害虫,2023年来在我国多地虫口密度过大,其排泄的蜜露还可引起煤污病,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和果实品质。利用天敌昆虫主动搜寻寄主害虫尤其是...
2022年12月29日,森环森保所王小艺研究员团队主持完成的“松褐天牛的天敌繁殖方法改进及配套防治技术示范”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林学会组织召开,评价委员会专家来自原国家林业局造林司、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国家林草局生物灾害防控中心和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幸良出席会议并致辞。
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真菌类群,常以植物病原菌、内生菌或腐生菌的形式存在。该属类群主要为害植物叶片或果实,有时也不引起症状作为植物内生真菌或腐生于植物残体上。因为该类群广泛的分布和引起普遍的病害,2023年来针对该属的分类学和病理学研究较为丰富。
几乎大多数被子植物都与菌根真菌共生形成菌根,菌根可以增加植物获得营养、水分或抗压力的能力。根据其解剖结构和功能,菌根主要有三种类型:外生菌根(EcM)、丛枝菌根(AM)、杜鹃类菌根(ErM)。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EcM、AM和ErM真菌之间的功能变异可能在不同程度上驱动土壤碳氮循环。然而,以往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比较EcM和AM森林的碳氮循环模式的差异,EcM、AM和ErM森林土壤碳氮循环模式的比较...
青藏高原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并在调节碳(C)、氮(N)和磷(P)循环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然而,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代谢养分限制特征及其对包括气候在内的多种影响因素的响应尚不清楚。此外,根际是土壤-植物根系-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微区域,研究根际微生物的代谢限制有助于增强我们对森林生态系统C、N、P循环过程的认识。
中国林科院各所(中心)2023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实施细则和工作通知
为落实科技部和国家林草局关于开展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2021年度自评工作的相关通知要求,保障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和草原种质资源库”和“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2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高质量建设,中国林科院充分发挥院所两级单位法人主体作用和协同联动管理体系优势,于2022年10月25日在学术报告厅西厅组织召开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2021年度自评估会议。
2022年10月28日,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12万株2年生崖柏扦插苗回归至崖柏原生境。这是保护区自2016年开展崖柏实生苗回归以来开展的第2次大规模回归。目前保护区野外回归数量累计已达60万株。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森林修复与逆境生理生态学科组专家一直从事崖柏繁育和回归技术指导工作。对此,中央电视台(CCTV 13)、新华网全媒体、重庆广电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播报。
中国林科院各所(中心)2022年硕士招生复试工作实施细则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管理学科组在国际学术期刊Ecological Indicators发表题为“景观配置调节气候变化和农业扩张背景下流域水文和面源污染过程”(Landscape configuration mediates hydrology and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under climate change and agricult...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