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水利工程 >>> 水利工程基础学科 水利工程测量 水工材料 水工结构 水力机械 水利工程施工 水处理 河流泥沙工程学 海洋工程 环境水利 水利管理 防洪工程 水利经济学 水利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水利工程 中国相关记录2162条 . 查询时间(2.545 秒)
日前,由渔机所欧阳杰等人发明的“一种南极磷虾蒸煮设备高效清洗方法”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20 1 0294064.2。该专利发明了一种南极磷虾蒸煮设备高效清洗方法,利用琼脂清洗剂在不同温度时呈现出固液两相的特点,按一定比例配置琼脂清洗剂,先用固相琼脂将设备中残留物带出设备,然后加热把残留在设备中的琼脂以液态的形式排出,最后用肥皂水清洗油脂、次氯酸钠溶液杀菌,从而完成设备的清洗和杀菌...
2020年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项目水平和级别再创新高,王栋老师和刘晓磊老师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和优秀青年基金资助,新增基金委-山东省联合重点基金1项,面上基金8项,青年基金5项。获批项目数和立项经费数均居全校第二位。截至2020年11月底,新增纵向科研经费合同额2000余万元。截止2020年11月底,新增科技服务与咨询等横向项目20余项,合同经费近500万元。
2021年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高阳老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山东省联合重点基金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4项,青年基金1项。获批联合重点基金数量居全校首位,立项经费数1300余万元。郑浩老师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岳同涛老师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截至2021年11月底,新增纵向科研经费合同额近2000万元。截止...
本年度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11项,青年基金3项,立项数量较去年大幅提升。贾永刚教授团队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深海采矿羽流影响监测模拟关键技术”获得立项,国拨经费3000余万元,创造了学院单项项目经费新高。截至2022年11月底,全院新增纵向科研经费合同额近5000万元。有2项科技成果进行了转让转化,实现了学院科技成果转化零的突破,截止2022年11月底,...
日前,由渔机所欧阳杰等人发明的“一种鱼类腹腔结构特征的识别方法及系统”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20 1 1447369.9。该专利发明了一种鱼类腹腔结构特征的识别方法及系统,由特征数据库模块、特征匹配模块以及剖切指导模块等构成,通过采集历史鱼类X射线影像和可见光图像,提取腹腔结构特征,得到鱼体腹腔结构特征数据库。提取待检测鱼类可见光图像的腹腔结构特征,与鱼体腹腔结构特征数据库中数据进...
近日,中国公路学会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通知,北京市高速公路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完成的《高速公路附属设施污水高标处理与智能运维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三等奖。
近日,中国水利工程协会公布了2019-2020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的获奖名单,中国一冶承建的肇庆新区起步区砚阳调洪湖水系综合整治工程榜上有名,这是中国一冶承建项目首次获得“大禹奖”。
2022年1月17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李芊研究员团队揭示了南海北部透明多聚颗粒(TEP)的动态分布特征及其对海洋碳循环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总环境科学》,IF7.96)。博士生葛在名为第一作者,李芊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合作者还包括厦门大学杨伟锋和柳欣教授,以...
近期,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杜耘课题组面源污染研究团队联合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人员,在径流总氮(TN)实时在线监测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发表在水资源水环境领域期刊Water Research上。
2022年1月11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研究团队揭示南海海洋热浪的多样性及其与ENSO位相的联系。该研究以博士研究生刘凯为第一作者、研究员徐康为通讯作者发表在Journal of Climate(《气候学报》)上,合作者还有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祝从文和刘伯奇。
2021年11月11日,三河市水务局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了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承担的“三河市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项目评审会。来自水利部国科司、河北省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市水务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廊坊市水利规划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专家组成专家组,认真听取了成果汇报,经质询和讨论,认为本规划编写资料翔实、内容...
2021年12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团队”与河南理工大学合作揭示了沟垄立体种植对夏玉米水光资源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为华北地区夏玉米高产稳产提供理论指导。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Agriculture》上。
由于走航ADCP、潜标观测成本高,观测样本较少,目前对大洋深层环流的刻画尚不清晰。Argo浮标具有被动漂流特性,其表层GPS位置信息常用来反演大洋表层和停留层漂移深度上(通常为1000米)的流速场,可作为大洋地形洋流观测、模式输出值的重要参考。基于Argo仿真模拟实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研究员杜岩团队计算了利用Argo轨迹反演的大洋千米层(Argo停留深度...
2021年12月21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研究员杜岩团队发现热带西南印度洋的海温异常可引起横跨北印度洋和西北太平洋的海气相互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Climate(《气候学报》)上。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第三极”,发育着大量冰川、冻土、湖泊、湿地和高寒草地,是除了南、北极之外地球的第三大天然水库,同时也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等亚洲10多条主要河流发源地,水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亚洲水塔”,在保证我国和东南亚等地区“水资源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虽然青藏高原水资源丰富,但是2021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原陆地水资源不断流失,在气候变化和人类过度活动的双重压力下,冰川萎缩、森林...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