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中子束相关记录24条 . 查询时间(0.089 秒)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专利:中子束线开关及准直安装方法
2022年11月16日至18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团队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反角白光中子束流线开展了“嫦娥七号”重要载荷——“中子伽马谱仪”的中子标定实验。
锂是熔盐堆燃料载体盐的主要材料之一,其中子核反应截面数据是熔盐堆芯中子物理设计及堆芯长期安全运行中的重要基础数据。本工作基于中国散裂中子源反角白光中子束线(CSNSBack-n)飞行时间谱仪,利用中子全截面测量谱仪(NTOX),采用透射法测量了天然锂中子全截面。实验中,中子飞行距离约为76.0m,采用15.0mm和8.00mm两种厚度的天然锂金属样品,在0.4eV—20MeV中子能量范围内测得了统...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反角白光中子(Back-n)束斑品质是核数据测量和其他物理实验的基础。利用像增器脉冲选通特性和飞行时间法搭建了一套具有时间分辨能力的成像系统,其空间分辨小于1 mm,初步实现了束斑轮廓、尺寸和非均匀性等特性参数的测量和定量分析。在距散裂靶约55、75 m处测得束斑FWHM分别为55、63 mm,对应峰值强度约75%处束斑直径分别为50、60 mm,且束斑边缘陡峭,呈台阶状...
“十三五”规划重大基础项目北京在线同位素分离丰中子束流装置(BISOL)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采用堆内尺寸表面-电子碰撞混合离子源成功引出20keV的Sn和Rb束流,温度1800度,强度1E11pps,可用于反应堆内裂变束流的引出。
2019年8月12日,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屏蔽体系统顺利完成正式运行后首次辐射环境下第16号中子束线开关插件(简称“插件”)核心部件的更换,标志着暑期检修靶站关键设备的维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为后续中子束线开关设备维护工作提供良好的开端和重要指导。
2017年8月28日,中国散裂中子源首次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同时,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数据重点实验室与中科院高能所等5家单位合作共建的反角白光中子束线成功测得脉冲中子束,这是我国首次得到eV-百MeV连续能区白光中子束
2017年8月28日,位于广东东莞的国家大科学工程——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首次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这是工程建设的重大里程碑,提前实现了今年秋天首次获得中子束流的目标,向党的十九大献礼。这标志着CSNS主体工程顺利完工,进入试运行阶段。预计2018年春CSNS将按计划全部完工,正式对国内外用户开放。
2016年1月11日,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中子束线开关总成在南京通过出厂鉴定验收。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上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2位专家组成的鉴定验收组经认真讨论一致认为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设计指标,同意通过出厂鉴定验收。
2012年7月31日,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中子束线开关系统样机在南京通过了鉴定和预验收。验收会由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曹辉主持,中国散裂中子源副经理陈元柏研究员担任鉴定评审组组长。与会专家到样机装配现场实地考察,观看了实物运行演示,听取了项目组的“设计总结报告”、“研制总结报告”和测试组的“测试报告”。专家组经过认真讨论,认为该项目达到了样机的性能指标,同意通过预验收。
2012年4月20日上午9:00,“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子束应用关键技术及若干科学问题”国家973计划项目交流研讨会在重庆召开。张焕乔院士,重庆大学校长林建华教授,以及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原子能核物理所所长陈东风研究员,中科院物理所王芳卫研究员,北京大学龙振强教授等专家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刘蕴韬主持。
本文概述了一类ms级脉冲中子的产生背景、辐射特征及探测难点,提出了精确测量这类脉冲中子时间谱探测技术,包括电流型脉冲技术测量方法和能够降低γ/n强度比的层叠式探测器设计方案,并在脉冲反应堆上对这种探测技术进行了验证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对ms级脉冲中子时间谱的测量精度可达ns级。
2010年1月15日,由我院承担的国家973计划项目——“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子束应用关键技术及若干科学问题”在北京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中子散射技术研究开始迈上了新台阶,并将在解决国家重大科学问题需求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家“973”计划——“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子束应用关键技术及若干科学问题”研究项目启动会2010年1月15日在京举行,标志着我国中子散射技术研究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该研究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承担,将在解决国家重大科学问题需求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开创物理、化学、化工、生物和材料科学等诸多研究领域的新局面。
利用Geant4模拟了γ全吸收型探测装置中用于中子束流监视的锂玻璃探测器的相对探测效率,给出了锂玻璃探测器在10keV~1MeV区间的中子探测效率,并对影响探测效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弹性散射引起的时间滞后对TOF(time-of-flight)测量的影响和不同厚度锂玻璃探测器的n-γ分辨效果。在未来使用锂玻璃探测器作为keV中子源监视器时,这项工作将为更好地理解相关中子飞行时间谱和能谱...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