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工程基础学科 化工测量技术与仪器仪表 化工传递过程 化学分离工程 化学反应工程 化工系统工程 化工机械与设备 无机化学工程 有机化学工程 电化学工程 高聚物工程 煤化学工程 精细化学工程 造纸技术 毛皮与制革工程 制药工程 生物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化学工程 锂电池相关记录142条 . 查询时间(0.072 秒)
2019年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8%,成功突破50万辆,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占到全球电动汽车总销量的一半。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储能需求的快速增长及数码电子产品的加速普及,我国锂电池行业迎来了发展的爆发期。锂电池市场快速增长的同时,人们对其性能有着越来越高的期望,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一直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但实际情况中,我国电动汽车起火事故逐年增加,《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大数据安...
2019年7月24日,我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何庆瑜教授、张弓教授、王通教授团队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发表论文,发现了约4700个人类“非编码基因”实际上可能翻译成蛋白质,并提供了其中314个由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 表达的蛋白质证据。这些蛋白质不是小肽,而是含50个氨基酸以上的蛋白质,它们能稳定存在,并可以在癌症等病变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这些蛋白质长期以来被人们...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属新能源所姚霞银研究员团队与陈亮研究员团队合作,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创新性地在FeS2中引入具有催化作用的过渡金属,达到了在不牺牲电池质量能量密度的前提下,提高FeS2在全固态锂电池中的反应动力学的目的。通过对比不同过渡金属(Cu、Co和Ni)对FeS2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筛选出Co对FeS2性能具有最优化作用(图1)。并且所得到的Co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马骋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策文团队在锂电池固态电解质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者使用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对固态电解质和电极材料的界面进行观测,发现富锂层状结构的正极和钙钛矿结构的固态电解质之间可以形成外延界面。利用这一现象,研究者制备了倍率性能可与传统浆料涂覆正极相比的复合正极,为克服固态电池中电极-电解质接触差这一瓶颈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以Atomically...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骋教授课题组和清华大学南策文院士团队在锂电池固态电解质的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研究者使用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对固态电解质和电极材料的界面进行观测,发现富锂层状结构的正极和钙钛矿结构的固态电解质之间可以形成外延界面。利用这一现象,研究者制备了倍率性能可与传统浆料涂覆正极相比的复合正极,为克服固态电池中电极-电解质接触差这一瓶颈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以”Atomically Intim...
2019年7月18-20日,第1届国际锂电池火灾安全研讨会(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ithium Battery Fire Safety)在安徽合肥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办,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和中国化工学会化工安全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来自全球6个国家和超过80个研究机构的近300名代表汇聚合肥,共同探讨锂电池火灾安全及未来展望。18日下午,中关村...
作为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锂离子电池(LIB)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尽管LIB已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但其更大规模的应用仍受到能量密度、制造成本和循环寿命等瓶颈问题的限制。LiTMO2 (TM=Ni,Mn,Co,or Nix Mny Coz,x+y+z=1)材料则是颇具前景的、能优化上述问题的正极材料,开发富镍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也逐渐成为对该类材料研究的焦点。然而,当N...
商用锂离子电池由于采用含有易燃有机溶剂的电解液,存在安全隐患。发展用固态电解质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是提升电池安全性的可行技术途径。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因高离子电导率、宽电化学窗口和对锂稳定而成为目前研究中的热点材料之一。但是在某一电流密度下,锂枝晶会贯穿固态电解质,造成电池短路,该电流密度被称之为临界电流密度。低临界电流密度严重制约了该类固态电解质的实际应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潘锋课题组在...
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宏斌课题组和俞书宏团队受硅藻土具有的多级结构特征的启发,以天然硅藻土为模板成功制备了结构稳固、无枝晶生长的多级结构锂金属固态复合负极,基于该锂金属复合负极构筑的固态锂金属电池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该工作于6月6日以《硅藻土衍生的多级复合负极用于高性能全固态锂金属电池》为题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ations 2019, 10, 2482)。论文的第...
锂金属由于其高比容量和低的氧化还原电位是未来新型高比能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然而,锂金属电池的商业化一直受限于安全问题和有限的循环寿命。使用新型不易燃的固态电解质替换传统易燃的有机电解液可以显著降低锂金属电池起火和爆炸的风险。但由于固态电解质和电极材料之间有限的固固界面接触,使得固态锂金属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受限,满足不了实际应用的需求。从固态锂金属电池的负极方面考虑,固态多级结构锂金属复合负极的构筑需...
香港理工大学日前宣布,该校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超柔软的高效能织物锂电池,能为可穿戴电子产品提供更稳定、耐用和安全的能源供应,可应用于医疗健康监测、智能纺织品等多个范畴。这款创新的织物锂电池能量密度高达超过450瓦时/公升,柔软度极佳,可折叠弯曲至半径小于1毫米,即使折叠超过1000次,其效能仍然保持不变。一般的可弯曲锂电池只能弯曲至半径约25毫米,而且效能只有200瓦时/公升。另外,理大研发的这款织...
2019年5月4日,应我校化学化工学院邀请,国际著名锂电池专家、国际著名电动汽车公司Tesla首席科学家、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Jeff Dahn教授做客我校,做报告题目为“A Personal Story about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of Ni-rich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Li-ion Batteries”的南强学术讲...
2019年3月6日,能源领域学术期刊《焦耳》(Joule)在线发表了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孙永明教授与斯坦福大学崔屹教授、清华大学王莉教授合作论文《红磷电极设计用作高比能快充锂离子电池负极》(Design of Red Phosphorus Nanostructured Electrode for Fast-Charging Lithium-lon Batteries with High Energ...
近日,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赖超老师课题组,在金属锂电池研究方面的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赖超老师作为通讯作者先后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影响因子14.357;2018, 140, 17515)、Advanced Materials (影响因子21.950;2018, 30, 1804165)和Advanced Science (影响因子12...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化学家布里亚克(Jillian Buriak)团队发现将硅塑造成纳米级的颗粒有助于防止它破裂。研究测试了四种不同尺寸的硅纳米颗粒,确定多大的尺寸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硅的优点,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缺点。它们均匀分布在由具有纳米孔径的碳制成的高导电性石墨烯气凝胶中,以弥补硅的低导电性。他们发现,最小的颗粒(直径仅为30亿分之一米)在多次充放电循环后表现出最佳的长期稳定性。这克服了在锂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