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蛋白质工程 酶工程 发酵工程 生物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生物工程 DNA相关记录491条 . 查询时间(0.174 秒)
荷兰科学家解开DNA谜团     荷兰科学家  DNA谜团       2018/4/4
据荷兰国家新闻台报道,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解开了一个生物谜题:我们的基因是如何被包裹装在细胞中的?人体有数十亿个细胞,如果将人类每个细胞中DNA链完全展开,大约有2米长。之前科学家已经知道是凝聚蛋白将DNA包装成了微型包裹,而今荷兰专家却可以解释并亲眼看到凝聚蛋白质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它们是通过将DNA扣合在一起成环状而保持在一起。
十多年来,由基因组中的“暗物质”片段(没有明显功能的缠绕在一起的 DNA 长链)带来的谜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如今,一个团队最终破解了这个谜题。 这个谜题集中在不编码蛋白质但在很多动物中保持相同的 DNA 序列。通过删除其中一些“超保守元素”,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序列能微调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表达,进而指导大脑发育。
为有效获得蚜茧蜂基因组DNA,并保留其虫体做形态鉴定。本文对常规试剂盒提取方法(柱离心法)进行改进,采用穿刺法提取7种蚜茧蜂的基因组DNA,同时以研磨法提取4种常见蚜茧蜂成虫基因组DNA做对照,比较两种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的纯度和产量,并通过线粒体COI基因序列扩增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穿刺法能从单头蚜茧蜂中提取DNA而不影响形态鉴定。该方法提取的DNA产物产量在29~55 ng/μL,提取物的O...
采用水热法合成纳米CeO2线,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拉曼光谱仪对其进行表征。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DNA与纳米CeO2线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然后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DNA对纳米CeO2线类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对体系进行pH影响以及特异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DNA抑制纳米CeO2线的类氧化酶活性,这种抑制作用具有特异性。此工作将使纳米CeO2得到进一步的实际...
2017年10月17日,黄俊实验室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AUNIP/C1orf135 directs DNA double-strand breaks towards the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 pathway”的研究论文,阐明了AUNIP/C1orf135蛋白在识别并区分不同类型的DNA双链断裂损伤(double-st...
第八届DNA损伤应答与人类疾病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NA Damage Response & Human Disease, isDDRHD-2017)将于2017年10月27-29日在深圳大学召开。DNA损伤应答与人类疾病国际研讨会(isDDRHD)是由许兴智教授和Zhao-Qi Wang院士于2010年共同发起,旨在为DNA修复领域的中国学者与国际主...
A new study describes how head-on collisions between protein machines on chromosomes can disrupt DNA replication and boost the rate of gene mutations that help bacteria survive hostile environments, r...
Breaking the Protein-DNA Bond     Breaking  Protein-DNA Bond       2017/4/27
The verdict is in: too many single, flirty proteins can break up a strong relationship.A new interdisciplinary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tudy reports that the important protein-DNA bond can be broken b...
2017年2月24日,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团队与昆明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开展联合研究,揭示了灵长类动物早期着床前胚胎发育中的DNA再甲基化过程,并表明DNA甲基化酶和去甲基化酶的时空特异性表达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潜在机制,为重新认识灵长类早期胚胎发育的DNA甲基化重编程事件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刊物《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上。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佐治亚理工学院和佛罗里达大学的科研团队找到一种新方法,以DNA(脱氧核糖核酸)序列作为“条形码”,能快速测出不同纳米粒子处于身体的哪个部位,有助于基因靶向疗法在体内的精确定位。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李晴研究组近日在DNA复制偶联的核小体组装的机制方面做出重要突破,该工作发现单链DNA结合蛋白RPA通过结合组蛋白H3-H4,形成一个高效的平台递呈组蛋白到新合成子链起始核小体组装。这一发现揭示一条全新的DNA复制和核小体组装的偶联机制,大大促进染色质复制领域的发展。该成果与2017年1月27号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