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空间物理学 >>> 电离层物理学 高层大气物理学 磁层物理学 空间物理探测 空间环境学 空间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空间物理学相关记录330条 . 查询时间(2.899 秒)
关注我国火星探测计划。根据计划,我国将在今年执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在今年航天日期间,已经公布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名字,即“天问一号”。那么随着时间窗口的临近,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有什么进展呢?总台央视记者对此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
关注我国火星探测计划。根据计划,我国将在今年执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在今年航天日期间,已经公布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名字,即“天问一号”。那么随着时间窗口的临近,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有什么进展呢?总台央视记者对此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
在嫦娥四号工程任务中,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行星遥感团队(www.pmrslab.cn)研发了月球车导航定位与月面环境感知技术与软件,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业务化应用于遥操作任务,在着陆点定位、月面三维地形重建、障碍识别、月球车视觉导航定位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万卫星,因病于2020年5月20日晚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万卫星主要从事电离层物理、电离层电波传播、高层大气物理等领域的研究,在电离层与大气层的耦合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突破和系列成果。因所在领域的研究内容很多涉及国计民生,他还十分重视科普工作,他曾表示,弘扬科学精神是比传播科学知识更重要的事。科学精神...
近日,美国地球物理联盟(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简称AGU)在《地球物理研究期刊:空间物理学》(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JGR: Space physics) 杂志评选公布了2018-2019年度空间物理学引用和下载量排行榜。中国-巴西空间天气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南美实验室)利贾(Ligia Alves da Silva)、尤利...
磁场重联被认为是太阳风物质能量进入地球磁层的最重要方式,但长期以来由于观测手段的限制,人们对其中的具体物理过程依然缺乏了解。近年来得益于MMS卫星的高精度观测数据,人们开始能够对其小尺度电子动力学过程进行深入研究。这其中的一个重要进展就是在磁场重联的中心扩散区及其附近发现了各种复杂的不稳定的电子速度分布函数,这些电子分布的产生,演化和其在重联中的作用引起人们极大关注。而其中这些不稳定电子分布如何在...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主任、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一期负责人吴季研究员,与欧洲空间局科学项目部原主任Alvaro Gimenez教授共同撰写了On the Maximization of the Science Output of Space Missions一文,并于2020年1月在Space Science Reviews期刊发表。
电离层不规则体是电离层中电子密度高于或者低于背景密度的不规则结构。电离层不规则体会引起无线电波信号剧烈扰动并可能造成信号失锁,对卫星通信及定位导航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对电离层不规则体的分布及运动特征的监测及研究具有很高的应用意义。另一方面,在中高纬地区电离层不规则体随着电离层对流运动,对电离层不规则体的全球监测数据进行融合可以获取全球尺度的电离层对流信息,这对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研究起着重要作用...
拥有极高空间分辨率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HT)让我们人类第一次清晰的看到了黑洞视界附近发出的电磁辐射,辐射环内部的阴影则是目前最直接的黑洞这一理论概念的证据。这次观测的数据被广泛应用在进一步验证广义相对论和黑洞物理、研究极端条件下的物理过程。同年9月份EHT团队获得300万美元的基础物理学突破奖。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理论物理所的舒菁研究员(通讯作者)团队及其合作者指出,视界望远镜不仅能给天体物理带来...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月11日在京揭晓。
在黑色的夜幕中,一束激光如同一根闪亮的金针直插天空。“这就是我们的‘大气探针’,可以实时监测从地面到10公里高空范围内的雾霾分布并分析其成分。”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环境光学研究中心专家张天舒说,这是中国科学家在空气污染探测中的“新式武器”——激光雷达。
2019年12月24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工程建设总结会在成都召开。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浮空器系统研发中心获得了2019年LHAASO工程建设优秀团队奖,项目负责人张远平获得“优秀项目经理”称号,技术组组长张凤华获得了“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9年12月21日至27日,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光学工程研究部试验队应中科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邀请,赴三江源国家公园开展为期7天的冬季科学考察。此次考察旨在检验无人机平台、红外载荷、微光相机、可见光载荷及云台在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工作能力及其在动物数量调查、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的应用前景,探索星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示范体系的建设方案,为星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系统建设提供经验及有效数据支撑。
2019年12月17日,中科院定量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空间辐射基准传递定标及地基验证技术”项目总体,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平流层空间辐射基准传递演示验证系统高空气球平台研制及飞行试验方案评审会。
空间天气是由太阳活动引起的一种日地空间环境短时间尺度的变化过程,当空间天气变化十分剧烈时,会对人类高技术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这种空间天气称为灾害性空间天气。在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当属1989年3月13日的特大磁暴,加拿大魁北克地区和美国新泽西州供电系统在此次磁暴中受到严重破坏,导致魁北克地区在寒冷的冬夜停电9小时,美国多颗卫星短暂失去联系,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严重干扰,引起了全社会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