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微生物学 >>> 细菌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细菌学相关记录415条 . 查询时间(5.898 秒)
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多样性丧失是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完整性的主要威胁。作为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的记录器,干旱地区湖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受到广泛关注。微生物是湖泊生态系统中种类最多、代谢最为活跃的生物类群,它们不仅在湖泊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而且对气候变化也极为敏感。然而,与浮游植物及原核细菌相比,关于气候变暖对湖泊真核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其反馈机制目前仍知之甚少。
2023年9月16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组与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姜伊娜研究组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杂志在线发表题为Control of arbuscule development by a transcriptional negative feedback loop in Medicago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ERM1/WRI5a-ERF1...
植物根系及土壤微生物群落能够分泌多种代谢物,介导微生物间促进、互养和互惠等复杂的社会行为。其中,所分泌的代谢物如氨基酸、维生素以及相关螯合物等被视为公共资源,有益微生物或植物病原菌争夺资源的过程中,直接或者间接的驱动了根际微生物组的变化,影响植物健康。硫胺酸是第一个被报道的B族维生素,参与微生物糖、氨基酸和脂质代谢过程。由于多数植物和微生物均能合成硫胺素,胞外环境的硫胺素已被视为是一种重要的公共资...
2023年9月13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马旅雁研究员受邀在Annual Review of Microbiology发表了题为“Regulation of Biofilm Exopolysaccharide Biosynthesis and Degradation in 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综述文章。
阴道炎主要分为细菌性、真菌性、滴虫性,其中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 影响高达1/3的育龄妇女。与其它阴道炎不同,迄今为止,BV没有发现确切的病原菌。近年来,特别是人类微生物菌群计划(HMP)以来,一个“时髦”的解释是阴道菌群失调(Dysbiosis)引发BV。但什么是菌群失调,如何量化失调其实没有标准,更别说能够直接应用于BV诊断。换句话说,“菌群失调”其实就是(菌群...
2023年8月19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合成微生物组中心马迎飞团队以非模式沙门菌噬菌体selz为研究对象,通过CRISPR-Cas9构建并筛选到具有高效穿越哺乳动物上皮细胞的工程噬菌体selzHA-TAT,可用于胞内感染细菌的清除,为临床胞内细菌感染治疗提供新型治疗方案,相关研究成果以Engineered phage with cell-penetrating pepti...
2023年7月27-29日,由湖南省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的“检验医师临床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暨临床微生物检验培训班”在长沙召开。会议邀请省内外临床专家及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专家进行理论授课,全省各级医院临床微生物检验专业人员、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等共计200余人参加。
谷氨酸棒杆菌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发酵菌种,已被广泛用作氨基酸、有机酸等化学品高效合成的底盘。2023年来,谷氨酸棒杆菌基因组编辑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大大加速了新型高性能菌种的理性设计和改造。然而,由于生物系统的复杂性,理性改造往往难以突破认知局限,获得适应工业发酵条件的高效菌种。适应性进化是快速提升菌种综合性能,鉴定新型功能元件的重要技术。基因组突变器可以有效提高菌株自发突变频率,实现菌株的快速连续进...
2023年7月24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唐赢中研究团队在有毒甲藻与藻际细菌互作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发现有毒和无毒的甲藻在藻际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上呈现显著差异。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旗下地球科学TOP期刊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IF=7.9)。
2023年6月10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的研究团队以光自养生物为底盘,基于天然光合作用直接实现了葡萄糖的合成。研究发现以模式蓝细菌藻株聚球藻PCC 7942为底盘,敲除其内源性葡萄糖激酶基因后,无需导入任何外源催化和转运元件,仅通过短期的适应性进化就能获得大量分泌葡萄糖的细胞工厂。结合基因组测序和遗传改造验证发现,工程菌株大量合成葡萄糖是因为其胞内存在稳定的“磷酸糖-糖”代谢循环,...
细菌的跨膜信号传导与细菌的环境感应、生长、代谢等密切相关,因而理解其跨膜信号传导机制对于细胞工厂的开发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青岛能源所代谢物组学研究组在研究一类感应胞外多糖和热激的调控因子SigI-RsgI时,发现RsgI具有一种全新的自酶切结构域,并通过结构、遗传和生化实验阐明了基于该自酶切的跨膜信号传导机制。发现表明在细菌中存在基于自酶切的跨膜信号传导机制,而类似的机制之前仅在真核生物中的一类...
据2023天7月5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和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领导的一个团队从支原体细菌中创造了一种最简单细胞,它只包含493个基因,是已知所有自由生命体中最小的基因组。这些细胞能够进化和生长,增殖变多,且能重新恢复在缩小基因组时失去的遗传适应性。这项研究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如何成功地设计合成细胞,甚至开启合成生命的时代。
当细菌繁殖并进入多细胞群体水平时,为了应对环境压力,细菌必须进化出维持其群体稳定的作用机制。“嗜食同类(cannibalism)”是芽孢杆菌应对环境营养缺乏的一种策略,但其机制扔不清晰。
迁地保护是除就地保护之外对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的另一种主要方式。动物园作为迁地保护的重要场所,属于典型的人工圈养环境。在该环境中,人工对圈舍消毒灭菌,为动物提供丰富的食物,也会使用抗生素治疗一些疾病。研究表明,圈养的生存环境会破坏野生动物原有的肠道微生态平衡,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传播,甚至导致某些肠道微生物的丧失或灭绝。因此,为了更好地对野生动物进行迁地保护,有必要深入了解动物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脆弱...
“隔空取物”是人类的梦想。这种科幻超能力现被超声科技实现并可望用于治病救人。2023年6月8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郑海荣团队开发出一种相控阵全息声镊操控技术,在生物体及血流中实现了对含气囊细菌群的无创精准操控和高效富集,在动物模型中实现了肿瘤靶向治疗应用。相关研究成果以In-vivo programmable acoustic manipulation of genetically...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