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人类学 >>> 人类起源与演化学 人类形态学 人类遗传学 分子人类学 人类生态学 心理人类学 古人类学 人种学 人体测量学 人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人类学相关记录687条 . 查询时间(2.323 秒)
近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员朱丹团队在已有的陆面过程模式基础上,构建了首个全球植被-动物-人类(狩猎采集者)相耦合的模型,从机制上定量揭示了世界各地狩猎采集人口密度巨大差异的原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生态与演化》杂志。
骨的发育或再生过程离不开骨骼祖细胞的持续分化去生成成骨细胞。以往的工作致力于研究体内骨骼祖细胞的身份,已经发现的有骨髓基质细胞,部分早期软骨细胞和骨膜基质细胞等细胞类型都具有骨骼祖细胞的功能。但是不同细胞类型的骨骼祖细胞之间的层级关系以及它们各自在骨骼生长及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分工还不明确。
2021年9月3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刘志勇研究组完成的研究论文《同时过表达Atoh1和Ikzf2促进成年耳蜗支持细胞转分化为外毛细胞》,在线发表在eLife上。该研究首次实现了体内原位再生Prestin阳性的外毛细胞。
近日,全球大型国际合作项目-人类发育细胞图谱 (Human Developmental Cell Atlas,HDCA)计划-在《自然》杂志发表评论文章。我国科学家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郭国骥参与其中,贡献中国力量。
日前,《临床研究杂志》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勇课题组合作研究成果。论文题为《IRE1α通过降解Myostatin的mRNA调节骨骼肌再生》,揭示了骨骼肌中内质网应激感应蛋白IRE1α通过调控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的mRNA降解影响骨骼肌再生过程,在肌肉损伤修复与肌萎缩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021年9月2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付巧妹研究员做客微生物研究所的致微论坛,带来题为“古基因组获悉东亚人群遗传演化”的报告,为大家讲述人类迁徙与演化历史之间的精彩故事。报告由吴琦研究员主持,微生物研究所的师生踊跃参加,在线上线下聆听了此次报告。
2021年9月3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结果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逐渐上升,各年龄组男女生身高、体重、胸围指标均继续呈现上升趋势。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与西北大学王建新教授主导,联合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完成的古基因组研究成果“Genetic Continuity of Bronze Age Ancestry with Increased Steppe-Related Ancestry in Late Iron Age Uzbekistan”在中科院生物一区杂志《分子生物与进化...
一项最新成果有望让脱发人群摆脱烦恼。近日,浙江大学药学院高建青教授团队联合李方园副教授团队设计出一种生发微针贴片,能够在清除毛囊周围过量活性氧的同时,促进毛囊周围血管新生,重塑毛囊周围微环境,从而促进毛发再生。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童志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授韩鸿宾和合作者发现,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活动数周的小鼠身上之所以会观察到运动和协调问题,可能是因为小鼠腿部和大脑发生了化合物甲醛的堆积。作者认为,航天员在太空停留数月后出现的运动问题可能也是相同的原因。相关研究8月19日发表于《通讯—生物学》。
为何运动后睡得更“香”?     运动  睡眠质量  腺苷       2021/8/16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中的调查数据显示,当下我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而运动人群失眠困扰比例仅为10%。白皮书调查显示:喜欢做有氧运动的人群,睡眠质量最佳,如游泳、漂流、篮球、排球等都能够调动全身肌肉群、锻炼心肺功能并改善睡眠质量。此外,数据还显示“早上做普拉提,晚上做瑜伽”更有利于提高入睡速度;球类运动及平板支撑有助于促进深度睡眠,让你睡得更香更稳。
肥胖是一种病,得治!(图)     肥胖  疾病  减重       2021/8/2
肥胖是一种营养不良,2014在罗马召开的第二届世界营养大会就已经明确了这一点。与此同时,肥胖还是多种慢性病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发展也紧密相关。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云南玉溪师范学院古生物研究中心、甘肃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云南大学等的研究人员合作报道了临夏盆地发现的剑齿虎属新材料,该研究在线发表于国际古生物学期刊《历史生物学》。
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联合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和技术学院利用脑网络组图谱的思想,绘制了灵长类大脑顶下小叶跨物种脑连接图谱,揭示出人类与非人灵长类顶下小叶不对称性的进化差异,为人类语言和工具使用的起源和演进提供了新线索,从而为阐明人类起源提供了新证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eLife上。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也是中心法则的源头。DNA代谢包括DNA复制、转录及DNA修复等。其中,DNA复制保证了遗传信息精确完整地传递,而转录则是细胞身份维持和功能调控的关键。DNA复制发生在整个染色质上,而转录则只发生在染色质上的转录区。如果这两个关键的细胞过程碰撞,犹如独木桥上狮虎相遇,会发生什么呢?研究表明,DNA复制和转录在转录区域的相遇会产生大量的DNA损伤[1, 2]。为了尽量规避这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