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测绘科学技术 >>> 工程测量技术 >>> 地籍测量 精密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工程测量技术相关记录90条 . 查询时间(3.29 秒)
近日,精密测量院郑安民研究团队在沸石分子筛扩散领域取得新进展。该团队结合多尺度理论模拟和实验研究发现分子筛限域孔道中存在反常的“热阻效应”。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近日,第16届微纳工程与分子系统国际研讨会(the 16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Micro Engineered & Molecular Systems:IEEE-NEMS2021)国际会议在厦门举行。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博士生石慧瑶等撰写的论文Investigation of Broading Modulus Range of So...
近日,陕西省科技厅公布了2021年度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评审结果,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研究员涂锐入选,资助项目为“导航卫星精密时间传递关键技术研究”。涂锐主要从事卫星导航定位定时技术与应用研究,在基于GNSS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时增强定位、精密时间传递等方面做出了特色和创新性成果。率先提出GNSS和强震仪观测融合的思想,建立了完整的观测模型,引领了GNSS和强震仪融合进行地质灾害监测的研究;...
近日,精密测量院郑安民科研团队在沸石分子筛限域空间内扩散机制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化学化工生产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但其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原料利用率低、生产技术落后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化工过程的效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化工生产一直是科技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化工过程的特...
精确测定分子的化学结构、识别其化学物种一直是表面科学的核心问题,即使在单个分子层次上,分子结构、电子态及其激发态、化学键振动、反应动力学行为等多维度的内禀属性也表现出显著的特异性。分子多维度内禀参量的精密测量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前沿问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支持下,我国科学家发展了多种扫描探针显微成像联用技术,实现了对单分子在电、力、光等外场作用下不同内禀参量响应的精密测量,在单化...
近日,工学院精密驱动与检测大学生创新工作室本科生胡影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TOP期刊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SCI一区,影响因子为6.471)上发表论文。论文标题为“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two motion modes of a piezoelectric inertial linear motor and i...
2021年2月22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项国勇研究组与香港中文大学袁海东教授合作,在量子精密测量实验中,首次实现了两个参数同时分别达到“超海森堡极限”和海森堡极限的最优测量。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并被选作该期的封面文章。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曾广礼研究员主持制定的《Guide of measurements of graphite strength with molten salt at high temperature》(D8377-2021)于2021年1月28日由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正式发布出版。该标准涵盖了高温熔盐渗透下石墨强度测量的最优方法,包括了石墨样品的熔盐渗透、温度测量以及压力、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单分子科学团队在单分子精密测量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科学》(Science)上。这一成果由侯建国院士、王兵教授、谭世倞教授等发展了多种扫描探针显微成像联用技术,在单化学键精度上实现了单分子多重特异性的综合表征。精确测定分子的化学结构、识别其化学物种一直是表面科学的核心问题,是深刻理解分子的化学、物理、生物等性质和功能的关键。
在2021年2月18日召开的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上,七个湖北实验室同时揭牌,我校牵头组建的湖北珞珈实验室位列其中。大会开始前,实验室依托单位负责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院士,与实验室主任、武汉大学副校长李建成院士,以及湖北省其他14位科学家一道,依次走上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科学家红毯”,展示湖北省科技实力的同时,也展现了湖北省对科学家的高度重视。会上,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和自然资源部...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抓住这个新机遇,及时开展了HCI光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精密测量院囚禁离子物理研究团队同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合作,于2019年成功研制了一台小型高温超导电子束离子阱(SW-EBIT)。测试结果表明,该EBIT具备产生并引出HCI离子能力,可以作为HCI光钟所需的离子源。(《科学仪器评论》(Rev. Sci. Instrum. 90, 093301 (2019)))。...
我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多参数量子精密测量研究中取得重要实验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项国勇研究组与香港中文大学袁海东教授在量子精密测量实验中,完全消除了量子比特演化过程中三个待测参数之间的精度制衡,同时实现三个参数达到海森堡极限精度的测量,测量精度比经典方法提高了13.27dB。该研究成果2021年1月1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与合作者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获重要进展——实现三个参数同时达到海森堡极限。该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这一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项国勇研究组与香港中文大学袁海东教授合作完成,测量精度比经典方法提高13.27分贝。
8848.86米——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高程。众所周知,珠峰高程测量的核心是精确测定珠峰高度,这同时也是一项代表国家测绘科技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测绘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珠峰高程测量经历了从传统大地测量技术到综合现代大地测量技术的转变。每次珠峰测量,都体现了我国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彰显了我国测绘技术的最高水平。
2020年12月6日,《文汇报-科技版》刊发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孙和平用简要、通俗易懂的语言撰写的题为《海拔高度测量究竟有多难—重力技术在珠峰高程测量中至关重要 》的科普文章。深入浅出地向大众普及了开展珠峰高程测量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科学意义,以及重力技术在其中所起的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