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 材料的组织、结构、缺陷与性能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材料的组织、结构、缺陷与性能相关记录168条 . 查询时间(2.873 秒)
材料结构是决定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明析材料微观结构是认识材料特性、建立构效关系、理性设计材料并支撑实验改性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材料基因组研究模式的发展,通过理论方法预测材料结构已经成为探索新材料结构与性能的方法之一。目前,这些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完美晶体和二维材料等体系的结构预测,并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对于化学无序材料(chemical-disordered materials)微观结构的认识仍然...
材料结构是决定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明析材料微观结构是认识材料特性、建立构效关系、理性设计材料并支撑实验改性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材料基因组研究模式的发展,通过理论方法预测材料结构已经成为探索新材料结构与性能的方法之一。目前,这些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完美晶体和二维材料等体系的结构预测,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然而对于化学无序材料(chemical-disordered materials)微观结构的认识仍...
2023年3月17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先进能源材料工程实验室研究员黄庆等在《科学》(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Chemical scissor-mediated structural editing of layered transition metal carbid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化学剪刀”辅助的层状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AX相和MXene)结构编辑策略,...
2023年3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维民,联合和西北工业大学教授齐卫宏,在二维材料层间摩擦力的摩尔纹效应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二维材料层间以范德华力结合,这种弱的非键相互作用使得二维材料之间可以任意堆叠而无需晶格匹配,易形成摩尔纹超结构(图1)。摩尔纹随二维材料层间旋转而变化,且与层间摩擦力密切相关,适当的层间旋转可以形成特定的摩尔纹,使得摩擦力近乎消失(摩擦系...
PbZrO3一直被认为是一类典型的反铁电材料,但由于制备和研究手段的限制,学界长期对其反铁电电偶极子的特性以及相关的铁电-反铁电相变过程缺乏直接认识,尤其对原子尺度的相关特性认识非常不足,严重阻碍了相关新型高性能储能材料的设计和研发。近年来,随着研究尺度的深入和研究手段精密性的提高,人们陆续在PbZrO3基的反铁电材料中发现了多种特殊非公度极化调制结构。此外,2021年的最新理论预测表明,在PbZ...
庞压卡效应的发现为构建零碳制冷新技术提供全新的技术路线。自2019年该效应被发现以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部的科研人员持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在制冷应用探索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先后发现了碘化铵(Nature Communicaitons 13, 2293 (2022))、碳硼烷(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32, 211...
铅铋快堆以其固有安全性、闭式燃料循环和功率密度高等显著优势,成为第四代核能系统的推荐堆型之一。焊接是铅铋快堆制造过程的重要热加工工艺,可靠的焊接材料是保证铅铋快堆的安全运行与设计寿命的关键因素。其中,奥氏体不锈钢与9Cr F/M钢的异种金属焊接是铅铋快堆配套焊材研制的难点之一,国内外核电标准中尚无相关推荐焊材,也缺乏相关研究的文献报道。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介于异种钢之间,有潜力发展为铅铋快堆异...
钙钛矿(CaTiO3),英文名Perovskite,最早由普鲁士矿物学家Gustav Rose在1839年发现,并以俄罗斯矿物学家Lev Alekseyevich von Perovsky的姓氏命名。进入20世纪中叶,越来越多晶体结构与CaTiO3相似的新材料被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其晶体结构可以表示为ABX3,因此被称为钙钛矿材料。其中的铅卤钙钛矿材料展现出了独特的光电性能,吸引了大量学者研究,...
无色透明聚酰亚胺(CPI)广泛用作柔性显示器件的盖板、基板以及触控层面板,这些领域要求CPI具有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低热膨胀系数(CTE)、出色的光学透明度和良好的力学性能。传统聚酰亚胺由于其共轭的芳香骨架和电荷转移络合物的形成,颜色多为黄色甚至棕黑色。通过合理的结构改性可以获得CPI,常用的方法包括引入含氟基团、脂环单元、大体积取代基、刚性非共面结构等。但是,这些方法通常会造成CPI热性能...
2022年10月11日下午,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Heinz Norbert Ronald Wagner高级研究工程师应邀以“材料强度问题和稳定性问题”为主题做了精彩的线上讲座。科技处副处长张建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机械工程学院部分师生在学院426会议室参加了讲座。
针对固化容器用耐热不锈钢,采用钴源和加速器模拟乏燃料的辐照条件,设计完成了Co-60辐照总吸收剂量为5×107Gy、电子束辐照总吸收剂量为1×108Gy的辐照实验。研究表明,辐照后焊接接头出现明显硬化现象:焊缝区辐照前显微硬度为217 GPa,Co-60辐照后显微硬度为239 GPa,加速器辐照后显微硬度继续升高至257 GPa;母材区辐照前显微硬度为232 GPa,Co-60辐照后显微硬度高达2...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孟国文团队与美国特拉华大学教授魏秉庆合作,成功研发了一种新型三维碳管网格膜,将其作为双电荷层电容器(EDLC)电极,大幅提升了电容器的频率响应性能以及在相应频率下的面积比电容和体积比电容,有望作为电子器件中的高性能交流滤波电容器,为电子产品的小型化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与核心关键材料。相关成果以Structurally Integrated 3D Car...
饮用水消毒方案减少了水传播疾病风险,但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消毒副产物(DBP)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威胁。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中存在一定量的天然有机物(NOM),其中腐植酸(HA)在水处理的消毒(氯化)过程中可转化为致癌副产物,如三氯甲烷、氯仿和二氯乙腈等。HA本身可能成为危害的污染物,与重金属结合具有较强的结合力和静电相互作用,导致金属-有机复合物的形成,这些复合物使它们从水中的根除变得更加复杂。...
光电集成芯片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光子传输、电子计算的优势,是获取跨越式信息处理能力的关键器件。现有硅基光电集成方案主要通过光电效应实现光电信号转换,其中光模块主要依赖光纤、波导和微镜等技术。由于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微米尺寸的光传输模块难以与纳米尺寸的电计算模块联接融合,制约光电芯片集成度的提升。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戴庆课题组与西班牙光子科学研究所,提出利用范德华材料极化激元压缩光波,并在纳...
摩擦/力致发光是指材料在摩擦学、力学等刺激下产生的一种发光行为。由于其独特的摩擦学/力学-光学响应特性,摩擦/力致发光为实现摩擦学/力学传感及其可视化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目前发现的摩擦/力致发光材料多数仅表现出动态摩擦学、力学刺激下的瞬态发射行为,极大地限制了其在摩擦学/力学的可视化显示和成像方面的应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