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复合材料 >>> 金属基复合材料 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复合材料相关记录908条 . 查询时间(3.934 秒)
2023年6月28日,青岛能源所崔光磊研究员带领的固态能源系统技术中心在高能锂金属电池原位固态化聚合物电解质和新型锂枝晶抑制剂功能添加剂研究方面获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能源和环境科学》和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上。
近日,河南油田工程院与胜利油田等单位共同承担的两项集团公司项目"碳纤维抽油杆超深井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油田集输管道、容器修复中的应用研究"顺利通过集团公司科技部组织的鉴定。其中“碳纤维抽油杆超深井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油田集输管道、容器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6月12日,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结构材料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白树林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结构力学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多功能轻量化材料和结构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创始主任卢天健教授应航空航天学院付绍云教授邀请访问学院,出席由工程学部主办的工程科学前沿讲坛,并在理科楼010分别作了题为“从柔性高导热到导热/结构一体化复合材料的发展”和“仿枫树种子单桨叶旋翼”的学术报告。工程...
2023年6月9日,福建联合石化成功试生产聚丙烯抗菌料1100NA产品,这也是近年来该公司组织开发的第19个聚烯烃新产品。
光的色彩管理广泛存在于投影与显示技术、照明工程、图像传感和摄影等领域。彩色滤光片是实现这一功能的重要光学元件,它通过各种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如染料对特定波段光的选择性吸收,各种超结构对特定波段光的选择性反射和散射,以及高光学各向异性材料的双折射等),来改变光源(入射光)的光谱功率分布,从而调节透射光的色彩。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相关光学器件或仪器的结构紧凑度和多功能化要求与日俱增,亟需发展能够在较宽色...
2023年6月7日前,华林中心困难立地植被恢复创新人才团队在北方植物水分高效利用新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Preparation of PVA–CS/SA–Ca2+ Hydrogel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具有核壳结构的PVA–CS/SA–Ca2+水凝胶的制备)》为题发表在国际期刊《Polymers》(聚合物)上。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刘波副教授在柔性多孔材料用于反转二氧化碳乙炔分离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Discriminatory Gate-Opening Effect in a Flexible Metal–Organic Framework for Inverse CO2/C2H2 Separation”为题在材料期刊《Small》上发表。化学与药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王玮泽为...
经过多轮次生产方案优化试生产,长岭炼化近日成功产出MN70高端高熔指聚丙烯新产品,企业增效创效再添“新丁”。
2023年5月30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科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张余研究组为“A cryo-EM structure of KTF1-bound polymerase V transcription elongation complex”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导了包含KTF1的RNA聚合酶V(RNA polymerase...
近期,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纳米纤维素课题组完成了MXene/纤维素复合材料设计策略和多样化应用研究,研究论文以“Emerging MXene/Cellulose Composites: Design Strategies and Diverse Applications”为题发表在化工领域一区Top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6.744)。
2023年5月23日,中科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高分子与复合材料研究部田兴友和张献研究员团队联合郑州大学杨艳宇副教授等,利用镓铟合金( EGaIn)引发聚合,并作为柔性填料,构建了一种可用于人机交互和红外伪装的超拉伸、自愈合的 LM/PVA/P(AAm-co-SMA)双网络水凝胶。相关结果发表在 Materials Horizons 上。
近年来,随着近眼显示技术的发展,能实现“虚实融合”功能的增强现实(AR)技术正成为新一代显示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其核心的光学元件是光学耦合器。以光致聚合物制备的体全息光栅(VHG)作为耦合元件的全息光波导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像清晰、设计灵活等优势,正受到AR研发领域的广泛关注。为了实现高性能透明体全息光栅的制备,光致聚合物的折射率调制度(n)至少要高于0.02。然而,目前文献报道的工作中只有很少...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节能与环境研究部废水处理工程研究组(DNL0902组)孙承林研究员、顾彬副研究员等和大连理工大学的段玉平教授合作,在构筑高效复合吸波材料方面取得新进展,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具有类石榴结构的磁性树脂衍生碳复合吸波材料,通过组分调控和微观结构设计引入了多重电磁波损耗机制,使该复合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吸波性能。
2023年5月17日,中科院合肥物质院智能所黄青研究员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纳米复合材料BMO-MSA,在近红外II区(NIR Ⅱ, 1000~1700 nm)具有增强光动力治疗功能。研究结果发表在Langmuir上,并被推荐为该杂志的封面文章。
2023年4月2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清洁能源化学与材料实验室低碳能源材料组高祥虎研究员团队,通过热诱导相分离技术制备了一种具有3D多孔结构的介电/聚合物复合薄膜材料,实现了优异的辐射制冷效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