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冶金工程技术 >>> 有色金属冶金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有色金属冶金相关记录112条 . 查询时间(1.396 秒)
2016年2月11日,美国工程索引(EI)官网发布全球最新收录结果,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主办的期刊《稀有金属》、《Rare Metals》、《Journal of Rare Earths》进入收录目录。
2016年2月11日,美国工程索引(EI)官网发布全球最新收录结果,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主办的期刊《稀有金属》、《Rare Metals》、《Journal of Rare Earths》进入收录目录。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稀有与贵重金属循环利用基础实验室获悉,该实验室在高温合金中稀有与贵重金属分离、回收工作取得突破,建立起从高温合金废料中回收获得各种单质稀有、贵重金属元素全面工艺及生产流程。
高温合金作为一种特种金属材料,随着中国航天、航空、航海工业的快速发展,其用量也快速增长。目前中国高温合金年产量约5000 吨,生产过程中以及达到服务期限后产生的废料占年生产总量的70%以上。此外,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大,电子信息产品的应用与更新换代步伐越来越快,由此也产生出大量的电子废弃物。在上述两类废弃物中,高温合金废料含有大量的Re、Ni、Co、Cr、W、Ta、Mo、Pt等稀有与贵重金属...
2015年3月26日,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铝钒钛非常规介质绿色生产工艺关键共性技术”课题在完成了相关研究任务和财务审计工作后,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开曼铝业(三门峡)有限公司进行了课题现场验收。会议由项目组织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持,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山西大学、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等单位的技...
中央电视台年度大型公益性节目“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2015年2月27日揭晓,中科院金属所名誉所长、两院院士师昌绪当选“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对他的颁奖词是“八载隔洋同对月,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你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是你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张哲峰和刘增乾博士等从非晶合金的微观结构特征与变形机理出发,在理论上建立了合金成分、结构及力学行为与其弹性之间的定量关系并揭示了相关机理,上述关系解释了一些重要的实验现象并得到了大量实验数据的验证。与晶态合金相比,非晶合金的结构很难清晰定量地被表征与描述,其力学行为也难以通过传统位错理论等加以分析。同时,非晶合金的强韧化也难以通过传统理论与方法实现。相较复杂的原子排...
近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公布了2014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张廷安团队主持完成的“自蔓延冶金法制备金属硼化物超细粉体清洁生产技术”荣获2014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
2014年8月25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持的“数字化底吹炉智能熔炼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在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举行,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信息服务与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室研究开发的该项技术顺利通过验收鉴定。
2014年4月10日,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组织专家对过程工程研究所承担建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总体验收。 科发局局长严庆主持会议,过程工程所所长张锁江致欢迎辞。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张国成院士担任组长,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孙传尧院士和清华大学费维扬院士等12位专家组成的验收组,认真听取了过程工程所副所长、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齐涛作的实验...
钨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国防、航天制造、化工等行业。为彰显我国百年钨业科学研究成果、促进钨行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要大力提高钨矿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资源综合利用率,推动钨产业进一步振兴发展,活跃和繁荣钨科学的学术研究,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决定11月8~10日在江西赣州市江西理工大学召开《2013(首届)中国钨资源综合利用与产品深加工高峰论坛暨成果展示会》,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自主创新,跨越...
近日,从科技部召开的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3年项目工作部署会上获悉,以我校刘庆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973项目“低成本、高延展性高强镁合金材料基础研究”获得批准立项,资助经费三千余万元,执行期限2013-2017年,这是我校牵头的第三个民口973项目,也是刘庆教授带领的团队在上一期973项目“高性能镁合金加工与制备中的关键基础问题” 以优秀成绩通过科技部验收的基础上获得的一次滚动支持。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2012年2月1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校共有8项科技成果获得奖励。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主持完成的“难冶钨资源深度开发应用关键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是我校自合校以来第三次荣获该奖项;我校主持完成的“列车结构塑变吸能技术及装置”和“基于微生物特异性的重金属废水深度净化新工艺”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我校参与完成...
大冶有色注重科技创新     大冶有色  科技创新       2011/12/28
2011年11月15日,大冶有色公司与澳大利亚澳斯麦特公司合作,新引进目前国际先进的富氧顶吹熔炼技术澳斯麦特炉顺利进入第三阶段达产达标,为国内开发铜冶炼新工艺提供了技术支持。
2011年11月10日,中国中冶所属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并设备成套供货的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特厚板连铸机成功生产出规格为420毫米×1870毫米的板坯,这是迄今世界上由垂直弯曲型铸机生产的最大厚度板坯,钢种为中碳结构钢,连续浇铸2炉,浇铸速度0.5-0.6米/分,板坯形状及表面质量很好,中心偏析评级C0.5-C1.0。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