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 激光及激光器技术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激光及激光器技术相关记录549条 . 查询时间(3.584 秒)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在高功率激光传输中克尔效应诱致非线性热像效应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团队研究发现了具有缺陷边缘陡峭性依赖的多峰热像的新现象,探明了其背后的机理和形成多峰的临界条件。相关成果发表于《光学快报》(Optics Express)。热像是由于非线性自聚焦效应导致的局域光场增强效应,其峰值强度可达平局光强的数倍到数十倍,是限制高功率激光器输出能力的一个...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100拍瓦激光装置中的高性能种子源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利用级联光参量放大(OPA)技术产生高性能910nm种子源,并应用到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极端光物理线站100PW激光装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光学快报》(Optics Letters)。为了推动强场物理、真空QED等前沿重大物理研究,多个研究机构提出了100拍瓦级超强超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微纳米工程实验室利用飞秒激光引导毛细力自组装复合加工方法,实现了手性可控三维微结构和三维金属纳米间隙结构的灵活制备,并实现了在涡旋光手性检测和高灵敏度生化检测方面的应用,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分别发表在《先进材料》和《先进功能材料》上。
近日,精密测量院研究员柳晓军团队与合作者在飞秒强激光与团簇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在亚光学周期时间尺度内发生的激光诱导电子转移(LITE)新现象,为利用飞秒强激光控制复杂分子化合物的超快动力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相关成果发表在物理学权威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光诱导电荷转移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微观超快物理过程,对光催化和光合反应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光纤激光技术实验室在汽车用铝合金搭接激光焊气孔消除方面取得新进展,提出一种铝合金激光焊缝气孔消除的新方法并揭示气孔消除机理。传统激光焊接主要通过单一模式进行:热传导焊接模式和匙孔深熔焊模式。新的激光焊接方法通过混合模式来实现激光焊接:匙孔深熔焊模式+热传导焊接模式。相关成果发表于《材料加工技术杂志》(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科院空间激光信息传输与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在光纤激光器频率噪声抑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基于腔内光学负反馈效应成功将单频光纤激光器的低频频率噪声抑制至热噪声极限。该技术有望克服传统激光器频率稳定技术复杂昂贵的限制,有效推动低噪声单频光纤激光器从实验室环境走向激光雷达、光纤传感等工业应用领域。相关论文发表在《光学快报》(Opt.Express)。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建设的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SULF)1PW/0.1Hz激光系统取得研究进展。SULF-1PW激光系统良好的重复频率性能、激光稳定性能和时域对比度性能,使其在相对论条件下激光-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驱动作用。相关建设情况和研究进展近期发表在《高功率激光科学与工程》上(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er...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单元技术实验室提出一种基于稀土离子Tb3+掺杂磷酸盐作为绿光激光材料的新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陶瓷协会》(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杂志。
2020年8月1日中午,北京工业大学与太仓市人民政府签署《关于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柳贡慧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北工大在太仓市政府的支持下,与南京中科煜宸激光技术有限公司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立了北京工业大学-新松联合实验室,在激光焊接、半导体激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未来,北工大将以太仓市激光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求为牵引,与太仓市形成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新型相对论“光镊”研究方向取得重要突破,产生国际最强涡旋激光并成功驱动高能环形质子加速,开启了新型相对论涡旋“光镊”产生和应用的实验大门。相关成果发表于物理学国际顶级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25, 034801 (2020)】。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分别颁给了A. Ashikin, ...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单元技术实验室在Yb3+/Al3+/B3+共掺石英玻璃中建立了B2O3取代SiO2时性质和结构演化的直观模型,相关研究成果正式发表于《美国陶瓷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在高损伤阈值液晶器件研制方面取得新进展,课题组使用氮化镓代替氧化铟锡(ITO)作为导电膜制作液晶光开关,在保证其开关性能的基础上,将液晶器件的损伤阈值提升至高于1J/cm2。相关成果发表于Optics Letters。液晶光学器件,尤其是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作为一种能够实时、动态地控制光场振幅、相位、偏振态的光学器件,已在惯性约束聚变大型激光装置...
激光多普勒测振仪(Laser doppler vibrometer,LDV)是一种测量物体表面振动的仪器,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科学领域。为得到LDV的测量值和固体中应力值的关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超声技术中心左炜翌及其导师安志武等人提出一种新型测量方法,可以直接测量透明固体中的应力场。相比电测法、光弹法等传统方法,这种新型测量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直观性,可用于透明固体内超声波的观测。此外,该方法仅...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在光纤锁模激光器信噪比提升技术上取得新进展,提出一种基于Lyot滤波效应的非线性相移抑制技术,实现了光纤锁模激光器信噪比(SNR)的提升,相关成果发表在《optical & laser technology》上。
亚10 nm的结构在集成电路、光子芯片、微纳传感、光电芯片、纳米器件等技术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需求(图1),这对微纳加工的效率和精度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激光直写作为一种高性价比的光刻技术,可利用连续或脉冲激光在非真空的条件下实现无掩模快速刻写,大大降低了器件制造成本,是一种有竞争力的加工技术。然而,长期以来激光直写技术由于衍射极限以及邻近效应的限制,很难做到纳米尺度的超高精度加工。近期,中国科学院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