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储能技术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储能技术相关记录365条 . 查询时间(2.423 秒)
“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能源电力发展的重心”“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推动新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对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大意义”……在日前举办的2023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暨中国氢能展上,参会嘉宾表示,我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为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强大支撑。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探索新能源技术应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
记者近日采访调研时了解到,当前我国新型储能进入快速发展期,规模化应用趋势逐渐显现,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相关产业链加速布局,对能源转型的支撑作用已初步显现。但值得注意的是,行业整体还处于发展初期,在安全性、技术创新、市场机制、收益模式等方面还有待完善,亟须多措并举疏解堵点。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室研究员冯自平团队在过冷解除过程中冰晶演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Investigation on the evolution of ice particles and ice slurry flow characteristics during subcooling release为题,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
由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主办的中国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大会近日在京举行。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新型储能作为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装备,正在步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约870万千瓦。
2023年3月16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玉门抽水蓄能电站(以下分别简称陇东—山东工程、玉门抽蓄电站)开工。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表示,陇东—山东工程是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项目,玉门抽蓄电站是国内首个大型地面厂房抽蓄项目,两项工程是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是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的...
近日,由中国电建所属华东院总承包的浙江省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新型储能项目——新昌高新园区储能电站并网成功。该项目对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安全性作用显著,可为浙江电网率先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贡献力量。
近日,广东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印发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该文件指出,广东省将加大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力度、推动产业壮大规模提升实力、创新开展新型储能多场景应用、提升新型储能产业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优化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政策环境等6方面31条措施。
2023年3月10日,由国网青海电科院牵头完成的“偏远地区全清洁能源多能供给技术及示范”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研究成果获评“国际领先”水平。
电池储能技术使人类能够将电能像粮食一样储存起来并在生产、生活中随取随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先进储能技术的支撑。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开发的新一代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在科学技术和产业化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输出。该项目由此荣获2022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
在全球聚焦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被认为是实现大规模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技术手段。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的“亿方级碳埋存与大幅度提高采收率CCUS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实现了将二氧化碳“藏起来”的同时“用起来”,使温室气体成为油藏开发的“采油工”。目前,吉林油田已应用该技术建成了亚洲最大的二氧化碳捕集埋存与提高采收率(CCUS-EOR)示范项目,相关...
2023年1月,扬子石化抓住EVA光伏膜料市场需求旺盛的契机,克服极寒天气、春节长假、生产波动大等诸多困难,采取原料供应优先、技术保障优先、备品备件采购优先等多项措施,全力稳定EVA装置运行,开足马力多产优产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光伏膜料,以优质产品保供市场,实现全产全销,为公司创效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刷新装置月度产量纪录。
2023年1月17日,陕西省地热协会会员大会暨2022年年会在西安召开,西安研究院作为陕西省地热协会理事单位受邀出席会议。会上公布了“首批陕西地热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名单,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高新院区地热清洁供暖工程项目榜上有名。
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报告》显示,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企业减排意识和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实现了预期目标。
近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22“丝路”物联网操作系统生态应用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广州“线上+线下”顺利举行。由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智能电网运行与优化实验室完成的“台区共享储能方案及降本增效措施”项目荣获创意设计赛道唯一的一等奖。该项目由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胡泽春老师指导,博士生刁锐、鲍志远、马昱欣和工程师吴广磊共同完成。
2022年12月12日,大庆油田采油七厂葡二联地区小型分布式电源集群应用示范工程一期工程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是中国石油投产的首个风光储一体化开发新能源项目,标志着大庆油田新能源转型发展迈出坚实一步。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