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形态学 作物生理学 作物遗传学 作物生态学 种子学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 作物栽培学 作物耕作学 作物种质资源学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农艺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81-19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作物学相关记录5688条 . 查询时间(2 秒)
2024年1月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创新团队揭示了西藏杂草大麦的起源演化,证实其由栽培大麦经杂交重组脱驯化产生。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通讯(Plant Communications)》上。
刺鳞草科(Centrolepidaceae)是禾本目的一个小科,近期系统发育研究结果将刺鳞草科并入帚灯草科(Restionaceae)。不论刺鳞草科的系统位置如何变化,其是认识和解析禾本目生命之树不可或缺的一支,在我国只有刺鳞草(Centrolepis banksii)一种,仅记录分布于海南。
2024年1月31日,中国农业大学何绍贞/张欢课题组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 "IbNIEL-mediated degradation of IbNAC087 regulates JA-dependent salt and drought tolerance in sweet potato"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泛素化修饰参与调控甘...
2024年1月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创新团队揭示了西藏杂草大麦的起源演化,证实其由栽培大麦经杂交重组脱驯化产生。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通讯(Plant Communications)》上。
小麦是世界范围种植最广泛的作物之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小麦的需求量不断上升,提高小麦产量是育种的一项重要任务。小麦产量的三要素为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穗粒数由可育小穗数和单个小穗的籽粒数决定。发掘小麦中调控可育小穗数和穗粒数的相关基因,挖掘相关基因的优异位点,有利于提高小麦的产量,是培育优异小麦新品种的有效途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郭自峰研究组与合作者利用306份来自于世界范围的小麦...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在花生青枯病抗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整体环境科学》。
2024年1月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耕作与生态创新团队基于田间试验与空间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全球尺度上揭示了作物休闲季(收获后至播种或移栽前)氧化亚氮(N2O)排放相对全年排放的贡献具有显著差异。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全球变化生物学(Global Change Biology)》上。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王赞团队在在植物学领域权威期刊《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在线发表研究论文《野生二倍体紫花苜蓿基因组组装揭示野生和栽培苜蓿基因组结构变异机制》(The chromosome-level assembly of the wild diploid alfalfa genome provides insights...
2024年1月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耕作与生态创新团队基于田间试验与空间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全球尺度上揭示了作物休闲季(收获后至播种或移栽前)氧化亚氮(N2O)排放相对全年排放的贡献具有显著差异。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全球变化生物学(Global Change Biology)》上。
2024年1月2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生物信息学及应用创新团队揭示了弱蓝光遮荫信号诱导大豆叶片衰老的分子机制,创制了具有抗叶片衰老特性的耐荫突变体,为培育合适耐密高产大豆新品种提供了育种新材料。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超级稻种质创新团队构建了目前群体规模最大的水稻泛着丝粒图谱,并发现了调控水稻分蘖的关键基因,该研究对水稻着丝粒区域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学报(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上。
2024年1月29至31日,聂刚副教授与四川省草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专家等一行4人前往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南充市西充县等地开展人工种草养畜情况调研,分别就林下复合种植、人工混播草地建植管理及狼尾草越冬栽培技术等进行技术指导。
为推进“十四五”高校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项目有序开展,提升高校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能力水平,近日,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组织专家遴选出了30个案例作为首批“十四五”高校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项目典型案例。云南农业大学朱书生副校长团队的《林下三七科技创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案例入选典型案例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工程模块。
2024年1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与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所合作鉴定了水稻淀粉生物合成的关键调控因子OsLESV,阐明了其通过调控淀粉合成关键酶靶向淀粉颗粒运输的分子机制,为稻米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和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上。
2023年,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的特色玉米新品种在商洛市一区六县累计推广一千余亩。为进一步推进特色玉米产业发展,商洛市政府于2023年12月29日召开了全市“2024年度特色玉米种植推广工作座谈会”并通报了2024年度万亩规模的工作计划。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