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形态学 作物生理学 作物遗传学 作物生态学 种子学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 作物栽培学 作物耕作学 作物种质资源学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农艺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01-3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作物学相关记录5652条 . 查询时间(2.798 秒)
2023年10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与浙江大学、济南大学等单位合作研究,解析了功能化的纳米碳材料,通过触发植物细胞膜外的活性氧波,诱导植物的“系统获得性抗性”和“系统获得性适应性”响应,协调植物生长与抗性平衡的机制。研究首次提出了调控作物高产与抗性平衡的“活性氧工程”策略,为有效调控逆境条件下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
近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团队在水稻耐冷基因鉴定和耐冷机理上取得了新进展。该团队此前鉴定到一个水稻苗期低温敏感白化突变体ospus1,OsPUS1编码一个定位于叶绿体的假尿苷合成酶,其突变影响叶绿体核糖体生物合成,导致低温下体内超氧根阴离子(Superoxide, O2?-)的累积和叶片白化(Wang et al., 2022, New Phytologist)。通过EMS化学诱...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陈宇航组解析了盐胁迫响应信号通路SOS (Salt Overly Sensitive)信号通路中关键Na+/H+转运蛋白SOS1的三维结构,揭示SOS1激活的分子机制。陈宇航研究组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水稻SOS1全长蛋白处于自抑制状态(OsSOS1FL,图A) 和截短体处于超激活态(OsSOS1976,图B)的三维结构。OsSOS1FL结构揭示SOS1是一个...
2023年10月1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团队与先正达生物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合作揭示了FT同源基因GmFT5b参与调控大豆开花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大豆品种区域适应性的遗传效应,相关研究成果在《植物,细胞,环境(Plant, Cell & Environment)》发表。
天高气爽逐秋风,十月薯香满洛城。2023年10月19日,第三届中国(伊川)甘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洛阳伊川县召开。来自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河南省甘薯杂粮产业技术体系以及全国各地的甘薯专家、政企代表等相聚在伊川县鸦岭镇,现场观摩并品尝优良甘薯品种,共商甘薯产业发展大计。
2023年9月27日,由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实施甘薯有机旱作,助推乡村产业振兴”——2023年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现场观摩会在山西省高平市举办。
2023年9月20日,由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科技赋能,薯意未来”——中国(卢龙)首届甘薯产业发展大会在素有“中国甘薯之乡”称号的河北省卢龙县成功举办。
2023年10月21日-23日,由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主办的2023神农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四川成都召开,食品学院院长方正锋教授受邀参会。本届大会以“科技创新赋能 守护大国粮仓”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交流农业科技创新支撑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凝聚创新发展智慧,集聚创新发展共识,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
新疆农业大学陈爱萍副教授团队与中国农业大学王堃教授团队合作,分析了不同水平干旱胁迫下伊犁绢蒿幼苗叶片和根的表型性状、生理响应和转录变化。在干旱胁迫下,其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此外,叶片和根的抗氧化活性显著增加。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方法,我们对其生理性状与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确定其参与抗旱性的关键基因和调控途径。在叶片和根中分别鉴定出13...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创新团队水稻基因资源创新研究组受邀在《植物科学趋势(Trends in Plant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利用植物激素油菜素甾醇推动新绿色革命”的综述文章,阐述了下一代绿色革命作物品种应当具备高产、稳产的特点,同时需要更少的化肥、农药、水资源以及人力投入等观点。文章还指出,利用油菜素甾醇基因资源创制下一代绿色革命作物品种具有...
新疆农业大学郑伟教授团队联合北京农林科学院高士庆研究员团队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提供了六倍体小麦和其他主要禾本科植物的PHR的详细特征。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将鉴定出的PHR蛋白分为6个亚家族,共63对同源TaPHR被鉴定为重复事件,具有较强的纯化选择。TaPHR的启动子被鉴定为许多转录因子的站点。蛋白质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和基因本体富集分析表明,这是细胞对磷酸盐饥饿反应的核心生物学过程。核心PHR蛋白的三维结...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张文利教授课题组在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题为“R‐loops act as regulatory switches modulating transcription of COLD‐responsive genes in rice”的研究论文。研究揭示了R-loop在水稻应答冷胁迫中的分子机制,一方面有助于从DNA二级结构层面理解水稻或其它作物响应冷胁迫的分子机...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低温冻害和冷害已经成为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一个重要自然胁迫因素。冷胁迫通常影响农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进程,严重时导致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因此,作物冷应答分子机制研究可为作物耐冷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植物R-loop在不同的细胞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发育调控和胁迫应答等。然而,在低温敏感型作物如水稻中,R-loop介导冷胁迫应答的分子机制仍鲜有报道。
近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木薯研究中心在木薯采后生理腐烂调控机制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该研究阐述了MePOD12在木薯块根采后腐烂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为木薯耐采后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优异基因资源。
2023年10月16日下午,由湖北省园艺学会发布,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上海蜂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化现代农业(甘肃)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共同联合起草的《即食美味猕猴桃》团体标准技术评审会在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206会议室召开,会议邀请了原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院、湖北省农学会、湖北省果茶办公室、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湖北...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