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保护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植物保护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148条 . 查询时间(3.279 秒)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在植物学知名期刊《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上发表了题为“Two VOZ Transcription Factors Link An E3 Ligase and An NLR Immune Receptor to Modulate Immunity in Rice”的研究文章。该研究发现高等植物特有的维管植物单锌...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与俄亥俄州立大学、孟加拉国谢赫穆吉布拉赫曼农业大学、巴西圣卡洛斯联邦大学和美国农业部合作开发出一种检测田间麦瘟病发生的新方法,该方法不依赖实验室PCR仪等笨重设备,实现了麦瘟病的田间快速核酸检测。通过与巴西、孟加拉国等合作单位对早期侵染材料进行检测发现,该方法比传统的PCR检测灵敏度更高。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工程院院刊(Eng...
近日,植保所在云南组织召开“新发重大农业入侵害虫--南美番茄潜叶蛾防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现场展示暨技术培训会。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残留与环境行为研究组解析了新烟碱类杀虫剂—氯噻啉在环境中的降解行为、降解产物和降解反应机理,评价了其降解产物对环境中非靶标生物的毒性,为农药的降解反应机理、降解产物解析及其毒性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9.038)。
2020年10月1日,周雪平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PLoS Pathogens上发表了题为“The C4 protein encoded by tomato leaf curl Yunnan virus reverses 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 by interacting with NbDRM2 and impairing its DNA-binding abi...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物安全与入侵生物学研究团队通过研究揭示了重大果树害虫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寄主标记行为的化学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Current Biology期刊。(论文在线地址:https://www.cell.com/current-biology/fulltext/S0960-9822(20)31270-7)。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红火蚁研究中心陆永跃教授和程代凤副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PLos Pathoge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nesting preference of an invasive ant is associated with the cues produced by actinobacteria in soil”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新交配的红火蚁(Solenopsisi...
2005年,云南省首次提出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概念,并在2010年启动了《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紧急行动计划(2010—2015年)》。2012年,国家林草局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了《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拯救保护工程规划(2011—2015年)》,并得到全国各省市地方的响应。至此,从概念提出到付诸行动,我国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开展的保护工作已逾十数年。
近日,一项在肯尼亚中部干旱区的Mutomo山植物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开展的药用民族植物学调查发表在国际期刊《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s》上,发表的论文题为“肯尼亚干旱区的Mutomo山植物保护区及其周边民族植物学研究”,这是肯尼亚和中国科学家合作的成果。
近地保护是云南省林业厅近年来针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提出的新方法,具体措施是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自然分布区附近、自然环境与原生境相似的专业性苗圃、保护区育苗基地、林场、植物园和树木园等地定植人工繁育苗木,建立近地保护居群并进行监测。目前,近地保护已经成为国家林业局野生植物六大拯救措施之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由于野生居群小、分布区狭窄、原生境往往受到人为干扰较大,其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可能不足以保护该物种...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虽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原因,一些野生植物仍面临灭绝的风险。为遏制生境退化和片断化加剧趋势,防止野生植物物种灭绝,我国率先提出了保护生物学领域的新概念——极小种群野生植物(Plant Species with 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s, PSESP),其主要特...
2018年9月27至30日,由中国花卉协会蕨类植物分会、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蕨类植物保育委员会及中国植物学会蕨类植物专业委员会(筹)主办,南京林业大学和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共同承办的“2018年中国蕨类植物研讨会暨纪念秦仁昌院士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园等全国37个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8年1月3日发布了关于《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表彰决定》。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联合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第三版)》获得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是57种获奖图书中唯一获奖的农业科技图书。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李光玉研究员带领创新团队在国际上首次破译鹿科动物全基因组序列。驯鹿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不仅为研究人员从基因组水平挖掘驯鹿生长、代谢和抗寒等重要性状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科学指导,而且为驯鹿驯化历史、基因组演化、群体遗传及鹿类动物的进化等理论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相关研究成果于11月1日在线发表在《GigaScience》上。
自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所承担“中国植物园联盟建设(KFJ-1W-NO1)”项目的课题 “本土植物全覆盖保护(试点)计划”以来,沈阳树木园已联合沈阳市植物园、熊岳树木园、大连英歌石植物园、白石砬子保护区等单位共同开展了植物分布及受威胁状况调查的相关工作。为更好的开展濒危植物保护、极小种群的保护与回归的科研工作,了解国际植物园在保护方面最新进展,沈阳树木园于2017年5月9日挚邀请了国际植物园保护联...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