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遗传学 >>> 细胞遗传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细胞遗传学相关记录23条 . 查询时间(2.146 秒)
2024年3月13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曲静研究组、刘光慧研究组联合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课题组在Developmental 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sirtuin-associated human senescence program converges on the activation of placenta-specific gene PAPP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深度...
大部分异常球菌属(Deinococcus)的成员具有超强的DNA损伤修复能力,是研究基因组稳定性维持机制的重要模式生物。PprI-DdrO是我们之前鉴定的一种新型DNA损伤响应系统,其通过金属蛋白酶PprI作为胁迫响应的开关,特异性地切割转录阻遏因子DdrO来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但是对于该系统激活的上游具体信号仍不清楚。2024年2月29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华跃进教授、周如鸿教授和赵烨教授在N...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王莹研究组与研究员时玉舫,在《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上,在线发表了题为Oleic Acid Availability Impacts Thymocyte Preprogramming and Subsequent Peripheral Treg Cell Differentiation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了胸腺基质微环境中油...
2024年1月16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周小龙、王恩多团队在《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Multifaceted roles of t6A biogenesis in efficiency and fidelity of mitochondrial gene expression的研究成果。该工作揭示了人线粒体转移核糖核酸(tRN...
近日,内蒙古细胞分子调控重点实验室那顺布和课题组揭示了组蛋白分子伴侣FACT复合物调控全基因组范围内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成果以“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FACT Involves Coordination of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and CTCF Binding”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
真核生物有至少两套蛋白质合成系统,需用到两套氨基酰-tRNA合成酶(aaRS)。通常情况下,两套核基因编码细胞质与线粒体aaRS。由一种基因编码两种aaRS的情况相对较少,且具体机制尚待深入研究。2023年5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Redox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小龙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陈畅研究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Mit...
2023年4月6日,《发育细胞》(Developmental Cell)在线发表题为《胶质细胞传递和腺苷信号通路促进神经损伤再生》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李毅团队与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教授相杨团队合作完成。该研究以果蝇幼虫和小鼠作为研究的模型动物,发现了胶质细胞在神经轴突损伤后再生中发挥积极作用,揭示了胶质细胞通过释放腺苷递质(Adenosine,Ado)激活...
细胞焦亡是一种裂解性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由gasdermin蛋白受上游信号激活后释放其N端结构域在细胞膜上打孔引发,具有高度促炎的免疫学特征。在天然免疫应答中,经典的炎症小体通路和细菌脂多糖(LPS)活化的非经典炎症小体通路激活gasdermin家族的GSDMD,介导细胞焦亡来拮抗和清除病原菌感染。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团队在2020年发现,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分泌的颗粒酶A(GZMA)特异地切割和活化...
2023年3月23日,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研究组撰写的题为Dual genetic tracing reveals a unique fibroblast subpopulation modulating cardiac fibrosis)的研究论文。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伟研究员团队研发的水生生物固碳能力强化系统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授权公告号:CN114573110B)。
长期以来,DNA甲基化(5mC)作为哺乳动物中最为经典的DNA共价修饰被广泛研究,其对基因表达调控、转座子沉默、基因印记以及X染色体失活等生命过程至关重要。直到2009年,Anjana Rao实验室在Science首次报道了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存在由一类DNA双加氧酶Tet1/2/3介导的基于5mC氧化而产生的新的DNA共价修饰——DNA羟甲基化(5hmC)1;随后,关于5hmC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意义...
人的生命开始于精子与卵子融合形成受精卵(胚胎期第0天;Embryonic day 0;E0),受精卵经历卵裂形成囊胚,囊胚在E7左右种植到母体子宫进一步发育。E14开始,胚胎经历原肠运动,胚胎后部细胞发生大规模定向迁移,并形成原条细胞。原条细胞进一步分化为中胚层和定型内胚层(definitive endoderm),同时胚胎前部细胞分化为外胚层。基于此,胚胎发育成为具有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的三胚...
DNA承载着细胞的遗传信息,其稳定传递和精确复制对于生命体生存至关重要。病毒基因组的整合、DNA错配或环境物理化学因子的影响,均会造成DNA损伤发生并导致基因组不稳定,进而诱发癌症等疾病。因此,细胞进化出一套完整的DNA损伤应答(DDR)体系来应对这些挑战。同时,由于较多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后会引起宿主DDR,病毒发展出相关策略来对抗宿主DDR,或者利用宿主DDR完成其生命周期,与宿主开展“博弈”。
近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刘小龙组的最新研究成果(Neutrophils restrain sepsis associated coagulopathy via extracellular vesicles carrying superoxide dismutase 2 in a murine model of l...
一个受精卵发育为一个复杂个体,正常体细胞变成肿瘤细胞,细胞作为生命的基本单位,其状态的动态变化既是健康发育的基础也是疾病产生的原因。从光学显微镜对细胞形态变化的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对细胞基因、表达定位等变化的追踪,再到分子记录器在基因组中稳定写入曾经发生的分子事件,以及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的发展,允许细胞全转录组的变化拟时序推测,每一次细胞动态变化记录的技术变革均推动了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既有方法或受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