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 光电子材料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光电子材料相关记录27条 . 查询时间(3.177 秒)
新结构分子的设计合成是推动有机电子学发展的驱动力。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共轭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成膜性,但具有合成不可控和批次差异性大等缺点,因而材料和器件重复性欠佳,是商业化进程中的瓶颈。共轭小分子结构明确,解决了合成可控性和批次差异性问题。然而,电荷输运强烈依赖结晶性,最佳活性层形貌难以获得,影响了器件性能和稳定性。
有机太阳电池因轻、薄、柔及可溶液加工等优点,在可穿戴和便携式能源、建筑光伏一体化等领域颇具应用前景。目前,基于A-DA’D-A型小分子受体的高效有机太阳电池主要采用氯仿和氯苯等有毒的卤素溶剂进行加工。当利用非卤溶剂对有机太阳电池活性层进行加工时,小分子受体在成膜过程中会易形成过度聚集,从而产生大尺度的相分离,导致严重的电荷复合和显著降低的器件效率,这限制了非卤溶剂加工工艺的发展,阻碍了有机太阳电池...
近日,东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青年教师卢海洲与吉林大学王宁教授、洛桑联邦理工大学Michael Graetzel教授、上海大学杨绪勇教授等合作在《自然》(Nature)上发表了题为“互变异构混合配位使得有效的无铅钙钛矿发光二极管成为可能”的研究论文,通过强化学配位调控使得无铅钙钛矿LED发光效率首次突破20%(Nature 2023,doi.org/10.1038/s41586-023-06514-6...
2023年5月13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第11届与第12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颁奖典礼。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020届博士生李家声的博士学位论文《量子点LED器件封装结构与机理研究》(指导教师:汤勇教授、李宗涛教授)获第11届优秀奖,并受邀在大会上进行报告交流;2021届博士生冯俊元的博士学位论文《基于有序排布工程砂轮的 BK7光学玻璃磨削机理研究》(指导教师:万珍平教授)获第...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在铌酸锂薄膜有源无源的同片集成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Monolithically integrated active passive waveguide array fabricated on thin film lithium niobate using a single continuous photolithogra...
非线性光学材料是固体激光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基准红外非线性材料的金属硫化物AgGaS2和AgGaSe2因在红外区域的传输范围宽、非线性光学响应大等原因成为首选材料,但它们的抗激光损伤阈值较低,阻碍了其高功率应用。宽带隙和高热导率是提升抗激光损伤阈值的关键,然而,随着带隙增大,非线性光学响应和热导率均有下降的趋势,寻找具有高热导率的非线性光学晶体颇具挑战性。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基于第一性原理的高通...
近期,西湖大学理学院何睿华课题组连同研究合作者一起,发现了世界首例具有本征相干性的光阴极量子材料,其性能远超传统的光阴极材料,且无法为现有理论所解释,为光阴极研发、应用与基础理论发展打开了新的天地。
水资源短缺是21世纪最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之一。联合国报告显示,全球约四分之一的人口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近年来,太阳能辐射驱动的海水淡化新方法获得了极大的关注。青岛能源所崔球研究员带领的代谢物组学研究组,在前期对纸浆泡沫材料研发的基础上,通过天然橡胶的协同增强和泡沫表面碳化,开发出一种高稳定性、低成本、且易于规模化制备的新型纤维素基太阳能光热转化材料。
人类视网膜通过感知光信号收集丰富的动态图像,并对其进行预处理,进而加速下游视觉皮层的任务识别。传统硅视觉芯片的信号感知、存储、和处理单元相互独立,各单元之间大量频繁的数据传输和模数转换,不但会产生大量的能耗,还严重限制了算速。这一局限性随着摩尔定律的减速进一步加剧。因此,开发柔性且具有“感算一体”特征的光电材料和器件,对于实现低功耗高算速的边缘计算器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2年12月27日上午,实验室在9号楼115办公室举行郝美兰博士后入站答辩,本次答辩邀请了实验室党支部书记曹晓东研究员担任本次入站答辩委员会主席,同时邀请的答辩评委还有超晶格实验室宋志刚副研究员、高速电路实验室李卫军研究员、高速电路实验室宁欣副研究员、高速电路实验室于丽娜高级工程师。答辩正式答辩开始前由郝美兰博士后的合作导师李卫军研究员介绍了郝美兰博士的基本情况,之后由本次答辩委员会主席曹晓东...
近日,山东大学微电子学院钱凯教授团队利用“咖啡环效应”,通过“无模板”喷涂法制备出可应用于高性能电加热器、电磁屏蔽及可穿戴传感器等领域的大尺寸有序网格结构柔性透明银纳米线(Ag NWs)导电电极,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Ultra-High Temperature Tolerant Flexible Transparent Electrode with Embedded Silver Nanowire...
2022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高瞻远瞩,凝心聚力,催人奋进!”报告在广大教育和科技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人民日报·海外版》、《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以及其他主流媒体,热切关注中国科学院院士、柔性电子基础科学(前沿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黄维等专家学者的学习感悟。
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刘建平课题组通过采用在薄层(20~30 nm)的p-InGaN/p+-GaN接触层上沉积Ni/Pd 金属,获得了低阻的p型欧姆接触。在工作中研究了表面预处理和退火温度对接触的影响,最佳退火温度为550 ℃,当温度高于该温度时,薄层电阻增大。与单一的Ni接触层相比,含Pd金属体系的比接触电阻率低约35%,采用p-InGaN/p+-GaN复合接触层结构的比接触电阻率比单一的p...
2022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揭晓,50位青年科学家获奖。化学所赵永生研究员因在化学新材料领域的突出表现成功入选。
2022年9月15日,第四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50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东南大学副校长、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立涛荣获该奖项。作为一项由科学家主导的公益奖项,“科学探索奖”秉承“面向未来、奖励潜力、鼓励探索”的宗旨,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地探索科学“无人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