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林学 >>> 林业基础学科 >>> 森林气象学 森林地理学 森林水文学 森林土壤学 树木生理学 森林生态学 森林植物学 林业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林业基础学科相关记录90条 . 查询时间(3.477 秒)
人类活动造成的生境丧失和片段化是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物种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往研究发现,物种数往往随着生境面积的增大而增加(种-面积关系),这种观点认为只有可用的生境面积总量才是影响物种多样性格局的关键(passive sampling hypothesis),但忽视生境丧失和片段化对不同物种的影响存在差异。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于明坚教授团队于2024年4月22日在Ecology上发表了题为“H...
2024年2月6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建国教授团队在 Current Biology 发表了题为High preseason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drives convergence of xylem phenology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conifer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较大的温度波动会引起森林木质部的春季物候...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于明坚教授团队于2024年2月14日在Ecology上发表了题为“Intraspecific leaf trait variation mediates edge effects on litter decomposition rate in fragmented forests”的研究论文。课题组以千岛湖库区片段化生境中常见植物短尾越橘(Vaccinium carlesii)...
2024年1月2日上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福建师范大学吴福忠教授应邀做客草苑讲坛,为四川农业大学师生做了题为“森林凋落物与土壤固碳——我的基金申请心路历程”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学院副院长黄琳凯教授主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遥感团队揭示了土地覆被变化对局地温度影响的纬度差异和不对称性特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通报(英文版)》(Science Bulletin)上。
2023年11月20日至22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联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动物研究所接待意大利生物多样性代表团来访,并举办交流座谈活动。11月21日,意大利林琴科学院院士Enrico Alleva教授和意大利国家生物多样性未来中心Jean Paul Alex de Jorio Rosata de Sangro博士访问植物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敏晓研究员应邀参加活动,...
2023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2日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结果,分别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5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4人。热烈祝贺中国生态学学会第八届、第九届理事长、第一届监事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世荣研究员,中国生态学学会第十届、第十一届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所长朱教君研究员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广大旱区,超出水资源承载力的大规模造林导致径流减少和土壤干化明显,同时,林木生长也受过密林分和有限水资源的双重制约,林水矛盾突出。为缓解林水冲突、实现旱区林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需在充分理解林水关系的基础上,注重林水协调的综合管理。蒸腾是森林生态系统水分散失的主要途径,且对环境和冠层结构的响应敏感,阐明生物与环境因子对林木蒸腾的调控对于深入理解林水相互作用和精准实施林水协调的综合管理至关重要。尽...
近日,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公布第十一届母亲河奖获奖名单,陈磊研究员荣获第十一届母亲河奖“绿色卫士奖”。
2023年11月4日至6日,德国马普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Susan Trumbore一行4人访问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
木材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可再生资源,也是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木材是由维管形成层产生的次生木质部。维管形成层活动主要包括形成层增殖和通过次生生长形成维管组织,从而向内产生新的次生韧皮部,向外产生次生木质部,导致树木不断增厚和木材形成。因此,维管形成层是决定木材产量的最关键因素。然而,木材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受到多种基因的严格调控。因此,通过对不同树龄维管形成层的分子水平研究,可以识别参...
中国植物学会第17次会员代表大会、中国植物学会90周年庆典暨第二届植物科学前沿学术大会于2023年10月25-29日在海南海口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大会主题是“植物·粮食·生态”。2023年10月27日上午的开幕式和庆典仪式上举行了“中国植物学会90周年颁奖典礼”,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仁卿教授获得中国植物学会“突出贡献奖”。
介绍台湾森林长期动态监测样地发展现状及福山森林动态样地二十年主要研究成果。
2023年10月12日至22日,芬兰图尔库大学副教授Mikhail V. Kozlov一行2人到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访问交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岳超研究员团队联合北京大学朴世龙院士团队通过回答我国造林增汇中面临的三个关键问题,即在哪里造林、造什么林以及何时造林,提出了支撑我国 2060 年“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造林增汇路线图,评估了森林碳汇对“碳中和”目标的潜在贡献。首先,通过整合多种方法和数据源,绘制了分辨率为1km的高置信度的潜在造林空间分布图。其次,基于物种分布模型和森林生长模型,综合考虑了不同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