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复合材料 >>> 金属基复合材料 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复合材料相关记录907条 . 查询时间(2.365 秒)
日前,北京林业大学绿色建筑研究院邀请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胡晓智教授来校开展学术交流,作题为“Materials Fracture/Structure Properties of Bamboo-Composites, CFRP and Superlattices”的学术报告。报告由绿色建筑研究院副院长主持,水土保持学院、园林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及本科生、研究生等50余人参加此次交流活动。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高强教授课题组在生物质胶黏剂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该研究依托林木资源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以“A reusable soy protein adhesive with enhanced weather resistance through construction of a cutin-like structure”为题,在Cell子刊《Cell Reports...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许阳蕾副教授指导本科生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在EI期刊《复合材料学报》发表题为《用于食品新鲜度监测的纳米SiO2/花青素/再生纤维素智能比色传感膜的制备与性能》的学术论文,论文第一作者为2021级本科生曹佳丽,该研究由北京市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支持(项目名称:《食品保鲜卫士——比色传感膜》)。
二维共轭聚合物(2DCPs)作为新一代有机半导体材料,具有拓展的π共轭、可调的电子性质和有序的结构,在有机电子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2024年来,人们在2DCPs薄膜的设计和合成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已构筑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孔径、拓扑结构和连接键的结晶聚合物薄膜,并发展出了能够精确调控薄膜厚度和尺寸的制备策略。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后修饰和器件构筑,2DCPs薄膜的有机电子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并在有机...
2024年5月31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缪鹏课题组结合链置换策略开发出基于可编程DNA水凝胶的纸基比距传感器。目标miRNA引发的链置换聚合反应能够生成大量的单链DNA,用于与另一条序列杂交并协助DNA水凝胶的组装。该体系在纸基条带上的浸润距离可用于反映目标miRNA的浓度。实验采用苏州医工所自主研发的血栓弹力图仪验证并优化DNA水凝胶的形成和反应参数。该研究发现纸基传感器通道上...
2024年5月14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谢芳研究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RinRK1 enhances NF receptors accumulation in nanodomain-like structures at root-hair tip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百脉根类受体激酶RinRK1促进结瘤因子(NF)受体在根毛质...
聚合物半导体是新一代柔性光电子产业的重要基础材料,在高柔性逻辑电路、可植入智能感知器件、热电发电与制冷器件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化学掺杂可以精细调控聚合物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和光电功能,大幅拓展材料的应用领域。近十年来,研究人员在聚合物半导体的分子掺杂方法开发、掺杂程度调控和掺杂态功能物性拓展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但是现有方法受限于掺杂剂的各向同性扩散,掺杂空间分辨率仅能达到亚微米尺度,制约了聚合...
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用于多种海洋工程材料和结构。而在海洋温度、湿度等长期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复合材料及其结构的性能会出现一定下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聚焦于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海水中的降解行为。当前,关于海水腐蚀后纤维表面结构及其性能变化的影响机制尚未形成统一认识。
2024年4月10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蒋长龙团队在多色长寿命室温磷光发光材料方面取得进展。该团队设计了一种新方法,制备出能够发出从蓝色到绿色的多色超长室温磷光的碳化聚合物纳米点材料。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上。
2024年3月2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董绍明院士团队等合作,针对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SiC CMC)精密加工及其过程监测的难题,提出并演示了一种基于飞秒激光成丝加工SiC CMC并通过光丝诱导等离子体荧光对飞秒激光加工过程进行监测的方法。研究结果以“Femtosecond laser filament ablated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王争东副教授通过引入刚性苯基和柔性醚化亚甲基侧链,制备了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环氧薄膜,为高性能聚合物薄膜电容器的材料设计提供了思路。近日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材料科学与技术》上。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杨志涌课题组与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黄华华课题组合作,开发出一种具有优良黏附、耐水、韧性的超长发光和超稳定聚合物基室温磷光材料。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化学学院曹菲菲教授团队在材料科学领域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发表题为“Anchoring Active Li Metal in Nutrients Transport Channel by In-Situ Formed Nucleation Sites Enabling Durable Lithium-Metal Batteri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展了一种微...
设计合成能够根据外界刺激调整其机械性能的材料是防止其失效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关键。然而,现有的机械自适应聚合物仍受到诸如承载能力不足、难以实现可逆变化、成本高和缺乏多重响应性等问题的限制。为解决上述问题,我院李承辉教授课题组利用动态配位键策略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双重刺激响应性的新型机械自适应材料。
2024年3月5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节能与环境研究部膜材料工程研究组研究员任吉中团队,在中空纤维炭分子筛膜(中空纤维炭膜)方面取得进展。炭膜由聚合物前驱体在惰性环境中经过高温热解而成,具有优异的耐热和耐化学腐蚀的性能以及丰富的超微孔结构,在气体分离方面颇具应用潜力。中空纤维膜前躯体在高温炭化过程中,其多孔支撑层易塌陷,导致分离层厚度较大,增加了气体分子的传质阻力。因此,如何降低分离层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