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测绘科学技术 >>> 工程测量技术 >>> 精密工程测量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精密工程测量相关记录56条 . 查询时间(1.567 秒)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石弢研究员和易俗研究员与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由罗鑫宇博士和Immanuel Bloch教授领导的钠钾分子实验团队紧密合作,首次成功实现了超冷四原子偶极分子。这种由场联共振形成的新型多原子超分子被成功冷却到134纳开尔文,比以往的四原子冷分子的温度低了3000倍。这个工作于2024年1月31日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它在超冷化学、量子精密测量和超冷量子物态等方向上迈出...
量子精密测量是探索利用微观系统的量子效应作为资源实现超越经典测量精度极限的新兴科学,它为未来变革性频标系统、弱场探测、导航定位和雷达成像等技术从基础原理角度提供了新的突破口。然而噪声引起的退相干效应会使量子优势消失从而限制了量子计量技术的应用,这被称为噪声量子计量学的止步定理。如何在现实噪声条件下克服该定理是实现超越经典极限的高精度测量的关键科学问题。
2023年7月3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高克林、管桦研究团队研制出不确定度达4.8×10-18的室温钙离子光钟,为下一步实现10-18量级的可搬运钙离子光钟打下了坚实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应用》(Physical Review Applied)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碳化硅色心高压量子精密测量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许金时、王俊峰等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高压团队研究员刘晓迪等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基于碳化硅中硅空位色心的高压原位磁探测。该技术在高压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具有重要意义。3月23日,相关研究成果以Magnetic detection under high pressures using des...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部分重点专项项目立项结果。光电学院牟笑静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的智能传感器专项“MEMS超声换能器元件及传感器”项目,国拨经费1200万,刘丰林教授申请的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专项“三维复杂结构非接触精密测量与无损检测仪”项目,国拨经费1800万,正式获得立项。同时,余华教授申请的基础加强计划获得立项,国拨经费2327万。
2022年12月2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郑安民团队与波兰雅盖隆大学教授Kinga合作,在丝光分子筛催化二甲醚羰基化反应机理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采用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方法与红外二维相关光谱结合的方式,阐明了中间体电荷分离驱动羰基化反应形成乙酸甲酯机制。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吕宝龙研究团队与华东师范大学马龙生团队合作,成功研制出一种高精度镱原子光钟,该光钟的频率稳定度达到E-18量级。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Metrologia上。
2022年4月14日,国际计量局网站更新了次级秒定义的候选光频标,钙离子光频标首次入选。2021年3月19日,国际计量局时间频率咨询委员会第四次采纳了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高克林研究团队研发的钙离子光频标的测量结果,并推荐钙离子光频标测量结果新增为次级秒定义。 
2022年6月20日晚20:00,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了三十周年院庆系列学术报告第二十九场次,本次邀请到了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牛小骥教授,分享其在惯性测量相关科研成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教授盛东与物理学院教授卢征天联合课题组开发了高精度的氙同位素共磁力仪,并利用该原子器件探索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物理,对核子与中子间的单极-偶极相互作用强度在亚毫米尺度上设定了新的上限。2022年6月10日,相关研究成果以Search for Monopole-Dipole Interactions at the Submillimeter Range with a 129X...
近日,精密测量院郑安民研究团队在沸石分子筛扩散领域取得新进展。该团队结合多尺度理论模拟和实验研究发现分子筛限域孔道中存在反常的“热阻效应”。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近日,陕西省科技厅公布了2021年度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评审结果,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研究员涂锐入选,资助项目为“导航卫星精密时间传递关键技术研究”。涂锐主要从事卫星导航定位定时技术与应用研究,在基于GNSS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时增强定位、精密时间传递等方面做出了特色和创新性成果。率先提出GNSS和强震仪观测融合的思想,建立了完整的观测模型,引领了GNSS和强震仪融合进行地质灾害监测的研究;...
近日,精密测量院郑安民科研团队在沸石分子筛限域空间内扩散机制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化学化工生产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但其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原料利用率低、生产技术落后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化工过程的效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化工生产一直是科技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化工过程的特...
精确测定分子的化学结构、识别其化学物种一直是表面科学的核心问题,即使在单个分子层次上,分子结构、电子态及其激发态、化学键振动、反应动力学行为等多维度的内禀属性也表现出显著的特异性。分子多维度内禀参量的精密测量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前沿问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支持下,我国科学家发展了多种扫描探针显微成像联用技术,实现了对单分子在电、力、光等外场作用下不同内禀参量响应的精密测量,在单化...
近日,工学院精密驱动与检测大学生创新工作室本科生胡影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TOP期刊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SCI一区,影响因子为6.471)上发表论文。论文标题为“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two motion modes of a piezoelectric inertial linear motor and i...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