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天文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国际动态 天文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232条 . 查询时间(2.989 秒)
据日本共同社2011年1月7日消息,日本国立天文台和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6日公开了一组由太阳观测卫星“日出”(Hinode)上搭载的X射线太空望远镜拍摄的日环食照片和录像。
欧洲航天局2011年1月6日宣布,该机构的“普罗巴2号”小型卫星于4日观测到了日偏食景观,并拍摄到了清晰图像。
北京时间2011年1月6日消息,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根据一项最新研究,板块运动在火星地质历史中可能占有重要地位,这一观点和传统看法相悖。此前科学界一般认为由于火星太小,其较快的内部冷却速度不允许它存在板块活动。
欧洲南方天文台(ESO)是由14个欧洲国家组建的国际性天文学研究机构,主要观测设备位于南美洲的智利。如今,为了确保能借用这台世界最强有力望远镜的部分观察时间,巴西政府愿意在未来10年中支付大约2.5亿欧元,成为欧洲南方天文台成员。
地球是个球体,位于不同地方的天文望远镜只能看见不尽相同的一片天空。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欧洲、南非和澳大利亚的天文观测人员正在实施一个国际合作项目,目标是将这三地的天文望远镜连成一个观测网络,实现对星空的全面监测。
北京时间2010年12月25日消息,英国e-Merlin望远镜阵列最近拍到第一张图片,这些图片显示一个中心拥有强大黑洞的星系,正在迅速向外喷发射电辐射。
欧洲航天局2010年12月21日公布了该机构绘制的最新版世界卫星地图,研究机构和普通民众可从GlobCover计划官方网站上下载。
New findings from NASA's 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 (SDO) reveal that the Sun's surface is an even more complicated web of physical and magnetic processes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The finding was unve...
北京时间2010年12月14日消息,据美国太空网报道,“阿波罗11号”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是一个神秘人物,向来口风很严。最近,这位登月第一人对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网站刊登的博客做出回应,分享其月球漫步的细节,这些细节此前并未对外界透露。在1969年具有历史性的探月之旅中,阿姆斯特朗和同伴巴兹•奥尔德林登上了月球,他本人更是因为第一个登上月球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北京时间2010年12月12日消息,天文学家将“蟹状星云”看成是宇宙中最稳定的高能辐射源之一。来自“蟹状星云”的辐射非常稳定以至于天文学家将其作为一种标准来测量宇宙其他能量源的辐射。但是科学家们近日发现,自9月19日起“蟹状星云”伽马射线的辐射强度突然加强2到3倍,呈现猛烈爆发现象。
北京时间2010年12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宇宙学家希望游戏爱好者、程序员、计算机科学家和各行各业奇才们来帮助他们确定暗物质存在的证据。一个由多国天文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近日举办了一项名为“GREAT10”挑战赛(引力透镜准确性试验挑战赛),邀请广大天文爱好者和计算机天才来共同探索一种能够更好地分析星系扭曲图像的方式,旨在发现潜伏于宇宙中的不可见暗物质的证据。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方网站2010年12月9日报道,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结合早先所做的地基观察,发现了一颗系外行星中碳元素含量极为丰富,竟然在氧元素之上,而目前流行的行星理论认为,行星大气层中的碳元素含量通常约为氧元素的一半。该系外行星从而成为人类有史以来观察到的首颗“富碳行星”。具体研究发表在9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报道,近日天文学家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详细观测到连接两个巨大星系团的“宇宙沙洲”——宇宙射线组成的网架状结构,这部分密度约是宇宙平均密度的100倍,而该“沙洲”内部还藏有回旋镖形状的罕见星系。研究发表在2010年12月1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期刊快报》杂志上。
欧洲航天局2010年11月30日发表公报说,美国和法国的研究人员日前根据“金星快车”探测器传回的数据,成功揭开了金星高空存在二氧化硫气体层的奥秘,这一发现对地球应对气候变化亦有借鉴意义。公报说,在金星上空50公里到70公里的地方,有一层浓浓的硫酸云,它由金星表面火山喷发的二氧化硫气体和水蒸气结合形成。不过,一旦距金星表面的高度超过70公里,强烈的太阳辐射就会摧毁硫酸云中的化合物,使硫酸云层不复存在...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西北研究院(SWRI)的科学家用最尖端的计算机模拟,揭开了太阳从邻近恒星那里“盗窃”彗星的内幕。“如果计算结果正确,我们的太阳就是从邻居恒星家的‘后院’里抢走了彗星。”西北研究院科学家哈尔·列维森说。他认为,这种盗窃行为也解释了太阳系边缘奥尔特云中大部分彗星的来源。“恒星形成于星云之中。在太阳所诞生的星云里,离得很近的恒星就会通过万有引力作用,互相抢夺彗星,这就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