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人类学 >>> 人类遗传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国际动态 人类遗传学相关记录66条 . 查询时间(1.97 秒)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17日报道,最近,一个由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英国阿伯丁大学等单位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经过17年对古人类牙石中保留的细菌DNA的研究,从进化角度揭示了饮食变化对人类健康状况造成的影响,时间上从石器时代到后工业时代,跨越7500年历史。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出版的《自然—遗传学》上。
据韩国媒体报道,首尔大学医学院基因组医学研究所2010年3月25日宣布,已完成了对韩国男女各5人的基因组分析。这是迄今为止在世界上进行的基因组分析中规模最大的。
一项从全基因组水平揭示亚洲人群的精细遗传结构、系统阐明亚洲人群遗传结构与地理分布,以及语言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2009年12月10日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引起国际科学界广泛关注。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和广岛大学共同成立的研究小组在2009年8月25日出版的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指出:在国际空间站、航天飞机等接近失重的环境中,老鼠受精卵的发育会受到抑制,产仔率也大幅下降。
5月6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一名参观者注视着200多万年前的猿人完整头盖骨“普莱斯夫人”。自从1947年在南非斯泰克方丹出土以来,这枚轰动世界的头盖骨今年5月第一次公开展出。斯泰克方丹位于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西北约50公里,其山谷洞穴内的化石记载着过去350万年里人类进化的信息.
哈布斯堡家族曾于1556年至1700年统治西班牙,但卡洛斯二世于1700年去世后,这一家族再也没有了男性继承人,王位也落入法国波旁家族之手。
北京时间2009年1月13日消息,据美国《探索》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成功创建了一个以试管为基础的化学系统,能够表现出生命的某些特征,比如无限自我复制、变异和适者生存等。通过这些化学物质,将有助科学家更加深入的了解地球上的第一批生命是如何进化而来。
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日前公布的最新遗传学证据表明,首批到达美洲的移民至少以两个不同的群体几乎同时到达美洲。据最新一期《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杂志报道,研究人员对来自两个罕见单倍群的线粒体DNA(脱氧核糖核酸)进行分析后发现,在大约1.5万年到1.7万年前的最近一次盛冰期结束之后到达美洲的最早移民中,一组移民从白令地区进入北美,沿着没有结冰的太平洋沿岸前进,并迅速到...
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与欧洲人和亚洲人相比,非洲人更会“吃苦”,其原因是他们体内的辨苦基因具有更丰富的多样性。人体内有一种叫做TAS2R38的基因,它使得人们能感受苦味的物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近期一次学术会议上宣布说,在研究过程中,他们请许多肯尼亚和喀麦隆人品尝不同程度的苦味物质,结果发现这些非洲人比欧洲人更能区分出细微的苦味差别。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人类在大约6万年前“走出非洲”时,迁徙队伍中的男性数量大大超过女性。非洲是人类进化的摇篮。研究显示,今天散居在各大陆的不同种族都起源于一群人数相对较少的智人。这群智人在大约5万年至7万年前从近东地区进入欧洲和更远的地方。但直到现在,科学家还没有找到一种确定这批人类始祖的性别比例的方法。
北京时间2008年12月24日消息,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大约2.4万年前,现代人类的近亲穴居人从这个地球上彻底消失,科学家们后来一直对穴居人的消失原因争论不休。英国科学家日前表示,通过分析穴居人遗留下来的化石基因,他们发现身体产生过多的热量很可能是穴居人灭绝的真正原因。
据美国科学日报报道,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英国莱斯特大学遗传系亚力克·杰夫里斯教授发明DNA指纹鉴别技术,现如今,该校遗传系的科学家们正研发另一种新技术——DNA测姓,研究发现英国姓氏相同的人具有密切的遗传关系,未来某一天警察可以仅仅依靠一个人的DNA就知道他的真正姓氏,这项研究成果涉及到法医、宗谱、流行病学和姓氏历史领域。
据英国《每日邮报》2008年10月7日的报道,过去几个世纪以来,作家试图描绘未来的人类,把他们设想成超人,或是只会看电视的小妖精(goblin)。但基因学者认为,两者都是错误的,因为人类已停止进化,如果一百万年后还有人类,看起来将跟现代人无异。
日本科学家发现嗜睡病基因     嗜睡病  基因       2008/10/6
日本科学家发现一种可能与嗜睡病有关的基因变体,有望据此找到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 日本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日本国内222名嗜睡病患者和389名正常人的基因组,发现患者体内一种基因变体出现频率相当高。他们把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这种基因位于疑与睡眠紊乱相关的CPT1B基因和CHKB基因之间。前者控制一种调节睡眠的酶,后者与睡眠周期有关。 东京大学人类遗传学系教...
据《日本经济新闻》2008年9月26日报道,遗传基因分析证明琉球人与日本本土不同。 理化学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近日证明,根据遗传基因的个体差异,日本人可以分为九州以北地区的“本土型”和冲绳地区的“琉球型”两大类。这项对7000多名日本人的遗传基因进行的分析支持了一直以来通过耵聍的潮湿度划分日本人起源的学说。有关这项研究成果的论文于9月26日发表在了美国科学类期刊的网站上。 在以70...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