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水产学 >>> 水产学基础学科 >>> 水产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国际动态 水产生物学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2.18 秒)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联合国内其他科研单位在软体动物系统演化的研究取得新进展。该研究首次构建了掘足纲贝类染色体水平基因组,解决了长达半个世纪关于掘足纲分类地位的争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水产研究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Aquaculture(中科院一区TOP,IF=5.135)发表题为“A genetic linkage map of the Pacific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QTL mapping for low-temperature tolerance and growth-related...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池塘健康养殖湖北省工程实验室李大鹏教授团队在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发表了题为“Acute nitrite exposure interferes with intestinal thyroid hormone homeostasis in grass carp(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研究论文。该...
Oriol Sunyer, a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choo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has described fish as “an open gut swimming.” Their mucosal surfaces — their skin, digestive tract ...
据日本《朝日新闻》2008年5月18日报道,在北海道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牧口祐也等人在2007年11月鲑鱼繁殖季节进行了实验。研究人员在鲑鱼身上安装了小型检测装置后,把它们放回水槽,用摄像机拍摄鲑鱼产卵的过程,并分析5条雄鲑鱼和9条雌鲑鱼的心电图和拍下的画面。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一个有触角的庞然大物被放到手术台上,科学家站在旁边,手举手术刀准备将它解剖。这看上去好像是科幻小说的素材。但对新西兰的科学家而言,4月30日便将成为这样一个特别有意义的日子。 新西兰蒂帕帕博物馆正准备对海洋中最神秘的动物之一巨型鱿鱼进行试验。通常情况下人们只能发现被肢解的巨型鱿鱼,但是这个罕见的完整样本2007年2月在南极水域中被发现。从发现到现在的一年多时间里,它一...
新华网伦敦2月21日电(记者王艳红) 德国水族市场上最近出现一种神秘小龙虾,能够进行无性繁殖。科学家担心,如果它进入野生环境,可能会对欧洲同类淡水生物造成严重威胁。 德国洪堡大学科学家在20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说,目前可能已经来不及禁止这种小龙虾在水族市场上交易,但应当告诫公众,严格防止将其释放到野外。 小龙虾并不是没有长大的龙虾,而是一种有较大的螯、体型类似龙虾但个儿较小的淡...
2006年10月18日,2006’水产科技论坛—“河口及临近水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修复”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上海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上海市科委、农业部东海渔政局、上海市水产办公室、世界自然基金会、交通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等单位联合主办,东海水产研究所承办。此次以“河口及临近水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修复”为主题召开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国内尚属首次。
2006年4月10日,伊朗Golestan渔业研究中心(Golestan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的HASSAN GHADIRNEJAD SHIADEH博士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学术报告厅作了《里海南部鲟鱼渔业历史和现状》的学术报告,水生所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生踊跃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鲫鱼可憋气数月不死     鲫鱼  氧气  缺氧环境       2006/4/11
科学时报2006年4月11日报道 很多游泳健将都可以在水中憋气很久,但是要论起谁是憋气冠军,他们就都得靠边站了。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科学家发现,鲫鱼可以连续数月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这一研究结果是在刚刚召开的实验生物学学会年会上公布的。
2006年4月3日,美国国务卿科技顾问代表团一行8人访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代表团由高级顾问(senior advisor)George Atkinson博士率领,成员主要由国务院的科技顾问组成,包括美国驻华使馆科技秘书。
应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水域生态系统分中心主任蔡庆华研究员邀请,英国淡水生物学会主席、《Freshwater Biology》杂志主编、伦敦大学Queen Mary学院生态学教授Alan Hildrew博士和伦敦大学Queen Mary学院生物与化学学院院长、生物化学教授Peter Heathcote博士于2006年3月28日访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应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学科组的邀请,德国University of Leipzig生物信息学研究所Peter F. Stadler教授和比利时University of Liege功能与进化形态学实验室Rui Diogo博士于2006年3月15-19日访问了水生所,并分别作了题为“Genome-wide annotation of (structured) non-cod...
应美国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生命科学院胡强教授的邀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李仁辉研究员于从2006年3月1日至3月15日对藻类环境和藻类生物技术实验室进行了合作访问研究。本次的合作研究内容为有毒藻类同亚历桑那州首府凤凰城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
2006年3月16日,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CSIR)代表团一行6人访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代表团成员包括有机化学博士2位,毒理学和病理学博士、海洋学博士、材料科学博士、生物化学博士各1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