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魏晋文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人物 魏晋文学相关记录65条 . 查询时间(1.94 秒)
西晋文学家潘岳     潘岳  西晋  文学家       2022/9/2
潘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祖籍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但有人认为,从他父亲一辈起,他家实际居住在巩县。潘岳的祖父名瑾,曾为安平太守。他的父亲名芘,曾为琅邪内史。他的从父潘勖在汉献帝时为右丞,《册魏公九锡文》即出自其手笔。潘岳从小受到很好的文学熏陶,“总角辩惠,摛藻清艳”,被乡里称为“奇童”(《文选·藉田赋》李善注引),长大以后更是高步一时。司马炎建晋后,潘岳被司空荀召授司空掾。
西晋文学家潘尼     潘尼  西晋  文学家       2022/9/2
潘尼(约250~约311),西晋文学家。字正叔。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潘岳侄。少有才,与潘岳俱以文章知名。性格恬淡,不喜交游,专心著述。太康年间,举秀才。历任尚书郎、著作郎、中书令。永嘉年间任太常卿。洛阳被刘聪攻破之前,潘尼携家还乡,中途病卒。《隋书·经籍志》载有“晋太常卿《潘尼集》十卷”,今不存。明人张溥辑有《潘太常集》1卷,见《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魏晋文学家向秀     向秀  魏晋  文学家       2022/9/2
向秀,魏晋间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字子期。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人。生卒年不详。少颖慧。与嵇康等友善。向秀本隐居不出,景元四年(263)嵇康被害后,在司马氏的高压下,他不得不应征到洛阳。后任散骑侍郎,又转黄门散骑常侍。向秀好老庄之学。当时《庄子》一书虽颇流传,但旧注“莫能究其旨统”,向秀作《庄子隐解》,解释玄理,影响甚大,对玄学的盛行起了推动作用。但向秀未注完《秋水》、《至乐》。稍后,郭象在《...
申焕,出生于1975年8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她的学术领域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中国传统文化。代表论文:1.《“美”的原始意义探析》,《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2.《从诗词关系看李清照〈词论〉的词学意义》,《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3.《曹植诗歌对偶炼字方法考察》,《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5期。4.《论曹植的咏物赋》,《时代文学》2007年第4期。...
张新科,男,陕西眉县人,生于1959年8月,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他的研究方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出版《史记研究史略》、《中国古典传记论稿》、《史记与中国文学》、《唐前史传文学研究》、《史记学概论》、《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的生命价值》等著作,在《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的生命价值》(2006年)、《史...
刘生良,1957年1月生,陕西洛南人。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研究方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文体学和文学教育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1项,陕西省古籍整理研究项目1项,陕西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3项,出版专著3部,主编或参编专书及教材20部,发表论文100多篇;曾获商洛师专首届教学优秀奖,陕西师大教学质量优秀奖、年度教学标兵、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和首届校级教学名师称号,...
刘湘兰,湖南攸县人,教授。2005年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出站后留校工作至今。学术专长为先唐宗教文学、汉魏六朝文学、中国古代文体学。
刘梅,女,山东临沂人,文学院副教授,2007年取得山东大学古代文学硕士学位,现为曲阜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编辑出版学。在光明日报和中文核刊发表的论文有《嵇康的悲剧命运》、《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自我意识的觉醒》、《林下风气与闺房之秀》、《受时代浸染的思想》、《湛方生与田园诗》、《皋牢天下卢牟六合--〈左传〉与中国文化》、《〈左传〉与汉代文化精神》、《出版与文化》等。
张喜贵,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科研项目:2007-2009年主持江苏省教育厅项目《六朝羁旅诗研究》;2010年主持江苏省教育厅项目《六朝由南入北文人研究》;2011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南北交通视野中的六朝文人研究》。
丁宏武,男,1971年10月生,甘肃通渭人,文学博士。1990年6月参加工作,2006年12月聘为文学院副教授,2007年7月聘为硕士生导师。2012年6月聘为中文系系主任。论文:在《文献》、《文史哲》、《国学研究》、《宗教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0余篇。代表性的作品有:《考古发现对<西京杂记>史料价值的印证》、《从叙事视角看<西京杂记>的作者及写作时代》、《葛洪的汉学倾向——兼论葛洪与魏...
王兴芬,女,1973年8月生,甘肃靖远人,文学博士,1993年6月参加工作, 2012年7月聘为文学院副教授。论文:曾在《宗教学研究》、《甘肃社会科学》、《西北师大学报》、《北方论丛》、《青海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十多篇,代表性作品有:《杂史杂传为体,地理博物为用——论<拾遗记>的文体特征》、《王嘉籍贯卒年考》、《<拾遗记>佛学影响探源》、《拾遗记女性命运的文化透视》、《魏晋南北朝凡男与异类婚恋...
徐传武,男,1948年1月15日生,山东省宁阳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74年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在山东大学中文系、《汉语大词典》编写组、古籍整理研究所、文史哲研究院工作。为《周易》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基地兼职教授、山东省古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曾子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文献和中国古代文化史的研究。出版的学术著作主要有《左思左棻研究》、《三国志常识百例》(韩文)、《古代文...
康保成,1952年生,1975年至1984年先后在河南大学中文系读本科、硕士研究生,并留校任助教、讲师。1984年春至1987年春在中山大学中文系读博士研究生,是中山大学培养的最早博士学位获得者之一。师从王季思教授、黄天骥教授。侧重从戏剧与民俗、宗教的关系方面入手,探讨古代戏剧形态的演变。从1994年到1997年,他应邀到日本九州大学讲学,教学效果良好。1998年他被遴选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博士生...
许云和,男,1962年生,云南曲靖人。199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先后在云南大学中文系、海南大学文学院任教,现为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文学、出土文献、汉魏六朝乐府。
孙海洋,男,1951年10月生,湖南双峰县人。1970年毕业于双峰县第二中学,197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应征入伍,在53203部队服役,1976年复员,在双峰县五星中学任语文教师。1978年入湘潭大学中文系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5年先后从湘潭大学颜克述先生,河南大学王宽行先生、王梦隐先生攻读中国古代文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85年毕业分配至湘潭师范学院工作,1988...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