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中医学与中药学 >>> 中医学 >>> 中医妇科学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人物 中医妇科学相关记录78条 . 查询时间(3.415 秒)
谈勇,女,博士,教授,中医妇科学,江苏省中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兼全国中华中医药学会妇。主要研究方向: 女性生殖内分泌障碍、包括运动性月经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不育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其中更年期综合征阴虚型的系列研究于2001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序第一),南京市城镇妇女科技发明二等奖(排序第一)。率先开展补肾调周法对辅助生殖技术作用的研究,近期开展对名老中医夏桂成教授学术传承的研究,补肾...
侯丽辉,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名中医,现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中医妇科学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带头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计划生育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司法鉴定委员会司法医学专家组成员;哈尔滨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
吴效科,男,博士学位,芬兰博士后,黑龙江省第二届特聘教授、“龙江”学者。现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妇产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后备带头人,黑龙江中西医结合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计划生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效科教授主要从事生殖内分泌的研究,特别关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阐明了中医“痰壅胞宫”的生物学基础是卵巢胰岛素抵抗。
王秀霞教授,女,1939年12月11日出生,现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院附属一院任妇产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黑龙江省名中医,担任省中西医结合妇科专业委员 会副主任委员。1996年聘任为博士生导师。已毕业硕士生10人、博士生7人,在读博士生9人。先后参编、主编《中医妇科学》等著作五部,发表有关学术论文40余篇,有的论文内容已被推广应用至今,如:“干扰素穴封配合中药外用治疗外阴白色病损”、“内障丸...
马宝璋教授,男,1940年4月30日出生,现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室及附属一院妇产科主任、博士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国家本科、专科及自考教材《中医妇科学》主编,黑龙江省中医妇科学术委员会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从事妇产科教学、科研与临床36年。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指导已毕业硕士生20名,指导已毕业博士生12...
叶青,女,1954年生人,汉族,祖籍山东泰安,大学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现就职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于1972年从事医务工作。1978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后留附院工作至今。1979年在山东中医药大学师资提高班继续学习1年,1985年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进修西医妇产科1年,1988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全国中医妇科高师班学习半年,1989年于南京鼓楼...
连方,女,1957年9月生,汉族,山东荣城人,,主任医师。2002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先后赴美国、加拿大、德国学习。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副主任,生殖与遗传中心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人类生殖与胚胎学欧洲学会委员。从事妇科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20余年。撰写论文...
刘瑞芬,女,1950年5月生,汉族,山东省招远市人,大学本科学历,1976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系。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妇科主任、妇科教研室主任、学术带头人,兼任山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从事妇产科专业临床、教学、科研30余年,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节育措施并发症、中医药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和月经病,提出节育措施并发症病机实质为“瘀热互结,冲任失调” 的新...
 班秀文,字壮,壮族,1920年1月出生于广西隆安县雁江乡长安村那料屯一个农民家庭。祖父是当地颇有名望的骨伤科医生,曾用中药治愈不少跌打损伤、虫蛇咬伤的村民,深受当地群众的爱戴。班秀文6岁就常跟祖父上山采药,在祖父的熏陶下,他幼小的心灵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7岁那年,家庭突遭厄难——祖父和父亲患了急性热病,在1个月内相继去世。从此家道贫寒,生活维艰,举家迁往广西平果县,他也沦为放牛娃,靠母亲卖水...
夏桂成,男,汉族,江苏江阴人,1931年生。江苏省中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教授,江苏省中医妇科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优秀医师奖获得者,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古老的徽州,曾被文人们尊称为“文化圣地”。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新安医学”就诞生在这一圣地。新安医学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家族链的传承方式。“张一帖”世医就是典型的家族链代表。   歙县“满田张”在北宋年间出了一个名医张扩,这是新安医学的第一代名医。其孙张杲所著《医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史著作。其后人明代嘉靖年间定居于定潭村的张守仁因医术高超、常一剂而愈始称“张一帖”,历明、清、民国至今,...
朱小南简历     上海中医学会妇科组  中医妇科       2008/5/6
朱小南(1901-1974年),原名鹤鸣。江苏南通人,邑名医朱南山长子。幼年读书于乡,后随父南山习医,刻苦勤奋,悉心钻研。20岁时,悬壶于上海,统治内,外,妇,儿各科;中年以擅治妇科而著称。1936年协助其父创办新中国医学院,先任副院长,后继其父任院长,并组织“鸣社”,定期聚会,旨在研讨学术和昌明医学。建国后,朱氏参加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工作,兼任上海中医学会妇科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
朱南孙(1921年-),女,汉族,江苏省南通人。上海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系“朱氏妇科”第三代传人。其祖父朱南山、父亲朱小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妇科学家。朱南孙教授是朱小南的长女,幼小天资聪颖,性格坚毅,她继承和弘扬祖业。在朱氏两代名医的熏陶与教诲下,以其睿智好学、锲而不舍的精神,发奋努力,终成一代妇科大家。朱教授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1942年毕业前就随父襄诊,初涉医林,即熔身于理论与实践相...
唐吉父简历     中国医学院  唐吉父  妇科       2008/5/5
唐吉父(1903~1986年),字桔庐,号吉甫。浙江湖州人。1919年师从湖州名医朱古愚。1924年来沪行医。建国前,曾在中国医学院及新中国医学院任教。1952年集资创办上海老闸区第一联合诊疗服务社。1956年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妇产科医院中医师,1978年任中医科主任,1980年晋升教授。唐氏先后从事内、外、妇、儿各科,尤以妇科为特长。中医学术造诣颇深,熔众家之长于一炉,积60余年的临床经验,形成自...
陈自明     妇人大全良方  陈自明       2008/4/25
陈自明 南宋医学家。字良甫,临川(今属江西)人。三世业医,曾任建康府明 医书院医谕。因认为前代妇科诸书过于简略,曾遍行东南各地,访求医学文献。采集各家学说之长,附以家传经验,辑成《妇人大全良方》,于妇科证治方法,收集较为详备。另著有《外科精要》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