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天气学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会议中心 天气学相关记录78条 . 查询时间(2.27 秒)
2006年4月12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邀请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领导和专家,在气科院901会议室召开了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有局预测减灾司的李彰俊副司长、陈志宇处长,内蒙古、江西、湖北、河北、安徽、河南、北京、天津气象局的人影办负责人以及气科院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编写组成员。 王辉副院长主持了上午的研讨会,参加研讨的单位将各自的人工影...
2006年2月20日下午,在院412会议室,王辉副院长主持召开了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讨论会,陈志宇、王广河、孙效功、孟旭、陈跃、石爱丽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 会议首先请王广河研究员介绍了我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所负责起草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基本情况,与会领导和专家对该方案进行了仔细认真的讨论,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整改意见 与会专家在认真讨论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
新年伊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LaSW)首届学术年会于2006年1月23日在中国气象局科技大楼二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学术年会是LaSW自2004年11月经科技部批准成立后,经过一年多富有成效的努力工作后而召开的,从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6年1月16日,“十五”数值预报攻关项目成果应用与继续发展研讨会在中国气象局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中国气象数值预报创新基地前任理事长郑国光博士、周秀骥院士、李泽椿院士、丁一汇院士以及科技司赵大铜副司长,来自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有关科研业务部门的主要领导和知名专家和北京大学、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专家学者等共22人应邀参加了会议,...
为增强我国减灾防灾能力,确保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围绕减轻气象灾害这一国家目标,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为“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事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定于2006年1月23-24日在中国气象局科技大楼一层会议厅举办“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届学术年会”(以下简称年会)。
9月23日,来自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大气所、北京市气象局、河北省气象局、新疆省气象局、宁夏省气象局、内蒙省气象局和甘肃省气象局的近40名沙尘暴方面专家和学者在甘肃省气象局召开了中国沙尘暴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评估会议。 记者了解到中国气象局于2002年初就启动了国家级和省级沙尘暴预警系统建设,国家级沙尘暴预警系统由中国气象局承担,华北区以北京市气象局牵头,河北、内蒙省气象局参加...
本报兰州9月8日讯(记者陈晓军)今天上午,全国沙尘暴监测网络研讨会在兰州召开。来自青海、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等7个省、自治区40多名环境监测专家和有关人士参加了研讨会。 据介绍,我国最主要的沙尘源区有三个: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内蒙古中北部浑善达克沙地。沙尘天气发生后,一般通过3条路径向东南方面传播,主要影响我国东部长江以北地区,最远可达武汉、长沙一带,强大时可对韩国、日本的...
据popsci网站2006年报道,美国科学促进会召开2006年年会,讨论了当今世界任何一个科学会议都会关注的各种热点新闻事件,尽管讨论是否囊括了最齐全的的新闻话题还存在争议。今年的盛会在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举办,就从天体生物学到兽医学伦理道德的各个领域的问题召开了研讨会。当然,作为新闻报道要涵盖这五天内讨论的200多个科学话题的边边角角是相当有难度的,因此下面为读者列出了当前最令人振奋的科学研究中最...
崔彩霞副所长代表研究所对如何开好项目总结会等做了重要的指示项目组成员介绍项目进展情况2004年2月6~8日,国家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项目“新疆棉区棉花冷害预测预报研究”项目的科技人员齐聚乌鲁木齐,召开了项目的2003年度总结会。会议上,崔彩霞副所长代表研究所对如何开好项目总结会等做了比较重要的指示,各试验点、各子专题和各个课题都将其所承担的研究工作从研究进展、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及2004年度...
2005年2月21日上午,“沙尘暴观测规范和分级标准的研究”课题组的全体科研人员在沙漠气象研究所会议室召开了项目总结会议。会议上,各子项目的负责人分别详细介绍了所主持子项目的具体研究进展、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魏文寿所长及副所长何青、崔彩霞听取了各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总结汇报,大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不少修改建议。最后,由袁玉江主任对整个项目所取得的成果与不足进行了总结。通过这次总结会...
“精伊霍铁路沿线雪害调查及防治措施研究”项目阶段性总结会议于2005年4月8上午在沙漠气象研究所召开。验收组成员由兰州铁路设计院及乌鲁木齐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的四位领导组成。会议上,魏文寿副局长向大家介绍了精伊霍铁路沿线的积雪分布规律、雪害类型及其特征;精伊霍铁路沿线积雪灾害的特征和治理措施。验收组成员就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通过本次总结会议,使大家能够及时地调整今后项目的实施方案,有利...
中国气象局为加强数值预报创新研究工作,于2000年组建了气象数值预报创新基地(现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数值预报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数值中心”),并于2000年12月成立了第一届理事会,至2005年已按章程圆满完成了四年任期的有关工作。为了充分发挥理事会的作用,协调相关工作,指导并促进该中心的发展,经局领导批准,在原有基础上,组建了由宇如聪副局长担任理事长,科技发展司郭亚曦司长、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施培量...
为了交流全国雷电业务建设与技术服务的经验,大力推进雷电轨道的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切实促进国家和地方雷电业务的协调发展,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预测减灾司联合主办,并由气科院具体承办的“第一届全国雷电轨道业务发展与科学技术交流研讨会” 于2006年11月28-29日在北京顺利召开。 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朱祥瑞主持开幕式,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张文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张文建副局长在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朱作言率团参加了全球华人空间/太空天气科学大会,会议于2005年11月21日~25日在澳门科技大学举行。本次大会是由我委员会、澳门行政特区科技委员会、澳门基金会联合主办,由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澳门科技大学联合承办的。科技部、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也有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会议。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为大会专门发来贺信。朱作言副主任代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数值天气预报业务从无到有,逐步壮大,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数值预报业务体系,但在短时临近预报领域,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虽然国内一些业务科研单位已经开展了对中尺度模式的快速资料同化更新与短时预报的研究,但快速分析中常规与非常规资料的种类、云分析的技术、短时预报技能等方面尚属起步阶段,离业务应用仍有相当的距离。因此,通过国际合作来跟踪世界先进数值预报技术的发展、加...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