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海洋科学 >>> 河口、海岸学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库 河口、海岸学相关记录157条 . 查询时间(2.672 秒)
Abstract海洋Sr同位素的变化主要是由陆地河流注入的Sr同位素的变化所引起。在全球河流中,流经喜马拉雅山地河流(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表现出与世界上其它河流明显不同的特点,具有高87Sr/86Sr、高\[Sr\]的特征。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是世界上第四大河流,是当今世界海洋Sr的重要来源。国际上,目前人们对造成喜马拉雅河流Sr异常的原因(来源)的认识,仍存较大分歧。归纳起来,主要...
Abstract河西走廊地区草原生态环境,棘豆等毒草泛滥成灾,导致大量牲畜中毒死亡。棘豆毒草导致的牲畜中毒症状与历史上马可波罗记载的古代肃州牲畜毒草中毒症状及其相似。为了确定马可波罗所记载的肃州牲畜毒草中毒是否与硒有关,本项研究对河西走廊地区主要草原畜牧区肃南县草原发育的棘豆属植物及其土壤中的硒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土壤硒含量平均值为 0.205± 0.173m g/kg,与世界平均土壤硒含量...
Abstract内昆铁路为国家Ⅰ级单线铁路,北起成渝铁路的内江站、南至昆明,其中云南水富至贵州梅花山段为新建段,全长357.643km。新建河谷段不良地质极其发育,主要分布于水富至大关段,影响和控制着线路方案选择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滑坡、岩堆、危岩落石、泥石流、"顺层"等。内昆线在勘察设计中,对河谷(大型)不良地质体及集中发育分布地段线路方案进行了由浅入深、由宏观至局部的方案研究和比选,采取了"裁...
Abstract应用常规的气象水文数据并结合GIS,建立了一个适合西北干旱区内陆河山区流域的以日为步长的分布式径流模型,并对黑河干流山区出山径流进行了模拟计算和讨论。模型以子流域作为最小的产流、汇流单元,根据植被覆盖将各子流域分为裸地区、乔木区、牧草区和冰川区,并根据实际调查将土壤分为 3层,各分区单独进行水量平衡计算。产流过程以土壤储水能力和储水量表征,而储水能力和储水量等则由土壤的孔隙度、干密...
Abstract海河平原是华北地区的主要平原。随着山前拦蓄地表水工程的实施,地下水资源已成为该地区的主要供水水源,在开采量增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水资源问题制约着该地区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降水量减少、气温呈上升趋势,使本来就少的水资源更削弱了补给资源。通过对降水、蒸发、地表径流、地下水流场变化、地下水资源的系列变化性分析,认为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而引起的蒸散发量增大,人类治水工程和开采地下水等因...
国内外河口悬沙通量研究进展     河口  悬沙  通量       2007/12/12
Abstract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河口悬沙通量研究的进展,目前对于河口悬沙通量主要采用模型研究、水文学方法、机制分解、仪器直接测量等方法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目前物理模型的研究成果比较直观,但受到模型尺度和精度等的限制,数学模型研究具有快、准的优点,可以给出令人满意的定性结果,但未能达到定量预报的程度;传统的水文学方法可以用来研究河口地区悬移质泥沙在不同动力因子作用下的输移情况;机制...
Abstract人类活动强度的定量评价是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演化影响的基础,也是寻找流域生态环境退化原因的依据。针对黑河流域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演化影响的特点,选择人口、耕地面积、水库总数、引水渠总长度和开采井总数等因子作为衡量人类活动强度的指标,采用指数加权法定量表达人类活动强度,据此计算的上、中、下游的人类活动强度分别为 1%、87%和12%,说明中游人类活动强度最大,对水循环的影响也最大;上游人...
Abstract干旱区河流变迁与绿洲演变和沙漠进退密切相关,是近年来干旱区环境变化研究的焦点之一。玛纳斯河贯穿山地—绿洲—荒漠系统,是新疆准噶尔盆地环境演变的典型区域。文章利用遥感影像,结合实地测量的地貌与沉积记录、室内沉积分析和测年等资料,研究了玛纳斯河下游冲积平原河道演变过程,即近4 000多年来玛斯河在下游冲积平原发生了3次可识别的迁移事件及方向,河道变迁在空间上总体表现为一个自西南向东北迁...
Abstract末次盛冰期以来,由于海面发生大幅度的变化,长江河口段经历了深切古河谷形成—古河谷充填—三角洲发育的河床演变过程。海陆相互作用是河口段河道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分析了对河口段河道研究的成果,着重对长江河口段古河谷的形成与充填、最大海侵以来的河床演变、古河谷的沉积层序与沉积相及研究的方法进行了综述。过去对古河谷宏观的趋势研究及单个钻孔的研究较多,宏观与微观结合的不够,专门研究古河谷河...
海岸海洋          2007/10/9
主讲人简介:王颖: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地学院院长,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重点试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太平洋科技协会常务理事。 内容简介:很高兴,有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全球变化与海岸海洋科学的进展。我第一个方面想介绍一下,21世纪是生命世纪,也是海洋世纪。人们常说,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风雨的故乡。它是我们人类的食物资源,也是药物的资源。同时也是矿产的重要来源。 ...
多样的人工海岸           2007/10/9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驾驭、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也不断加强。人工海岸,即改变原有自然状态完全由人工建设的海岸,规模越来越大。  我国早期较大规模的人工海岸建设与盐业有关。我国晒盐业的历史非常悠久,奴隶制社会就有了在海边煮盐的活动。春秋战国时期,位于沿海的齐、吴等国都大力发展海盐业。不过,煮海为盐的生产方式对海岸的影响不大。直到约500年前,明世宗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
贝壳堤古海岸          2007/10/9
 渤海湾西岸,河北省黄骅市沿海的贝壳堤名闻遐迩。在最近的几十年内,黄骅贝壳堤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对象。渤海湾黄骅贝壳堤由6条贝壳堤组成。6条贝壳堤都与现代海岸线平行,代表不同时代的海岸位置。科学家根据离海远近,从西向东,依次把6道贝壳堤命名为1号,2号,3号,4号,5号,6号贝壳堤。  贝壳堤是由生活在潮间带的贝类死亡后的硬壳经波浪搬运,在高潮线附近堆积形成的。黄骅1号贝壳堤形成的时代为距今6...
摘要:提出了海岸缓冲区的概念。结合莱州湾东岸晚更新世以来陆海相互作用历史与近期变化,将海岸缓冲区分为古潟湖地貌限制型、开放型和人工海岸型3种基本类型,在横向上划分出3个缓冲带,对海岸缓冲区的结构与功能及缓冲区范围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对防范海岸带地质灾害、减轻灾害损失与海岸带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全文查阅
论文选取海陆变化频繁的黄河口作为研究区,在3S技术支持下采用平均高潮线法对1976—2002年18个年份的遥感影像进行了海岸线信息提取。对研究区海岸变化的叠加分析表明:1976—2002年间黄河口海岸的演变过程分为直线增长、波动增长和波动减少3个阶段。同时,黄河口水文特征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岸线变化影响的分析揭示了黄河水沙状况与河口海岸线的年际变化呈线性回归关系,指出了输沙量为...
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1951~2004年大通站系列水、沙和流域降水资料进行周期性和趋势性分析,利用Arc-GIS软件对长江三角洲海图进行滩涂面积计算和冲淤剖面分析,并于2002年5月~2005年7月在长江三角洲前缘的南汇岸段进行逐日潮滩高程测量,以进行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滩面冲淤的对比。结果表明:尽管气候变化导致流域平均降水量以及大通径流量和输沙率存在2~3年和8~9年的波动周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